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乾隆(1711年-1799年),胤禛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弘历自幼聪明,五岁就学,过目成诵。据说康熙六十年的一天,康熙帝在雍亲王府就是后来的雍和宫第一次见到了孙子弘历,当时弘历十岁,一下子就为其祖父康熙帝所喜爱,令养育宫中,亲授书课。雍正元年,雍正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锦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雍正十一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即位,改明年为乾隆元年。 弘历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从胤禛咽气那一分钟起,到弘历自己咽气那一刻,弘历手握专制皇权64年,一天也没有与他人分享。 他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其一,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大灾大病;其二,他在25岁的盛年继位,获得最高权力的过程非常顺利,毫无波折;其三,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 弘历是一个深情而专一的丈夫。他与孝贤皇后伉俪情深,可谓举案齐眉,恩爱无比。皇后不幸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去世后,弘历悲痛欲绝,追念终生,写下数百首悼亡之诗,其辞句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是他所有诗词中最见真情的上乘之作。弘历还是一个极为孝顺的儿子。 弘历还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他一生作诗41863首(也有说是三万九千多首或者是十万首的,但多不可信),而《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不过可惜乾隆虽然博览群书,但是喜欢卖弄学问,为了韵脚甚至不惜造字,让他的诗生僻难懂,还十分拗口。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作诗如此之多,却没有一首流传下来的原因。 但历史对弘历的评价并非完全都是正面的。 弘历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专制者。严重压抑了民众甚至官僚阶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了同时也僵化了专制体制,给以后的发展制造了巨大障碍。他对社会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严密控制,灭了任何不稳定的萌芽。 弘历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制造者之一。乾隆年间的文网之密,文祸之多,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的顶峰,由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捕风捉影造出的文字狱在乾隆时期,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 弘历固步自封,错过了了解西方世界的最佳机会。欧洲这时建造出新式战舰,在各个方面迅猛变革、发展之时,也正是在弘历自我陶醉之际,与清帝国擦肩而过,迅速超越。 弘历浪费奢侈。六下江南花费巨大。原本经过康熙和雍正的努力,国富民强国库充盈,但在弘历的挥霍下国库却变得囊中羞涩。六下江南还对百姓造成了非常重大的灾难。晚年的弘历更是变本加厉,埋下了让清朝从“康乾盛世”极快的转向了“道咸衰世”之后一蹶不振走向灭亡的种子。 《清史稿·高宗本纪》:高宗运际郅隆,励精图治,开疆拓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於斯为盛。享祚之久,同符圣祖,而寿考则逾之。自三代以后,未尝有也。惟耄期倦勤,蔽於权幸,上累日月之明,为之叹息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