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代善没有当上皇帝,却有个“铁帽子王爷”的爵号,这个爵号有什么用?

 大东村人 2017-12-30

我有靠谱回答

7个回答

“铁帽子王”是民间的说法,严谨的叫法应该是清朝推出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

清朝的爵位分为十四等:和硕亲王、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明朝的皇子一般都会被封为亲王,到了清朝这项制度进行了改革,皇帝之子可能被封为亲王,也可能被封为郡王、贝勒、镇辅国公等。以往朝代封爵有逐代递减的规定,比如汉代封出去的王国后来来慢慢就成了侯国,这一点清朝倒是继承了。

比如,一开始封爵位为亲王,其第二代继承人只能封为郡王,第三代封为贝勒,第四代以后降至镇国公,到镇国公就不降了。

如果一开始只是郡王,那也逐代降爵,降至辅国公就不降了。

如果一开始只是贝勒,那逐代也要降爵位,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就不降了。

按照上面这个次序,如果被降到奉恩将军以下,就被称为“闲散宗室”。

被封为亲王、后代爵位又可以不执行“逐代递减”的规定,就成为一项胡为特殊的待遇,这就叫做“世袭罔替”。在整个清朝历史上,享受过这种殊荣的人只有12位,他们就被称为“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一般享有3项特权:一是“世袭罔替”, 隔代不降爵;二是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三是赐予世袭罔替王府,又叫“铁帽子王府”。

当然,就像“丹书铁券”能否免死一产,“铁帽子王”真的“铁”不“铁”就是另一回事了,被降爵、被杀头的“铁帽子王”有的是,但至少制度规定是很“铁”的。

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作战英勇、屡立战功,被赐号为“古英巴图鲁”,“古英”是“刀把顶上镶钉的帽子铁”,“巴图鲁”是“猛将”之意,这个称号整个清代只有代善一人获得过。

代善先被封为和硕贝勒,并被努尔哈赤立为太子,但后来发生了代善次子硕托“离家出走”事件,努尔哈赤派人调查后认为代善的继妻虐待了自己的孙子,对代善不满,竟因此废黜了代善的太子之位,代善为表心迹亲手杀了继妻。

努尔哈赤死后代善的八弟皇太极继位,代善尚能顾全大局,维护皇太极的权威,为回报这位哥哥,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封代善为和硕礼亲王,并“世袭罔替”,代善成为大清国第一位“铁帽子王”。


和硕礼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生于明万历十一年七月初三日(1583年8月19日),卒于清顺治五年十月十一日(1648年11月25日),清初宗室大臣。建州人,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 初封大贝勒,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崇德(1643),皇太极死,八月,与诸王贝勒拥世祖福临即位,以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同辅政。

在四大贝勒中阿敏、莽古尔泰先后被革去大贝勒之职,惟有代善表现乖巧,对皇太极誓表忠诚,风光一生。此外代善在顺治时曾大义灭亲杀死鼓动多尔衮自立为帝的子孙硕托与阿达礼,对清庭确是一片忠心。

代善是满清一朝唯一获得古英巴图鲁称号的巴图鲁。也是努尔哈赤诸子中最长寿的一位,顺治五年时年66岁的诸王之首和硕礼亲王代善寿终正寝,代善一系还是最显赫的一支。在他的8个儿子中,3人被封为亲王,2人被封为郡王,1人被封为贝子,1人被封为辅国公。在清朝世袭罔替的十二大“铁帽子王”中,代善祖孙三代就占了3个,即代善首封的礼亲王爵,其子岳托首封的克勤郡王爵,其孙勒克德浑首封的顺承郡王爵。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

清朝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飨太庙的殊荣。另外四位属于恩封,他们是因在清朝中后期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清初“八大铁帽子王”的说法自乾隆时期才有,是后世之人对他们的尊称,而非入关之时即已具备。八王之得以入世袭罔替之列,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曲折历史。

后金时期,努尔哈赤视八旗为私有财产,以嫡出子孙如代善、皇太极、多尔衮等分领各旗,其弟舒尔哈齐之子阿敏、济尔哈朗也先后领有一旗,称为大贝勒、和硕贝勒、旗主贝勒等。贝勒即“王”的意思,当时,封爵制度尚不完善,诸王公贝勒的称呼和待遇也尚不明确。

