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具象法则图解

 昵称30501711 2016-03-02

你的人生有目标吗?有。

你想达到你设定的目标吗?想!

具象法则就是目标达成法则,它告诉你怎样才能达成目标。


它是知行合一哲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它是一套完整的思维管理工具,它是用人的行为和结果折射人的思维效能,从而提升或改善达成目标能力的方法。它也是可以自助实现的训练体系。


下面,我用五张图来讲解具象法则的思想及其运用。


学习具象法则,首先要按照箭头的指向去理解具象法则基本构架的五张图(以下简称五图),图中的箭头顺序和方向与五图同样重要。


一、思维瓶颈图


第一张图主要是思维瓶颈的过程呈现,所以我们也称其为“思维瓶颈图”。这张图的箭头有两种,实线箭头和虚线箭头。我们开始学习的时候,训练的是以实线箭头为主线的行动链条的改善能力,而虚线箭头指向的是看不见的思维部分,是需要觉察、改善和提升的部分。



首先,当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对这件事情有一个结论或者判断。基于这个结论和判断,我们对这个事件就有反应。即针对这件事情,我们会有一些行动,哪怕什么都没做,也是一个行动。我们往往会认为,这个行动是基于自身对这个事件的结论而产生的。但是,我们没觉察到,在“事件”和“结论”之间发生了什么?


在事件发生了以后和我们瞬间产生的这个“结论”之间,思维做了一个动作——思维对事件进行了一番加工。这个加工运转速度非常快,快到你觉察不到它的存在。我们以为是自己的正常反应,其实是对自己的思维活动没有觉察。因此,在具象法则里把这个“加工”称为:自我加工机制。为什么说是“自我加工机制”呢?因为每一个人关于“事件”的加工逻辑不同,就个体而言,其运作过程是完全不同的。


那么,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我们对一个事情反应出来的行动,到底是这个独立事件让我们产生了“行动”呢?还是自我加工机制工作后产生的呢?毫无疑问,对这个事件产生的行动是基于个体的自我加工的。既然如此,同时又带来了一个相关联的问题,就是自我加工以后的这个事件还是不是原来那个事件呢?如果我们把“自我加工”比喻成一个透镜,原来的这个事件就像我们图一里显示的,本来是个方的,经过不同的人对这个事件的加工,它有可能发生扭曲,变形了;也有可能被赋予了其他的色彩,这就是没有觉察的思维加工的部分。我以为自己对于事物的行为反应,是对事物本身的反应,而事实上,这个反应是经过自我加工机制加工之后产生的。


展开看,就是自我加工机制当中“有”的内容,会支配我们对这个事件产生对应的行动,而我们的行动,原本就和固有思维相匹配,所以,又进一步印证我们的自我加工机制是正确的。于是,我们发现在“自我加工机制”和“行为”之间,产生了一个近乎于无法打破的死循环。只是,在没有把它视觉呈现出来之前,自己不容易看清楚而已。


有些例外是偶然的随机行为,或者有意与无意间的探索,触发我们改变、增加了原有的一些认知,例如看书或者是一些生活中的新体验。就思维的常规运作过程而言,自我加工机制形成以后,就会形成思维定式,造成思维的瓶颈。这也是很多人在二次创业时会出现瓶颈,无力感非常强的原因。创业过程中,要做的事情有很多都是未知的,没有积累起更多的经验,新的加工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不支撑自我加工机制去限制行为,所谓摸着石头过河,无所顾忌,就很有创造力和行动的力量。而思维定式一旦形成,不受控制的运作使自己难于突破,则会产生无力感。


在这样的类死循环中,去谈创造也好,去谈创新也好,都是非常困难的。换而言之,我们希望突破思维定式,去创造奇迹,但是思维加工机制里没有,是做不到也想不出来的。人在决策的时候需要在既有信息里找依据,没有办法依据思维加工机制以外的信息做决策,这就是思维的障碍。人创新的能力深受自身的思维定式对行为限制的掣肘。


另外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情况是,人是有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经验自我和我们的经验一一对应,经验和时间是同步的,这时的自我就是经验自我。经历了经验自我,我们就形成了一个记忆自我。记忆自我就是把我们经验过的事件,在头脑中存储起来,补充到我们的自我加工机制里。可是,我们的记忆自我,有修改、删减,甚至于颠倒、重新组合等等加工功能。这个功能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主观意志让它来这么做,你并不察觉和掌控它可能会怎样做。

