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Oculus引爆了VR,我们仿佛在一瞬间便进入了虚拟现实时代,众多厂商纷纷加入到了VR头显设备的竞争之中。从广义上讲,我们把VR头显设备分为三种,即VR头盔、VR眼镜以及VR一体机。 我们将连接游戏主机/PC的VR头戴式显示器称为VR头盔。从技术层面来说,由于涉及到光学系统、仿真技术、人体工学、交互运算等多项技术,门槛相对较高。目前来看,在VR头盔领域,Oculus Rift、SONY Project Morpheus(PlayStation VR)和HTC Vive这三大头显设备领跑。 其中,SONY凭借PS主机的独占优势,拥有着大量优质游戏IP、内容制作团队以及大量忠实用户;Oculus和HTC也都拥有专属应用商店和优质内容提供商,进而形成了硬件、用户、内容的生态闭环,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圈。 尽管在核心技术方面与国外三大头显有不小的差距,但国内也诞生了像3Glasses、大朋DeePoon E2以及蚁视ANTVR这样的VR头盔产品,在不断完善技术的同时,也在努力建立生态系统,大步追赶世界潮流。 自2014年6月,Google在I/O大会期间发放Cardboard开始,国内外的VR眼镜设备便如同雨后春笋,为VR的普及打下了基础。 在VR眼镜领域,抛开抱得Oculus(Facebook)大腿的Gear VR不说,暴风魔镜绝对算是较为成功的。在获得2.3亿元的B轮融资之后,暴风魔镜也试图进一步通过VR硬件、应用商店去打造自己的VR生态圈。但是,限于目前的技术、大众的接受程度以及优质内容匮乏等多方面的因素,生态圈的建立之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VR一体机的主要生产厂商均来自中国。可以说这是在虚拟现实领域中,中国唯一一项走在前列的产品。 不过,受限于本身的性能、功耗、重量、存储以及价格等多诸多因素制约,VR一体机短期内得到大幅推广和普及的可能性并不大。这其实不难理解:在人人都有智能手机、VR眼镜售价又相对低廉的当下,VR一体机可谓是夹缝之中求生存。 目前VR领域的发展虽然很快,但在VR显示设备方面已经基本接近饱和。有实力的厂商都在试图学习苹果的成功模式,希望通过硬件+软件共同发展的模式来形成完整的生态圈。而一些初创团队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加上没有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在这场VR设备的竞争中难以形成自身的特色,难以建立自己的生态圈,势必会先天处于劣势。 对于初创团队来说,无论是资金、技术都很难取得优势,最终大部分都将会在大厂之间的竞争中因为撑不住而倒下。因此我们认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初创团队若想在VR领域分得一杯羹,在VR应用、VR内容方面寻找突破口才是在风口上起飞的正确姿势。 来源:极AR(微信公众号:argeeker)及品康智能、手机技术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