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宗室系列·和硕理亲王

 雲泉 2016-02-28

【清宗室系列】和硕理亲王

【始祖】

理亲王为圣祖仁皇帝脉下支脉,始祖为圣祖仁皇帝次子允礽。允礽,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巳时生,生母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十四年,立为皇太子。四十六年,以“不孝不仁”废皇太子位。明年,以“镇魇痊愈”复封皇太子。五十一年复以“狂疾未除,大失人心”废皇太子位,幽禁咸安宫。世宗继统,封允礽次子弘晳为理郡王,携允礽移居郑家庄理王府。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四日戌时薨,年五十一岁,追封理亲王,谥曰密。

清宗室系列·和硕理亲王(图为理密亲王允礽常服像)

【支系】

允礽共有十二子,除第1、4、5、8子夭折外,其他八子均形成宗支,即次子弘皙、三子弘晋、六子弘曣、七子弘晀、九子弘暚、十子弘?、十一子弘昞、十二子弘晥。由于皆非嫡出,故以侧室所出的弘皙为大宗。但弘皙在高宗时期谋逆,导致理王的大宗后来在弘?和弘晀两脉之间游走承袭,末代大宗毓炤为弘晀后裔。

【旗籍】

对于理王一门的旗籍分封时间以及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估计是在世宗刚刚即位,给弘晳封郡王爵位的时候便给予了旗份,后来虽然经过高宗时期的一次地震,但是其旗份应该一直保留,直到清代灭亡,依然在八分之中。具体旗份在右翼近支镶蓝旗第二族。

【地位】

理王本身是圣祖的嫡门大宗,但是由于康熙时期的各种夺嫡运动而最终成为悲剧的典型。不过到了世宗的时期以及高宗初期,允礽一门得到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弘晳封了郡王,弘晋得到了辅国公品级,弘曣、弘晀、弘?、弘晥均封了辅国公,一时间一门入八分者六,地位显赫。不过随着乾隆四年“弘皙案”的爆发,也随着高宗集权的进一步发展,高宗对理王家的处理也是十分苛刻。弘晳失去大宗身份,后代闲散;弘晋、弘晀、弘晥的公爵也都在两代之内因为小过错而停袭;弘曣的公爵传了三代而终;而承袭了大宗的弘?,也在四传之后把大宗交给了弘晀后裔。

【承袭】

  1. 理密亲王允礽

  2. 已革理亲王弘晳

  3. 理恪郡王弘?

  4. 贝勒永瑷(弘?长子)

  5. 贝子绵溥(永瑷次子)

  6. 已革镇国公奕灏(绵溥长子)

  7. 辅国公载宽(奕灏第三子)

  8. 已革镇国公奕灏(复封)

  9. 辅国公载岱(弘晀四世孙)

  10. 辅国公溥丰(载岱长子)

  11. 辅国公毓炤(溥丰第四子)

【名士】

理王一门中比较有名的有弘皙以及福锟。

弘皙,允礽次子(实际上的长子),由于允礽嫡福晋苏完瓜尔佳氏(石氏)无出,故而由侧福晋李佳氏所生的弘皙相当于允礽之嫡子。乾隆四年“弘皙案”发,以谋逆革爵黜宗室,改名四十六,圈禁景山东果园,七年卒。四十三年复名及子孙宗室,收入玉牒。

福锟,字箴庭,允礽六世孙,已革镇国公奕灏之次子载耀之次子。咸丰八年中举、九年第二甲进士,历任吏部郎官,光绪时由太仆寺卿历任兵、刑、户、工四部,后任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致仕后卒,谥曰文慎。于德宗朝一时显贵,有“福中堂”之赫名。

【府邸】

理王府一共有两座。

第一座理王府在昌平郑家庄,是唯一一座不在京城的宗室王府,据说这座王府是圣祖第二次废黜允礽的时候就开始建设的了。允礽的晚年和弘皙都住在这里。弘皙获罪之后,此府被拆除。

继承的弘?府邸在东城区北新桥三条王大人胡同,即第二座理王府,此府规模极小,建筑局促。

清宗室系列·和硕理亲王(图为第二座理王府)

【园寝】

允礽的坟地与允褆、允禵一起,均位于清东陵西侧黄花山下,是蓟县六座皇子园寝里的一座,现在罕有遗迹。弘皙、弘晋、弘昞的坟地在昌平沙河镇,即原昌平理亲王府所属坟地。弘?一支的坟地则在朝阳区金盏乡长店村。目前遗迹可见的都不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