 

例如,我们一起去旅游。由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记忆敏感点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比较完整的记下了游历的过程;有的人可能会把时间顺序给记乱了;也有人可能把他在这期间触发的某个美好想象的情节,误以为发生过而形成记忆,经过一段时间,再回忆那次旅游的时候,他的记忆中,经历过的这次旅行可能就增加了部分想象的场景。


在我们的记忆自我中,可能有一些不真实的信息。但是我们决策、判断的时候,是依据自己的记忆自我,而非经验自我。这就使关于图一中的“结论、判断”或者是决策可能不客观、不准确,而“加工机制”完全的“自我”特性也使其有可能远离客观、中正。


自我加工机制具有诸多不确定性的可能的特质,同时还限制思维的扩展,成为决策的瓶颈。我们如何去突破它呢?


二、突破思维瓶颈图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思维瓶颈的限制可以改善和突破。方法就是第二张图:突破思维的瓶颈。


如前述图一,当“结论”产生后,固有的思维惯性会让人对这个事件产生反应:行动(我什么都不做也是一个行动)。打破这个接近死循环的固化模式,就用第二张图练习放慢从“思维→行为”的速度。“结论”来了,先什么都不做,不去行动,把关于这个事件和这个结论的素材列出来,看看他们之间的关系。



放慢思维的速度,就是增加一个思维的环节,列出我们关于结论的素材。素材,一定是事实。即关于这件事情产生该结论的依据、证据到底是什么呢?一定不能是一个概念性的、空洞的词汇或者定义。例如,对一个人,我觉得他很肤浅,往往是一种感觉。这个判断怎么来的呢?仅仅有感觉,这个“结论”就不能成立。一定要找到具体的明确的事实依据才能作为素材。如果我说他不会背《论语》,这是一个事实;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事实呢?相关的事实一一列出来以后,就可以做这个“素材”方框下面的工作:思考。区分一下这个结论和素材是不是必然关系?符合逻辑吗?一个人不会背《论语》,就一定很肤浅吗?他有和结论相反的事实吗?有相反的第三方案例吗?


当我们的思维有意识地做这个区分的时候,会发现原来列出来的素材(事实)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往往不能完全成立。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在某些领域有建树的人士,他们往往非常自信,思维很缜密,对自我的认知也非常坚定。对他们而言,即使是做了这样的区分,也可能还会坚定的认为:我这个结论是成立的。那就再去求证一下。求证即询问他人,不是询问“对错”,只是去证实一下同样的事件,对方会怎样认为?间接的印证一下自己的观点是否是共识。


这个人很肤浅,因为他不会背《论语》;或者他没读过《传习录》,或者是他没读过《心经》等等……那么是不是这些证据,就一定能说明某人就是肤浅的人呢? 我们可以求证一下身边其他的人,这个被求证的人和自己事件的关联性越小越好,你可以去随意地问。在线下,课堂、沙龙或者活动现场,我们会随机请一个人来举一个真实的例子,然后让在场的其他人,就他这个例子去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你会发现答案五花八门。正如现在的微博,它就充分体现了思维多元化,多样化的特质。你在微博上抛出了一个自己遇人不淑的事件,可能你抛这个东西的本意是想说“这件事情,自己很善良,却被骗,希望得到同情、理解。”你再看下面留言,有人就是抢个沙发,什么也没说,有人说你对,还有人说你不对;有人说你很傻,有人说你活该!还有人说社会很黑暗;甚至有人会说和这事件没有任何关联的东西,发个广告……各种各样的想法,说什么的都有


原来的认知,这个结论和素材的关系并非公共常识或者环境共识。经由这两类动作,原来特别坚定的结论和结论指向的那个趋于固化的行动方向,就开始可以动摇。之前,坚定地认为自己的结论或者判断是正确的,你是不容易接受其他行为选择的。梳理了素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之后,就有机会修改结论,改善行为,即使没有做到一步就修改这个结论,至少也会引发自己的思考,允许与这个结论不一致的行为——即不是唯一性的一些其他的行为发生,或者至少可以接受尝试一下。例如前述的例子,我觉得这个人很肤浅,就不愿意再和他有过多的交往,甚至影响进一步深度的了解,更不可能发展成为朋友。而经过了区分和求证,你就可以尝试更多的选择,是不是先接触一下?也许有机会接触了,你发现,原来这个人并非我想象的那样,可能他还有很多特别闪光的、特别有深度、特别有内涵的部分,只是在接触的第一时间没有看到。这样的转变,使得原有的思维瓶颈有机会去突破或者拓宽。


