分享

写作艺术之——以小见大法

 杏坛归客 2016-02-28

           以小见大法

     以小见大法,是以大见小法的反法。这里说的“小”与“大”是相对的,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和相互映衬的,它们的关系在作品中具有对立统一的特征。

     以小见大法,也称即小见大法,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一种写作法。有人称这种方法为细节描写法,其实这种说法有所偏失。因为以小见大法虽然有时也会通过某些细节的描写来表现大的思想内容或主题思想,但更多的是从生活中那些看来似乎很平常,也没有什么动人的细节材料里,去发掘其所包含着的深刻意义,反映出某一方面的某种情态和景象来。可见,以小见大的重心在“见大”上。而细节描写却非如此,它和以小见大法虽有相似之处,但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它所着重的是细节描写的真实生动,其思想内含已包蕴在描写之中,没有必要再添加上一个“见大”的尾巴。因此,以小见大法不能苟同于细节描写法。

    以小见大法,就是从小事件中发现大道理。这是因为生活中许多小小的现象往往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人们观察事物是从具体而微小的现象开始的,只有认识了并能透过这些具体而微小的现象,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对这各道理,古人早有认识,《晋书·王献之传》中说:“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明代大画家、文学家徐谓有云:“云隐蛟龙,得其一鳞一爪,正是所想,不必观其全身”。《淮南子·说山训》:“以小见大,见一时落而知岁之将暮”。根据这种道理,古今中外的作家在创作实践中,抓住生活中的看似平凡的小事,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前面或者自然界展开,并深入开拓和挖掘,从而收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例如“鲁迅的《一件小事》,通过一个普通的洋车夫的言行,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纯朴、正直、高尚的情怀和美好的心灵,反衬出了封建文人、小知识分子的腐朽可卑!

    又如江绍源《一日稀有的经验》,作者写了自己在一次黄昏的散步中看见了一辆空的载重大车,车前坐着手拿长鞭子的人,车后跟着一个手执杨柳枝的七、八岁的孩子。她跟着赶车人边走边仿佛有所问答……。作者由此写下去,引起了自己温温和和的快感,并从中发现生活的一个奥秒,那就是对于生活与自然不要截然分开来看,不要从早到晚、从幼到老的只去敲打它、测量它、解剖它,称它的重……,却没有工夫去欣赏它、把挹它、称赞它、爱它……。一旦你懂得并且愿意将生活看成自然的一部分,愿意对其中的任何一件东西都保持欣赏和爱的态度,那么你我不会再忧心忡忡地担心穷富祸福生死这些东西了,你将从中获得精神的安宁。作者这种从一件小事而来的经验稀有吗?是的,稀有。因为一般人往往不注意从身边的一些小事上去发现大道理。而这篇散文的作者却能小题大做,发人所未发,使文章意味深长。

    在当代作家中,以小见大的作品也累见不显,如吴伯簫的《菜园小记》,文章记叙作者等三个同志经营的三分小菜园,无论是播种,还是管理和收获,都充满着无限的乐趣。看上去像是信笔写来,实则篇章严谨、大有深意。它从细处着笔,紧扣一个“小”字,即小见大,表现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又如朱家胜《飘动的篝火》也是一篇以小见大的出色散文,令人十分欣赏。

    在小说作品中,以小见大的作品就更多。如王愿坚的短篇小说《路标》、《足迹》、《标准》等。这三篇小说短小、简练、集中,剪裁上舍大取小,谨严炼选,以小见大。现以《足迹》为例。

    《足迹》写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中的一段情景。作者可以用来写作的材料肯定不少,其中有的材料可能会很大,但作者仅仅选取红军跨雪山时所发生的特定事件来写。在鸟兽绝迹的茫茫雪山上,指导员曾昭良搀着一个病重的同志,用尽了最后的力气,登上了山顶。这时,曾昭良只见雪坪上坐着好几个红军战士,“还有几个人大概是刚刚赶到,正摇摇晃晃地寻找着地方,准备坐下来。山顶空气稀薄,在筋疲力尽的情况下,只要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情况紧急,怎么办?这时,我们敬爱的周副主席出现了。他和曾昭良一起,搀起坐下的同志,并说:“同志们,革命,需要我们往前走哇!”于是,“人们扛起了枪,掺起了臂膀,结成了一条人的长链,缓缓地向着下山的路移动了。”周副主席向曾昭良交代了“不要停下,继续前进!”的任务后,就亲自“搀扶着战士,迎着迷茫的风雪”,大踏步地走着,在千年积雪的雪山上,留下了他一长串深深的足迹。

    在这里,作者抓写的只是行军中的一个小小片断,但却可以使读者通过这个小小片断,来深切地感受到周副主席对战士的关怀,并由此看到红军战士为了革命,不畏艰难困苦,以顽强的毅力,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又如法国著名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小说名作,没有去写紧张的、惊心动魄的抗敌斗争,仅仅是写了一个小学教师上最后一次法语课的故事,内容比较简单平淡,题材也较小。得是作者的杰出才能正是在于他能从一个简单平淡的故事中和小题材里,提炼出典型的事物,创造出典型的形象,表达出深刻的大道理来――一个小学校里日常的、平凡的教学活动,却反映出了具有全民族意义的主题。在这里,作者透过社会现象,把现象放在特定的时代前景中,突出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收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以小见大法,不公可以用小事说明大道理,而且可以用小景见大景,以近景见远景,起到由此及彼的艺术联想作用。王夫之在《美斋诗话》卷下中云:“有大景,有小景,有大景中的小景。‘柳叶开时任好风’,‘花复千官淑景移’,及‘风正一帆悬’,‘青霭入看无’……”都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例子。又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张皇使大,反令清拓不亲。”

    在这里,古人已把“大”与“小”对立统一起来,大中有小,小是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大是通过具体的小来体现的,即小见大,写小景物可以显示出大的景象。因为景物小,可以写得具体;通过具体的小景物来显示大的景象,既可调动人的思想,耐人寻味,又可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柳叶开时任好风”,柳条上的嫩芽刚舒放的称柳眼,由眼联想到开,正指柳条刚新叶,春风舞柳时。这里写小景,写的细致而具体,从这小景中透露出了春的消息,写出了春回大地的景象,所以是即小见大。与此相类似的,除了王夫之列举的杜甫、王维等人的诗句外,还有“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波才动万波随。”“夕阳方在半,忽堕乱流中”,“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等等。这些写景的名句,都是以细小、具体而映照展示大的景色或风貌,极具表现力。

    从上面的举例论述中,可以体悟到运用以小见大的笔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选材要严,要选那些有典型性的小事小题材;二是开掘要深,要从小事小现象中深入开拓下去,抓住材质的东西,表现深刻的思想内容;三是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写小事小题材,是为了表现大主题,因此着眼点要大,要胸有全局,要善于概括提炼、从小处着手,把小事小材料写活;四是要围绕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写,小事小材料如是一人一事,一个情节则要写深写透,如是二个以上的人和事,则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各有侧重,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五是以小景见大景时,要注意和文章的思想内容一致,做到和谐统一,不可造成异样的氛围。六是要把握对立统一规律,化大为小,化小为大,根据需要相互转化。转化之法就是将大分割成几个小,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小来描写表述;或将几个小集中起来变小为大,由小见大,即由几个侧面之小来烘托、映衬其大。

    如我们在写作中能注意做到这些,同时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就会从中抓到有极有意义的“浪花”,以小见大,以一点水见太阳,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