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

 红谷斋主人 2016-03-01

 ——第四卷. 哀公問政第十七.第二

 

                  以诚治国

 

提示:为政就是执政,就是领导能力,执政水平。孔子归纳为九个方面:“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夫诸侯也。”九个方面,说得很具体,其实就是一个字“诚”字。“诚”就是“敬”,“诚”就是“爱”,“诚”就是“老实”,就是勤恳,就是实事求是。“诚者,天之至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就是选择至善,至美,然后矢志不渝,坚持到底。

名句: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修身则道立

      尊贤则不惑

      齐洁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

      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公曰:“子之言美矣至矣,寡人实固,不足以成之也。”(先生说的这些话很好,可是我这个人固陋,怕是做不到。)孔子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能成天下国家者矣。”(孔子归纳为三点:好学近乎智慧;力行近乎仁爱;知道羞耻近乎勇敢。好学就能使人聪明,知识不断更新,阅历不断丰富,眼界不断开阔,所以聪明;学以致用,懂得了就去做,身体力行,这就是仁者;知道好坏,知道美丑,知道善恶,选择好的,善的,美的;摈弃假的,丑的,恶的,需要勇敢的精神,需要自我牺牲的精神,这就是勇敢。好学,力行,知耻就是治理好国家。)公曰:“政其尽此而已乎?”(只有这些吗?)孔子曰:“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夫诸侯也。(九个方面是经常性的工作。就是修身,尊亲,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夫修身则道立,(加强自身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尊贤则不惑,(尊重贤人,能够群策群力,发挥群众的力量。)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有爱心,亲近亲爱的人,大家都会理解你,支持你,帮助你。)敬大臣则不眩,(眩是眩晕,迷惑,看不清。尊敬大臣,了解他们,就不会迷惑,不会看不清楚。)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体谅群臣,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他们就会重重的报答你。)子庶民则百姓劝,(把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孩子,他们就会相互劝诫,百倍用命。)来百工则财用足,(百工,就是各种手工业和商业。百工繁荣了发达了,财富就充足了。)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柔远人,就是怀柔政策,安抚边疆的老百姓,这样四方之人就会归顺。)怀诸侯则天下畏之。(怀诸侯,也是怀柔的意思。你把天下的诸侯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那么天下人就会敬重你,尊敬你。)

公曰:“为之奈何?”(具体的应该怎样做呢)孔子曰:“齐洁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修身先从注意仪表仪容开始,遵守法律制度,遵守礼仪法度。就是修身。)去谗远色,贱财而贵德,所以尊贤也;(什么叫尊贤?尊贤就是,不要听那些谄媚的话,不要近女色,不要把钱财看得太重,要以德为贵。)爵其能,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笃亲亲也;(何谓亲亲?能者给他爵位,能者得到厚禄,喜欢他们所喜欢的,憎恶他们所憎恶的,这就是亲亲。)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能者给予重用,发挥其特长,使他们胜任愉快,就是劝勉大臣。)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对那些忠诚老实的,讲信用的,给予奖励。)时使薄歛,所以子百姓也;(轻徭薄赋,就是爱护百姓。)日省月考,既廪称事,所以来百工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1]这句话来自《礼记·中庸》意思就是按月发给给养。百工不种粮食、蔬菜,食物需要保障供应。也就是要有安商的政策,要使他们做工,经商没有后顾之忧。)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绥远人也;(迎来送往,奖罚分明,这样就可以安抚远人。)继绝世,举废邦,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怀柔诸侯,就是使他们继续其世代传承,振兴邦国,治理乱政,扶持危困,给他们的多,要他们的少。)

治天下国家有九经,其所以行之者,一也。(这九个方面,要一以贯之,要坚持不懈。)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凡是事前,考虑周到,设想好了的,就容易成功;凡是事前没有准备,没有想好就去做的,就可能会失败。)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说出来之前,就已经心中有数了,就不会摔跤;办事情之前,就已经定好了策略,就不会受困;行动之前,已经有了准备,成败都不内疚;何去何从,已确定了方向,就不怕没有路走了。)

在下位不获于上,民弗可得而治矣;(州县官吏,得不到督抚一级的信任,你能治理好百姓吗?)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不获于上矣;(获得上级领导的信任,有它的办法。 一个人不被朋友所信任的人, 是得到上级领导信任的。)信于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友矣;(取得朋友的信任,也有它的办法,那就是顺乎亲,连自己的亲人都不信任的人,能得到朋友的信任吗?)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于亲矣;(要取得亲人的信任也很容易,那就是反躬自省,时时检讨自己。做不到的,那得到亲人的信任吗?)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至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一切都在一个诚字上。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诚。诚就是天道,就是人道,)夫诚者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从容中道,圣人之所以体定也。(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就是圣人。)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诚实的人,就是选择至善的美德,矢志不渝,坚持到底。)

公曰:“子之教寡人备矣,敢问行之所始。”(先生说的很完备了,那么我从哪里开始呢?)孔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之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而民贵用命。既孝于亲,又顺以听命,措诸天下无所不可。”(树立爱心,教民和睦,从自己做起;教民和顺,从尊敬长者开始;教民慈睦,从以民为贵开始;恭敬礼貌待人,老百姓就会用命。即讲孝道,又亲睦兄弟,又能尊重自然规律,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什么样的危机,都能化险为夷。)

公曰:“寡人既得闻此言也,惧不能果行而获罪咎。”(听先生一席话,如果我不照样去做,恐怕是要获罪啊!)

 

 



[1] 《礼记·中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