前述图一的思维加工机制,用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尝试练习,使原有的加工机制不那么坚定,瓶颈就容易突破了。这样,在选择决策,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你能允许的可能性会更多。否则,尤其是那些在某方面有建树的人,反而会因为自己的笃定自信,丧失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


经过这样的练习,生活中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多。同时,它也给人们带来一个新问题,就是面对众多、纷繁的可能性如何选择与取舍。


三、选择方向图


选择,首先是智慧,其次才是技术和方法。锻炼我们选择的智慧的方法,就是第三张图:选择方向图。


第三张图的这个“结论”下面,左边有一个“行为”和“结果未知”的链条,我们先来看这个部分。



当你的思维能允许更多的可能性发生的时候,行为的选择性就会呈现多样性。


没有经过思维训练的人的思维特质比较容易发散,不聚焦。如果一个人没有目标和规划,逻辑性不够强……这些思维特质更加增加了选择的多样性,会造成很多的消耗。例如,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场景:身边的人向你陈述一件事情,这件事描述得非常详尽,但是关于陈述这件事的目的始终没有讲。有情节没目标的陈述有时是出于当事人的含蓄,更多的是根本无意识。那么,关于这件事情,每一个人的判断、结论都不太相同,其回馈也是多元化的。我们用具象法则梳理的时候,会发现对于同一事件,不同的目标指向的行为和结果差别会很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我们现在健在的中国人往上倒三代,基本上都没有学习过:怎样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操控文化不鼓励独立思考,鼓励“听话”,“按我说的办”。操控文化必然弱化和扼杀主体意识。因此,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逻辑构建得并不好。所以,面对同一件事,每一个人就会根据自己的感觉,自己的判断,受各自的自我加工机制驱使,产生各种不同的发问的方向。这些问题看似和事件有关,本质是满足自己对事件的解读或好奇,和当事人想要的不一定有关系,甚至当事人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这样的表述问题频繁发生,故事惟妙惟肖,但是,到底想要什么呢?没有。你只是听了一个故事。而听众由于也没有经过思维训练,没有关于梳理事件的底层思维,即思维常识,就会基于这个“故事”中的情节,以自己的标准,给当事人各种各样的建议。对于当事人而言,只是听了各种各样的一些声音、建议。但是,原来的困惑还在,甚至更多了。那么,听众的各种建议对当事人改变现状的意义就大打折扣,甚至负面。


例如沙龙活动的典型案例,当事人陈述:我对我的一个部下(或者合作伙伴)是如何如何的好,我觉得这个部下对于我的企业是很重要的,我们之间还有过一段特殊的友谊,还有一个很深的渊源……但是我们现在在一起工作的感觉非常不好,有很多分歧,搞得彼此都很难受,我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等等等等。


现场参加沙龙活动的人会就他这个故事,提出很多问题,给他很多建议。几乎很少有人问当事人提出这个案例的目的是什么。即使偶然遇到有人问到案例的目的性这个问题,当事人通常会表现得很茫然,或者现场思考讲述案例的目的。甚至有人会奇怪对方怎么会这样问自己,似乎自己对一件事、一个人有目的、有企图是很不光明磊落的。殊不知自己陈述事件的困惑本身就是企图没达成的表现,只是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而已。


同样的一个事件,如果目标不同,建议的方向、解决方案都是完全不同的。就前述案例,有一种可能是我想怎样能够和他把关系搞得更好;还有一种是我想怎么能让他离开;甚至于我可以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把这个关系处好,还能像朋友那样友好地离开;或者是我怎么能成本最小地让他离开;还有一种就是因为他还掌握公司的某些重要资源,怎样让他离开,资源还不受影响,等等。它的方向性是有N多种选择的,但是我们没有这种表述意识和对事情的思维逻辑,就会造成第三方给当事人各种各样的分析、判断之后,让当事人的事情更加迷乱,因为他自己也不清楚他到底想要什么?如果是这样,即使思维瓶颈能突破,也会使当事人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选择而无措。这对当事人的实际生活、工作没有明显的积极效果,有可能消耗更大。


