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Snail_Q 2016-03-02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它是最主要的描写手段,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或直接描写景物的方法。一般说来,正面描写常受事物定势框架的限制,而侧面描写天地广阔,无所束缚。所以尽管正面描写是描写的主要手段,但有时还必须进行侧面描写。

所谓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的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衬托法。

    常见的侧面描写的方法有:
    1.
以人衬人:
    意即写此人是为衬彼人。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美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的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外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

    2.以物衬人:
    要写人,先避开不写,而写有关的景或物,如《七根火柴》歌颂了一位无名战士,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绘自然环境: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环境是多么的险恶啊!而无名战士呢,是倚着树杈半躺在那

里,身子底下是一汪浑浊的污水,身体是多么的虚弱啊!这一切表明无名战士自己是最需要火柴的,可他却把仅有的七根火柴无私地奉献了出来。作者通过对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忘我革命精神的无名战士的形象。

    3.以物衬物:
    如《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在这里,作者以鱼来衬出水的清澈,虽没有一字一句写水,可是读者却能从潭中鱼儿看出水清如镜,产生水尤清冽的真实感觉,收到了从正面描写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如果从侧面描写的性质来分,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烘云托月月更明,也叫做水涨船高;反衬,即从反面衬托,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异或相反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以丑衬美美更美,也叫做水落石出

    如《明湖居听书》一文中,为了突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先写了黑妞说书,作者把黑妞的演唱写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好象已词尽意穷,无以复加,读到这儿,不禁使人生疑:作品的主人公不是白妞吗?把黑妞的演唱技艺写得如此绝妙,岂非喧宾夺主?作者借观众之口道出了个中用意,解答了读者疑问:他的调门都是白妞教的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原来写黑妞是为了衬托白妞啊!这就是用了正衬法。

    如《荆轲刺秦王》中,作者塑造了刺客荆轲这一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与此同时还塑造了另一个刺客秦武阳,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可是见到秦王,将献图时,竟然吓得色变振恐,而荆轲泰然自若顾笑武阳,并前为谢,巧妙地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在这里,秦武阳的徒有虚名、外强中干有力地衬托了荆轲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这就是用了反衬法。诗人王建《入若耶溪》诗中的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所以特别为人所称道,就是因为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反衬法,以动衬静更显静。

    在实际写作中,这几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往往是综合使用的,如《口技》中,为了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就成功地使用了多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当艺人摹仿发生大火的情景时,观众的反应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是以观众的反应衬托口技的高超,这是以人衬人,是正衬;当演出结束时,写舞台上的布置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里是以道具的简陋反衬口技的高超,这是以物衬人,是反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