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功不练松,等于没练功

 蚂蚁爬网 2016-03-01

练功不练松,等于没练功

朱定友

太极者,阴阳也,练习太极拳为什么要松不要紧,松是为了紧,万事万物的开始就是松,就是空,还未成形。我们后天修炼太极拳就要学会从自然的源头开始,因为只有放松的物体才会有柔韧性,有柔韧性的物体才会具备刚柔相济。过刚则僵,僵则意折。那么怎样克服练习太极拳时出现的犟劲,就要从松开始,《太极拳解》“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如何做到这种境界呢?

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理解放松的含义放松是身心和谐的一种状态,太极拳的放松包括了内在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在肌肉,皮肤,骨骼等。首先是内意的放松,也就是中枢神经的不紧张,表现为呼吸平缓,思路清晰,精神愉快,皮肤感觉灵敏。其次是全身的肌肉,关节,皮肤以及各个器官内脏等具有形脏器都不做直接用力。虽然,我们是分开来讲,其实内与外,有形与无形的松实皆为一个整体,是相互作用的。当你的肌肉出于放松状态时就可以减轻对神经系统的干扰,促使其放松;反过来,中枢神经对某个部位有意的放松调节,同样利于该肌肉的放松。所以,我们修炼太极拳应该懂得放松是内外,有形与无形两个方面,即拳论中要求的“心静体松”。

二、常见的放松方法有哪些呢?

1、心静求松法静与松常常联系在一起的,静是指中枢神经系统适度兴奋,心理活动平稳,思维活动集中在练习太极拳上,这就是身体放松的前提和基础。

心静的方法有:

(1)站桩练静我们通过练习无极桩功来反应,时间的长短往往是心静体松来决定的。如果我们的思想开小车,就会影响我们练习的进度。我一般采用“一念代万念”的方法来收心的,如意念集中在呼吸的次数上,默默地念“松”,同时用反观内视跟着体内的感觉走,慢慢的心就会宁静了。

(2)动中求静法这是最关键也是最主要的练静方法,因为我们练习太极拳不同于单纯的气功练习方法,不过我修炼过李少波大师的《真气运行法》。我的日志里面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阅。

为了做到在练习太极拳中心静似水,我采用的方法就是反复循环的练习太极拳云手。王宗岳大师说的太极者,无极而生,意思是讲只有心静得下来,体内才会生出新的物质来,就是人体的内气变化,往往又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太极拳中谚语:欲想入得太极门,苦修云手三年功。可见为的就是心静体松太极出,现在有许多热爱太极拳的朋友无法下手修炼太极拳,苦于没有老师指导,我建议你从这里开始吧!苦和恒才是最关键的,滴水穿石的故事大家都听过,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这种精神呢?

2、抖颤放松法抖颤是指抖动两手腕和两脚踝。我平时采用的方法是一腿支持,抖动另外一条腿;时间从五分开始逐渐延长,然后换腿,另外一种方法是两足提踵下震,两臂摆动抖腕,通过颤抖可以使人体十二静脉包括其联系的五脏六腑都受到锻炼,促使气降体松入静。往往有时间我一入静,就会练习半小时以上的。这样我的身体机能更加放松,如果此时练习太极拳的发力,你会觉得自己的拳头快似闪电。这种练习方法我和一部分朋友交流过,他们告诉我,每次练习半小时后,他们练习太极拳感觉非常顺手。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试一试。

3、缓慢求松法我们修炼太极拳为的就是放松身体机能,让气血畅通无阻,促使身体健康。那么就选择了缓慢练习法,缓慢运动可以让我们用意识来控制肌肉的用力状态,检测身体的某个部位是否放松,做到真正的放松,常常在套路中体现出来。

4、缠绕求松法缠绕求松法就是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旋腰转脊、旋膀转腕促使全身各部分肌肉绞来绞去,一松一紧,在提高肌肉弹性中,求得肌肉放松,最有代表性的动作莫过于太极拳中云手了。太极拳谚语:日行云手千百次,太极功夫自然有。每天都要坚持练习这个动作时间不少半小时以上的。

三、放松的目的放松的目的就是改变人体肌肉关节的紧张度和活动范围,促使人体气血运行,增进健康,提高肌肉骨骼弹性来增长人体的劲力。这就是太极拳讲的内劲。也就是放松的目的。每次练习太极拳的松都要有时间保证,没有足够的时间修炼的话,我们是无法找到太极拳的松,也无法找到太极拳的内劲。这就是符合了,王宗岳大师讲的由招熟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