这就需要我们看“选择方向”图中“结论”下面右侧的这个构图。


当我们对某件事有一个结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清楚这件事和我的关系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还是刚才的那个案例,当事人陈述了一个庞杂的事件,最后仅仅是:“到现在,我很困惑,很痛苦。”


如果当事人自己思路清晰,要说清楚“我想要什么”?现实是,我往往没有目标,就是处在一种纠结和消耗的状态中无所适从,是为诉说而诉说。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有目标,因为被自己的“情操”绑架或者自身的不够中正而不能坦然面对。


使用具象法则去解决问题,首先需要清楚“想要什么”?并坦然明确。因为你要的不同,解决方案、行动方向和处理方式都是不同的。


面对问题,当事人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不强就会导致人处于一种消耗的状态,而非积极的解决问题的状态。具象法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清晰目标,“有目标”和“没目标”其行为模式是不同的,行为的指向性和效果也不同。


这就是前述图三结论右下方的行动,需要指向目标的部分,也是我们后面重点练习的内容。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时刻清晰目标是很重要的。具象法则是自我修炼的工具,修炼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大千世界,如何体验的过来呢?目标,带给我们方向,是帮助我们选择取舍的标尺。


四、具象构架图


我们前面的几幅图是讲思维的瓶颈和怎样突破思维瓶颈。突破思维瓶颈后用目标取舍获得更大的价值就是第四张图,具像法则的主体构架。


这张“主体/人、目标、行为、效果”图,是具象法则的主体构架图,简称“具象构架”。大家如果想尝试用具像法则去提升自身做事的效能,尝试应用具象法则,就必须将这幅图牢记于心。



这个图首先强调定位和角色主体,即:人。这个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是我们强调的以身份定位为主体的角色。尤其是我们中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这个角色或者身份定位的概念是不清晰的,造成的后果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基于身份定位的行为边界非常模糊,客观中立的程度就会大打折扣。在具象法则里,强调的是:做任何事情,你首先要看主体,看看你自己的身份定位。因为身份定位清晰,目标就相对明确,轮廓也就相应的会明晰,即使边界还不是那么泾渭分明,但是它已经相对清晰了。例如,我说我是一个妻子,那一定对应着丈夫。如果没有这个对应的实体,妻子这个身份肯定是不成立的。哪怕说这个“妻子”是一个臆想的,她也一定对应着一个臆想中的那个人,否则这个身份的定位就无法成立。


现实生活中,几乎在任何一个时空,你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身份定位。有定位就可以有对应的“目标”。做任何事情,先想一下,在这个事件中我是谁?我要的这个目标属于我吗?属于谁?我要去达成的到底是什么?这些清晰了再决定怎样去行动。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有这个意识,就去行动了,因为关系不匹配,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消耗。


按照这个思维轨迹去练习,还要强调一下图中的四个气球,左上面那个气球,对应的是主体。当主体明确,要去行动时,一定强调的是自力可及。因为“人”才是具象的主体,这个主体如果不能对要做的事情自力可及,就会被动。这个自力可及更多的是面对目标达成的主动态度。同时,这个主体也是目标的主人,如果你这个主体对目标是否有支配权都不确定,目标也会飘忽不定。


目标,一定要可量化,然后可描述,视觉感越强越好。有很多人对目标总是喜欢用那种特别空洞的、概念化的词语去描述或定义,就不容易达成。例如,我想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如果你能够把我以为的“成功人士”具象化的更具体更详尽的展开,如财富数值啊,家庭状况啊,在多少岁之前获得什么成就啊……有了这些明确的数据或者象数,就容易达成;相反,把它放在一个很空的概念里的时候就不容易达成。


回到具象构架图,主体下面是:行动。基于自己的身份定位和目标需求去行动、做事,是:“主体/人”下面的“行动”,到“目标达成”这一纵列。这一部分是具象主体构架的核心支撑部分,平时主要练习的就是这部分内容。这部分小气球指向的内容提示只接受“事实、做和做到”的。一个具象练习,关于这个事件的记录,只接受:你做了什么?现在的事实是什么?新的事实是什么?你还做、做到了什么?它只要事实,做和做到的内容。


