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大全(四)

 一株小苗 2016-03-01

四十六

  为什么说疾病跟心还有关呢?在临床上会有一些这样的病人:她瘫痪了,不管怎么治疗就是治不好。什么原因呢?原来,她觉得自己的丈夫一辈子都没有关心过自己,但她瘫痪后,丈夫天天伺候着她,她一生没有体会到的温暖在生病时体会到了,她很想多多地享受这种照顾带来的稳定感和幸福感,所以她的内心深处是根本不想好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这个病实际上是心理瘫痪症。还有,现在小孩子也是这样,有了病反而不想好。小孩子觉得父母平时不关心自己,后来他突然发了一次烧,父母就全围在他身边嘘寒问暖。他不想让自己的病赶快好,这样的话,父母就会回到自己身边。所以,得病不仅是我们生理上的一种反应,而且还可能是我们心理上的一种反应。

  五、不同节气的进补

  前面已经提到了“不时不食”,那么在日常生活当中,到底有几个重要的节气是讲究进补的呢?

  第一个重要的节气是冬至。冬至就类似于一天当中的子时,在这个时候是一阳生,即阳气开始生发起来了。那么我们该吃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古代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冬至应该吃当归生姜羊肉汤。因为冬至意味着最寒冷的时节到了,天地一派阴霾之气,所以鼓励吃当归生姜羊肉汤。还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冬至应该吃鸭子。因为这个时候阳气已经开始生发了,而鸭子的气是平和的,所以要想平抑阳气的话就应该吃鸭子。不过,这两种方法完全可以根据具体时间进行变通。中国的节气非常准确,它的节气时间可以精确到几点几分。所以,在冬至前要补阳的话,就可以吃当归生姜羊肉汤。假如冬至是下午4点钟的话,那么你中午饭就可以吃当归生姜羊肉汤。4点钟以后呢,冬至到来,一阳已经升起了,所以这个时候吃鸭子,最好是虫草鸭架汤。

  冬天是可以进补的,因为冬天的热全在体内。可以把一些很不容易消化的东西都消化掉,所以这时候就可以喝鸭汤,但鸭汤一定要清淡。同时,还可以做一些身体方面的辅助措施。比如,可以买艾条来熏神阙穴(肚脐)的四周。神阙穴是连接我们先天后天的一个很根本性的穴位。在冬至的前后四天和冬至那天熏我们的神阙穴,对我们身体是很有好处的。

  过了冬至以后,有一个节气叫腊八,中国古代非常强调喝腊八粥。为什么要喝腊八粥呢?腊八粥里边几乎包含了所有的五谷,包括大豆、小豆、大米、小米,还有红枣、桂圆之类的东西。冬天的时令是与我们人体的肾脏相对应的,而豆类的东西从外形看很像肾,所以中医认为豆类是入肾的。“豆令人重”,豆类实际上是补精髓的,精髓多了人体就重,所以一定要喝腊八粥。另外,“腊八”这个时候还是深冬,没有新的粮食产生,这个时候我们吃的几乎全是种子的精华。还有一种现象:过去有钱人家会在腊八的时候施粥。这意味着不仅要强壮自己的身体,也要让劳动者强壮起来,好在来年开春时有力量去劳作。

  在立春的时节,我们要吃春饼,也叫“咬春”。春饼里边都是哪些东西呢?基本上就是韭菜、豆芽、鸡蛋等这些东西。为何要吃这些东西呢?因为它们有助于春天的生发之机。

  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些知识以后,吃也就吃得明白了,活也就活得明白了,生了病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六、人参为什么补气

  中国古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动植物都是依据其所在的水土而成就其性味的。其中,秉受阳气多的呈性阳,秉受阴气多的呈性阴,但真正要分辨它们的形色气味,却要下一番苦工夫.

  四十七

  我们来分析一下人参的形色气味。有人说它补气属阳,有人说它生津属阴。到底它属阳,还是属阴呢?大家都知道,人参一般产于东北和高丽的树林阴湿之地,所以它首先秉受的是水阴润泽之气,在味上偏苦甘而有汁液;可它偏偏又长出三个枝杈和五片叶子,因而古人认为“三”、“五”是阳数,所以又是至阴之地的至阳之物,当属阴中之阳,这就是它之所以珍贵的地方。北方属水,人参正像那水中的一点真阳。中医认为肾和膀胱属水,也正是因这一点真阳而有气化之理,所以人参因秉水中阳气而与人体气化之性相合,故而能补气。