直至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正式颁行封爵制度。册封大贝勒代善为和硕礼亲王,贝勒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墨尔根戴青贝勒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额尔克楚虎尔贝勒多铎为和硕豫亲王,贝勒豪格为和硕肃亲王,岳托为和硕成亲王,阿济格为多罗武英郡王,杜度为多罗安平贝勒,阿巴泰为多罗饶余贝勒。此次分封基本奠定了后来所谓“八大铁帽子王”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清朝的中后期,又恩封了四位铁帽子王,它们分别是康熙帝第十三子和硕怡 亲王胤祥、道光帝第六子和硕恭亲王奕诉,道光帝第七子和硕醇亲王奕譞xuān。乾隆 帝第十七子永璘第六子辅国公绵性长子和硕庆亲王奕劻。至此,清朝的“铁帽子王”增 至十二位。

虽然清朝对王府的规制有着严格的要求,但“铁帽子王”的地位非常尊贵,其 府邸比其他王府都要气派、豪华。铁帽子王府相互间规制差不多,都建有五开间 宫门,在宫门外有一院落,该院落非常宽敞,院落两边还各有一个供下人出入的门, 被称为阿斯门。在府门外,还有灯柱、栓马栓和红漆辖哈木一对。王府中轴线上 的建筑,要严格按照规定建造,正殿是整个王府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 正殿为绿琉璃瓦,殿前有石栏杆环绕。这里是王府举行各种庆典的场所。正殿后 建有一个二层殿,二层殿的后面是神殿。神殿分两部分,西边部分是满族萨满教 祭祀的场所,东边部分是王爷结婚的洞房,在举行完婚礼后,王爷必须要在此处 居住满一个月才能迁至跨院。一般情况下,在铁帽子王府的侧院都会建一座花园,花园建得非常美丽、典雅, 郑王府的花园甚至还建有瀑布。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朝代的更迭,绝大多数王府中的花园到今天已经消失了,只有恭亲王花园和醇亲王花园(宋 庆龄故居)目前保存得还算完好。

事实上铁帽子王是清朝最尊贵的爵位,不仅可以世袭罔替,而且规格和待遇上是普通亲王无可比拟的!但是铁帽子王的‘’铁‘’仅仅是指爵位无比尊荣,王之称谓万世永存而受爵之人如果有严重的不法行为,同样会被剥夺爵位,致使铁帽子王的爵位易主!

爱新觉罗.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由于长子 禇英早死,实际上代善是长子。最初封为和硕贝勒,参与国政,为四大贝勒之首。在清初的开国中,可以说屡立战功。智勇双全。深得努尔哈赤的喜爱,在努尔哈赤死后。代善支持皇太极继承帝位。代善被皇太极加封为和硕礼亲王,世袭罔替,与国同休。后来支持多尔衮主张让福临继位。多尔衮摄政以后,自请回避,不予多尔衮争锋。1648年11月25日病死于北京,终年66岁。总算有一个安详的晚年。最终成为大清八大铁帽子王之首。后配太庙。

在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代善统领正红旗和镶红旗两旗。可谓位高权重。在努尔哈赤诸子中,代善是最有资格和竞争力争夺帝位的一位,既是实际长子,又是战功赫赫,而且在群臣中有一定威望,努尔哈赤也是比较满意这个儿子的。但这位最有竞争力的皇长子却因为一场绯闻彻底失去的资格,这就是清初著名的代善与父妃大福晋有私情,天命五年,努尔哈赤的庶妃塔因查向丈夫告密,说大福晋勾引大贝勒代善,两次送饭食到大贝勒府,还经常深夜出院子,两人来来往往不知道有啥勾当。努尔哈赤未经调查,就认可此事。就此事的处理结果是大福晋可不杀之,幼子患病,令其照看,我将不与该福晋同居,将其休弃之。没有处置代善,但代善也没有辩驳,但从此失去父亲的宠爱。

至此以后,代善深居简出。不参与帝位争夺。正因为如此才有一个平安的晚年,也给家族挣下一个最好的长期饭票,而且直到大清亡国为止。

大清的宗室爵位是逐代递减,第一代为王,二代为郡王,三代为贝勒。四代为贝子。一共是十二个级别。最低为散秩宗室、只是领一份钱粮而已。

但铁帽子王就完全不一样了、铁帽子王是皇帝特封,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是指和其他亲王相比多3项特权,一是“世袭罔替”, 隔代不降爵;二是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三是赐予世袭罔替王府,又叫铁帽子王府。

大清开国一共是八大铁帽子王,这八王是指即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因为他们功勋卓绝,所以获得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同时还享有配享太庙的殊荣。清代中期和后期又加了四位铁帽子王是指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礼亲王代善后代亲王排序即:第一代巽亲王满达海,为代善第七子。第二代康亲王杰书,为代善八子祜塞三子。第三代康亲王崇安,为椿泰子,第四代礼亲王永恩,为崇安次子。第五代礼亲王昭梿,为永恩子。第六代礼亲王麟趾,为昭梿从弟。第七代礼亲王全龄,为麟趾长孙。第八代礼亲王世铎,为全龄三子。大清到此亡国。