我们常常提及的思想创意等,属于思想类的东西,如果没有转化为行动,他在这个架构里面是没有位置的,充其量只能以一个事实的形式被记录下来: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我有一个什么样的想法。这是一个事实被记录下来了,但是它没有转化成行动之前,除了这以外,在具象里面没有任何价值,也没有其他位置。还有就是分析、推测、判断等等,在这里边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事实被记录了,但是没有经过证实的东西只能仅仅是猜测,也是没价值的。


没使用具象思维时我们也是为了一个目标去做事,但是,往往是一鼓作气,一直做下去了,在意识上没有去关注行为的效果到底如何?效果意识不强可能会导致结果呈现了,才发现跑偏了。


具象法则需要每做一个动作都是为了目标的达成。行动时一定要看这个动作的效果到底是什么?对这个行动的效果有了一个认定以后,还要用这个“效果”比对当初这个身份主体对应的那个目标;问一问,这个效果是目标需要的吗?是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所需要的吗?如果不是,这个行动就是一个无效的行动,无法支撑目标达成,需要立即做调整。举例说明,在企业中,领导是基于对部下的重视和爱护,在对部下不够满意时去批评他(没有经过思维训练的人的批评更多的不是基于事件本身,而是由事件“总结”、“升华”后的思维加工)。我们的初衷是希望他能够更进步,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我们把这个事情放进具象构架里去看一下:基于这样的主体和目标,看看“批评”这个效果如何?这个效果和领导想要的目标是不是一致呢?包括我们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也经常是这样的。显然,事与愿违。员工听了这些批评、指责(生活中常见的批评,不是就一个事实去陈述,这件事情有什么做到或者没做到。而是说:这件事情你怎么做的这么拖泥带水啊?你怎么这么不动脑子啊?你为什么不这样啊?小张和你同时到公司来的,人家现在的成绩……你怎么还是没进步!唉,什么事儿都得用我操心!等等这一类结论或者有打击性的语言。)不开心,有抵触,能量场是下降的,改善的意愿大大降低,其效果是与目标的初衷相背离的。 


如果我们的思维,做了对行动进行效果评估和比对目标的动作;你会发现有很多的行为是我以为在为目标做,但客观事实是:它的效果和目标不匹配,已经偏离了,甚至于走向反方向。那么这样的行为,在具象法则里是不需要的或者说是需要被改善、删除的。


经过比对,如果这个行动是阻碍目标达成的,就要去调整;如果这个行动是积极的、支持目标达成的,可以继续深入。那就是“行动”下面的继续“行动”,然后不要忘记,继续比对效果,新效果一定要回到“目标”那里去比,而不是对比上一个行动的效果。这样的思维循环使思维、行为连贯起来,形成闭环,直到目标达成。


这里强调的是所有行动的效果都要和目标去比对,是以终为始的。以终为始意味着设定目标那一刻,这个目标已经必然达成。在思想上,这个目标是必然要达成的,剩下的就是时间和行动的积累。所以,所有的事实、行动都是要比对目标,而不是过程中的节点。那些“只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的说法很时尚,但是不够聚焦。如果目标设定了,只是跟着你的感觉走,只关注过程中的感受,你自己去哪了呢?最后得到的可能也不是原来的那个结果,那就不是以终为始。这里强调“目标”的重要性绝非简单意义上的功利主义。目标为选择、取舍做标尺的作用失去了,设定目标就没有意义了。深层的意义是如果目标对执行的精神约束没有了,过程中的自我欺骗和放纵的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使用具象法则这个思维构架指导做事的过程中,强调的是整体的构架和思维路径的循环。



主体构架的另一个核心支撑部分是右边的“效果”部分。指向“效果”的这个小气球的内容是具象法则里对效果的分析和判断非常重要的练习提示。它只采信事实或者叫证据,公共常识和逻辑。这是什么意思呢?当我为目标做了一个行动的时候,去看看这个行动的效果,不要进入到“我以为”的思维模式(图一),自己觉得很好,自己觉得这个行为很有效。就前述批评下属或者是亲子关系为例,“我是为你好,我才这样说你”。你以为是有效的,事实如何呢?你必须得有事实的证据,符合公共常识,或者符合逻辑。批评下属或者孩子的行为,其事实的效果是:不开心,甚至有抵触。那么,我们就要调整行为,去思考,我做些什么能让他愿意为目标行动。


