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伙乙肝十多年不检查成巨大肝癌,乙肝病人必看

 h发又发 2016-03-01


有媒体报道,重庆一位28岁的小伙,十多年前就知道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却从不把它当回事,一次乙肝相关检查都没做过。当出现腹痛症状时,肝脏上已经长了一个直径超过10厘米的巨大肿瘤。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方清从医十几年的乙肝思考,或许对同样患乙肝的患者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以下为他的自述:


  患者悲剧


  基本常识难掌握


  我目睹了太多的晚期肝癌患者,几乎是已经占据了住院病房的大半壁江山,且极少数是在疾病的早期就能被及时发现的。



  在门诊,我看见了大多数患者一开始没有找正规医生看病,且大多数门诊的患者也没有坚持长期的正规治疗和随访管理。在网上论坛里,我看见有些患者轻率地给自己或者给其他患者当医生,一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做错了。我不断地体会到,要说服患者掌握看病和看乙肝病的基本常识是那么的困难。


  治疗陷阱


  一味强调抗病毒


  在我的网站上,我发现,让一名乙肝患者真正安下心来,树立长期随访管理的观念,就至少需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从肝胆相照论坛反馈回来的数据来看,情形就更惨。令人可悲的是,将抗病毒药物而不是医生作为战胜乙肝信心支柱的患者比例竟然如此之高。


  除非我们能确认,我们的乙肝患者的治疗有长期依从性,否则贸然进行以抗病毒治疗等一系列昂贵的治疗,那么患者的结局将是伴随着患者的性命和财产的损失。


  日常生活


  转观念主动防御乙肝



  大多数人都以为乙肝就是抗病毒治疗,就是按照指南,吃药即可。这样残酷的局面,不仅是在乙肝,就是在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等领域照样存在。


  要知道,只有将乙肝的主动防御战线推进到疾病的早期,推进到乙肝患者日常生活点滴细节中,才能将乙肝患者和家庭在对待乙肝的观念上从消极悲观扭转到积极乐观。


  不是因为缺乏医学知识或药物,而是缺乏有效的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使一个个的患者因为忽略日常防御,而最终到了晚期肝硬化或晚期肝癌阶段才不得不住院治疗。


  小贴士:乙肝患者密切关注乙肝病毒载量


  每6个月做一次乙肝相关检查


乙肝和肝癌的关系密切,乙肝患者一定要重视平时的随访和治疗,关注乙肝病毒载量,它能直接反映肝脏病毒的数量以及活跃程度。病毒越多、复制得越快,就越容易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如果有家属患有乙肝,自己也要查一查是否也携带乙肝病毒。如果检查发现携带乙肝病毒,就要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一般建议乙肝感染者至少每隔6个月做一次乙肝相关检查,包括肝功能、乙肝三系和乙肝病毒载量等。


感染乙肝的人群平时要注意提早预防,劳逸结合,尽量不熬夜、不酗酒,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这样对控制病情有好处。除健康的生活方式外,还提醒大家一定要注重日常体检。尤其是乙肝患者,作为高危群体,更要密切关注身体情况,每年一次的体检中,一定要有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密切关注甲胎蛋白指标。


  “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的指标应该控制在10ng/ml,如果这个值升高,就要高度警惕。但是,临床中也有一部分肝癌患者,检查发现甲胎蛋白的指标并没有升高。因此,除了关注甲胎蛋白的指标之外,体检时不要忘了做肝脏B超检查。如果查出乙肝患者处于发病期,进行抗病毒和保肝治疗,都能及时避免病情的进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