  七、食物的偏性

  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

  “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

  食物基本上由四类组成,即谷、果、畜、菜。中医认为,真正的食物是这四者的匹配,其中每一类又都暗含有五方和五时,这样就大大扩展了食物的性味,凸显了食物“和”而不偏的性质。比如鱼虾出于东海之滨,生发之气偏盛,对患有疮疥的人来说就是“发物”;牛羊多产于西北,有收敛收藏的气性,故而营养丰富,但年轻人不可多食,多食则不易代谢,易性情粗暴、性欲旺盛。老年人多食血肉之品,则可以补益精血。在谷物方面,中国北方人多食面,南方人多食米。“面”甘温入脾,可以润肌肤,厚肠胃,但也易于壅气,助湿;“米”甘咸微凉,可以除烦渴,固胃开胃。

  中医认为:五脏各有所喜。比如:肝宜甘,因为甘味可以缓释肝气的劲急;心宜酸,因为酸味可以收敛心火;肺宜苦,因为苦味可以助肺气肃降;脾宜咸,因为咸味可以使脾不会运化过度;肾宜辛,因为辛味可以宣散和提升肾水之阳气……

  上面说五脏各有所喜,而食物也是有偏性的。那么食物的偏性讲的是什么呢?

  “酸走筋”,酸类的东西是走筋的,走肝的。如果你病在筋或得了肝病以后,则“无食酸”。因为酸是主收敛的,太收敛则肝气不能生发,所以,得了肝病以后就要少吃一些酸类的东西。

  “辛走气”,辛类的东西是走气的。肺主气,我们一吃辣的东西,就会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如果病在气,就“无食辛”,意思是说如果你肺得病了,就不要太吃辛辣的东西,以防过度耗散。

  “苦走血”,苦味的东西是走血的,即走心。到夏天的时候,我们都强调要多吃一些苦瓜,目的就是让心火不要太外散。这是从食补的角度去讲的。“病在血,无食苦”。如果病在心的上面,就少吃一些苦的东西,让心可以生发一下,心血可以散一下。

  “咸走骨”,咸类的东西是走骨的,走骨就是走肾。元气,就好比是五脏的父母,它居住在老大家里,也就是藏在肾里边。所以,吃盐最容易调我们的元气。现在大家都喜欢吃味道浓的、辣的东西,这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实际上都是在调元气。所以,吃麻辣烫的东西,就可以把元气调上来,让人显得很有精神。“病在骨,无食咸”,如果病在骨头上,就不要吃太咸的东西,不要过分的调元气,这样才能把骨养住,把肾给养住。

  “甘走肉”,甜味的东西走肉,走脾胃。像小孩子爱吃糖,就是因为他脾虚。“病在脾,无食肉”,如果病在脾胃,就不要吃很多甘类的东西,不要吃滋腻的东西,因为滋腻的东西会让脾增加它的代谢负担,使脾更加疲劳。

  八、五味过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四十八

  八、五味过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所谓脉,就是指血。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吃太多咸味的东西,就会抑制血的生发。如果抑制血的生发,就会使血脉逐渐凝聚,那么脸就会变黑。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吃苦的东西,我们的皮肤就会枯槁,毛发就会脱落。因为肺主皮毛,苦主降。如果多吃苦味的东西,肺气就不容易宣发。肺气调不上来,就滋润不到我们的皮毛。所以,我们的皮毛就出现干枯萎缩的现象。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吃辛辣的东西,就会燥干筋的弹性,手爪会干枯。《黄帝内经》里说得很清楚,肝在变动为握。意思是说肝病是否严重,就看身体的弹性如何。如果经脉没有弹性的话,那就说明肝有了严重的问题,所以要少吃辛类的东西。

  “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酸主收敛,大量食用酸味的东西,会使肝气生发太过而抑制脾土,使肌肉角质变厚而嘴唇外翻。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甘为中土之味,土克水。由于甘类的东西是涣散的,所以多吃甘会影响肾的收敛功能。头发是否滋润、乌黑和浓密,这些都和肾的收敛气机有关。因此,多吃甘也会造成头发脱落,因为它的收敛气机减弱了。

  以上的情况,都是属于五味过度对我们身体的伤害。

  九、桂枝汤

  中药非常讲究君臣佐使。所谓君臣佐使,有点类似于“五谷为养”的说法,它是有主次的。五谷在食物里肯定是排在第一位,但在所有的药里,“君药”是最关键的一味药,而臣是辅佐和帮助君王的。

  在《伤寒论》里,有一个药方叫桂枝汤。这个药方是《伤寒论》里边的第一方,也叫做群方之首。当我们身患感冒,出现发烧、头痛、脖子僵硬、怕冷、身上微汗等这些症状时,我们就要喝这副汤药。这副汤药是由五味药组成的: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这实际上就是伊尹的《汤液》里的小阳旦汤,它是用于感冒发烧刚刚开始时的一个药方。这个方子非常有效,若用对了,感冒可一剂而愈。

