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完美构架

 泉佳美 2016-03-01

 投稿、交流,请加莫韫(yun)龙私人微信号:mylngtjq

太极拳一招一式,节节贯串,连贯圆活,绵绵不断。太极拳对称外形的动势,内劲的潜力,都在太极拳协调的架构中产生。


其规律有几个方面:

开合收发:意欲向上,必先寓下。如双手向后收回,必须先将重心逐渐后移,吸气将尽时为合、为虚,是蓄劲;双手转向前掤、挤、按时,左右胸肌带动两肋,先以弧形松沉,继而沉肩垂肘,动作过半时略有上升,当力点集中到一点时,开裆下沉,双手随着腰腿撑力向前发出,此时,为开为实是发劲。


左右运动:意欲向左,必先右引。如迈左脚,必先将右腰胯下旋落到右胯根处,重心移于右脚,然后迈出左脚。如迈右脚时则反之。每逢左右转动时。在不失重心前提下要尽可能做到有鼓荡的S型前进,做到既灵活舒展,又沉着稳健。


进退中定: 凡前进时,必有后撑。如手、脚、身躯前进时,必须开裆,足底吸地,内劲由腰裆部位向上翻滚、经过脊背透达掌、指,腰胯要尽量做到再次后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意远劲长。这就像弹簧式有伸有缩。后退时,主要做到后坐稳定,落地生根。


动静相系:如右脚向前迈出,右手臂则向右面展开,左手指尖与左足尖成垂直线,而左手臂要紧随右手挟出。两足尖与手指之间,必须保持上下左右相呼应,动静相系,使动作舒展而不散乱。又如左脚迈出则右脚为实。动静作业,得姿得势,轻灵进退,胸腿相系。此外,必须做到左开右合,右开左合,内开外合,外开内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这样就能达到对称协调,动静相合的目的。


对拉拨长,曲中求直:头顶百会、颈椎、胸椎、腰椎、骶椎等四大椎,要对准,要松沉垂直,要开裆圆活,足底生根,上下左右、阴阳和合,以脊椎松沉为主,肘关节、膝关节做到时伸时缩,伸伸缩缩,时曲时直,曲中求直,总之,太极拳要围绕着粘连沾随,将全身“五弓” 做到处处有对拉,意远劲长。


综上所述,练习太极拳,一举一动,始终要以意运气,以气运身,做到“意、气、形” 的统一。习练时,意想有个太极球,此球随意识的活动而变化,它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可集中压缩,也可分散辐射,通过经络,上达心、肺,到达指尖、头顶(百会),并与上中两丹田沟通;下可通达会阴,直至足趾。太极球汇集和散射的过程,也就是拳架出手和收回的过程,无处不走螺旋线,无处不按对称协调和对拉拨长,从起势到收势,贯彻全过程。例如预备起势时,先用意、气将四梢(尾端)许多球沿经络汇集,此即为合、缩、升之姿势;经过浓缩后,再用意、气将这些球散射,压运到全身四梢(尾端),此即为“开、伸、降” 之姿势。长此练习,可达内劲充实,强心健体之美妙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