礼亲王代善一共传爵八代,终清一世,富贵荣华。

清朝的铁帽子王数量不多,这个称号更多是一个俗称,指向的是世袭罔替的爵位继承方式,好处是有的,但是和丹书铁券类似,有的时候也没那么管用。

根据文献记载,研究者统计了清朝宗室可以获得的爵位有以下这些,共计12等“清代宗室封爵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一般来说,爵位承袭需要降等袭爵。比如一个亲王的世子能够继承的爵位就是郡王,下一代如果不出意外,最高能承袭的爵位是贝勒。这样几代之后,随着爵位降低,相应的俸禄也会减少,可以节省财政开支。亲王和郡王在国家大事中有一定发言权,但是到了贝勒贝子,其爵位带来的权力加成就不多了,对于政治稳定性也有所裨益。

获得“铁帽子王”的途径有两种,“功封指开国时期以军功卓著而受封者,恩封指皇帝降恩特封者。”代善获封礼亲王,世袭罔替是因为军功,影视剧中常露脸的十三爷允祥,清晚期的不倒翁——庆亲王奕劻则是恩封。

清初所谓的“八大铁帽子王”并不是当时的称谓。专注清史的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清初“铁帽子王帽子不铁”。努尔哈赤时期,八旗由其子孙分别统领,一般的称呼都是贝勒,比如大贝勒代善。皇太极时期,才封了亲王郡王和贝勒数人:“大贝勒代善为和硕礼亲王,贝勒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贝勒豪格为和硕肃亲王,阿济格为多罗武英郡王......”

但是此时的爵位分封还没有制度化,究竟爵位是降等承袭还是不降没有一定之规。而且,清初的政治斗争中,一些人的爵位还会被削减和提升,不过大部分的“铁帽子王”的爵位此时还是没有降等承袭的。

世袭罔替的制度正式确立则要到乾隆时期,在为多尔衮平反时,恢复了“清初诸王的爵位名号。恢复原则一是以“以各王去世时的爵位名号为准”,二是子孙犯错降爵的,小错可恢复,严重的或者本人谋逆的不恢复,清初的“八大铁帽子王”则是由此而来。不过事实上清朝一共有12个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在犯错时,并不像持有丹书铁券一样有豁免权,执行力度还是很严格的,爵位或者被削,或者给其它支的子孙。但是铁帽子王对获得者的出身而言,限制则不那么严格。比如清末的庆亲王奕劻,本身是罪人之子,没有爵位可以承袭,但是在道光年间,由皇帝降旨,将其“过继给无嗣的绵悌,承袭永璘所遗爵位”,获得了辅国将军这样比白板好不了多少的爵位。在进入总理衙门后,事业飞黄腾达,获得了 “铁帽子王”的地位。因此,铁帽子王的用处是政治地位和俸禄待遇的相对稳定,营建府邸时规格也更高,其它的还要靠本身经营。

参考文献:

周增光《庆亲王奕劻:从“罪宗之后”到“铁帽子王”》

刘文鹏《铁帽子王:清代宗室王爵世袭罔替制度》

刘文鹏《清代的铁帽子王其实不“铁”》

马天骥《清朝八大“铁帽子王”王府的变迁》

皇帝的荣耀是无限的,竞争也是残酷的。代善没当上皇帝说明他的政治智慧没有那当上皇帝的高。

那铁帽子王爷的爵号对他来说也是名至实归的。皇帝的落选人能力也是超强的!皇帝之下不算太子的话,铁帽子王就是第二号政治人物了!每个铁帽子王都得有自己的政治势力范围吧!在朝中的大小事物上都有一定的发言权吧。

如果皇帝没有后代的话选太子一定会在这些铁帽子王爷的后代里远吧!光绪宣统两位皇帝都是在亲王后代里选出来的吧?在有就是如果那一位有超强的能力还可以起兵把现任皇帝敢下台去!燕王朱棣这一类型的。能得到铁帽子王的封号的人能力都有帝王之才的人。他们的爵号就是他们能力和地位的象征!

所谓“铁帽子”,就像“铁饭碗”一样,稳定不变,也就是世袭罔替。但这个只是说的好听,也是权术的一种,笼络人心、稳固政权时用用罢了。

铁饭碗都给砸了,铁帽子还能戴得住?

铁帽子王不是一个固定的爵位,核心是“铁”字,表示传承中不会降等,即所谓“世袭罔替”。

亲王,郡王都有可能是铁帽子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