  在这个药方里,桂枝就是君药。桂枝一般取桂树枝的梢头。中药的药性是非常有意思的,它也因循着取象比类的原则。当你太阳病初起时,就是刚刚发烧的时候,你的病都在表层。树梢是阳气生发最旺的地方,我们用桂枝做君药就是取它生发的功效。再比如,大家都喜欢食用鹿茸来进补,这也是相同的道理。因为鹿只在春天的时候才长角,所以它的角是生发之机最为旺盛的地方。感冒初起,病在表,用桂枝做君药,就是取它生发的功效去驱散你身体受到的寒,这是解表的药。

  在《伤寒论》里,张仲景还特意在这个桂枝旁边注了两个小字“去皮”。为什么桂枝要去皮呢?大家知道中药里的皮都有一个特性——主收敛。皮都是主包裹,主收敛的。我们既然是要取桂枝的生发之效,就要把它收敛的特性去掉,让它全方位的生发。现在我们去买桂枝,很少有人给你去皮,所以要想药效更好的话,就可以用小刀把桂枝的皮去掉。

  在这个药方里,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都是佐使。白芍是根茎,中药里凡是根茎类的东西都主里,主根本。虽然感冒发烧病在表,但我们也一定要固住自己的根本,别让里面受过多的伤害,里面充足了才可以把邪气往外赶。中医认为得病不是因为别的,就是邪气把自身的气机改变了。所以,要想让病赶快好,就得把邪气赶出去

  四十九

  甘草是主中焦的,入脾,是补脾胃的。中医里说脾胃是后天之本,桂枝散了表,白芍固了里,同时还需要甘草来固住脾胃。如果没固住脾胃,表寒也容易入里。

  生姜是主散的,也助阳。生姜也是佐使,之所以用生姜,主要怕桂枝的生发之机不够,不足以把体内的寒拱出去,所以用生姜来辅助桂枝,一起把寒气往外拱。

  大枣入脾胃,是帮助甘草来固脾胃的,也是佐使。我们中国有个成语叫“囫囵吞枣”。为什么要囫囵吞枣呢?中医认为土克水,土为脾,水为肾。枣是甘类的东西,它入脾胃。牙是肾的外现,如果枣吃多了的话,那么就等于“土”侵蚀牙齿,牙齿就会坏。别看牙齿是非常密固的,但它很怕甘类的东西。因为甘类的东西主散,而最密固、最具收敛气机的东西就怕散。所以,吃枣时要囫囵吞枣,不要经过牙齿,这是吃枣子的一个要诀。

  张仲景在大枣旁边也注了一个字“擗”,也就是切开,把大枣的皮给掰裂的意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皮是主包裹、主收敛的,而在这个方子里我们取的是枣子的中土之性,即取它入脾胃的部分。因为大枣的肉是黄色的,而中医里讲,凡是黄色的东西都入脾,所以得把大枣掰开。实际上,用的是大枣的肉的濡润之性。当有大夫给你开这个药方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把大枣掰开或切开。

  生存之道是解决心灵之痛的一剂良方。第八章情志病

  情志病,是因七情而致腑脏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疾病。

  一、女子伤春、男子悲秋和生活对治法

  在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做“女子伤春,男子悲秋。”在中医看来,过度的情志会引发生理的病变。一般说来,在春天的季节,女子容易忧郁和情志不舒。女子属阴,容易跟春天的生发之气相感。所以,在万物生长发育的这个时候,就容易诱发女子对生育本能的冲动,其主要表现在肝肾;男子属阳,他比较容易跟秋冬的阴气相感。秋天的时候,万物都结果实了,男人到这个时候看到自己还一无所成的话,就会悲从心来,易于焦虑或烦躁,其主要表现在心肺。而往往这些病症是不容易用药而解的,于是聪明的古人采取了生活对治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秋天的时候征兵,把男青年们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到边关去打仗,以建功立业来化解他们的悲情。或者在秋天的时候给男子订婚。其实,在秋天的时候让男子去打仗,或给他们订婚,都是为了平息他们身上的肃杀之气。用这些方法鼓励成年男子,让其明确社会职能及责任感,使他不放任自己的情感。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古人订婚送给女子的聘礼是用白茅包着的大雁。大雁是只有秋天才有的东西,而射大雁是需要力气和眼力的。有力气是肾气足、肺气足,眼力好是肝经旺,通过这一举动,女子就能判断出男子的基本素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