现在是一个禁忌崩溃的时代,所以能够被列入公共常识的内容越来越少,公共常识就是不需要特殊说明,就能够被共同认识和接受的。那么,我们在一个组织里面需要有共识、遵守的行为,是要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且使其被传达给每一个人,才能形成一个小范围的环境共识,否则会造成混乱和消耗的。例如60后70后,经常会有这样的认识:你来工作,你就应该知道“该怎样工作”,这个“该怎样工作”对于80后尤其是90后,再以后的00后是不一定成立的,因为不同时代的人关于工作的认知不同,自我加工机制也不同。并非彼此不想认同和尊重,是真不知道。认清这个事实,“代沟”就不是不可逾越的,而是社会人共同需要学习、改变和修炼的。


不同时代,不同成长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关于自我和对世界的认知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所以你一定要依据事实、证据、公共常识和逻辑来判断效果,而不能陷入到“我以为”,“我是这样想的,他人也会这样想”;“我觉得应该,他人也觉得是应该的”,这些思维逻辑在具象法则里面是不被采信的。关于效果的判断,是需要非常骨感的事实证据,而不是依靠自己的感觉去认定,指导做事。


关于效果,要注意的就是,批评、指责、争论、辩解等等,这些都不产生正能量,不指向目标的达成。基于具象法则这个构架,我们能看得比较清晰,什么行为对于目标达成具有有效性。


学习具象法则的人,练习的第一个功课就是逐渐地把批评、指责、争论、辩解,这一类的行为,在自己的行为模式当中删除。因为它的效果不指向目标达成。不仅仅是在组织当中,在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在你日常所有生活当中,这个行为准则都适用。


学习使用这个主体的构架时,你把身边发生任何一件事情,按照图四所示的顺序,去规划或者去复盘,也就是:我是谁?目标是什么?我做了什么?效果如何?和目标支撑不支撑?经过比对,然后我再怎么做,我再去看效果?再去看目标,看看满足达成的要件、要素还缺什么。很多事情是有延续性的,那就持续记录,持续比对。记录前述讲到的具象构架的主体内容部分,记录与事件有关的事实、做和做到的内容。它起到的作用,是让当事人看到自己或者组织的客观事实,是否支撑想要达成的目标。思想和行为的匹配度是不是一致的?如果是不一致的,你是选择用更有效的行动去支撑目标呢?还是要去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调整一下自己关于目标的想法呢?


我们都知道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行为和行为导致的事实是不是支撑要达成的目标?用这个图去练习梳理事情,就是看事实的支撑度够不够?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想的是这样,做的是自以为“我想要的”,但是结果和“我想要的”是大相径庭,或者是偏差了很远的。生活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本来是去劝架的,劝着劝着自己也卷入其中,把好心的劝架演变成混战。或者本来是想要提拔重用某个下属,为了让他更努力的工作,找人来谈话,因为谈话的内容否定的多,肯定的少,反而使人误以为被嫌弃或者是你对他不满意,谈话后下属就辞职了。这些案例,如果我们有机会把事实梳理清楚,都会发现:是行为和目标指向的匹配度不够,它不能支撑自己想要达成目标的方向,那么就需要调整行为。 


对于开始学习思维管理的人而言,用这个构架去练习,就可以使自己的工作、生活发生很大、很积极的转变。


人都是以自己的视角看世界,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的。我们各自的加工机制又看不见,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和执行方式可能偏差很大。如果能建立一个可以共振的思维模式,它产生的这种能量会是叠加倍增;如果大家保持各自的思维加工机制,没有形成思维的共振,即使个体智商很高,能力很强也会彼此消耗,而且彼此陷在消耗中,找不到原因。


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人,本能的就是这样想问题和生活的,其自身的思维模式和具象思维是很吻合的。这样的人往往都很成功。他们学习具象法则更多的是了解和理解个体思维加工机制的不同,降低自身用于沟通和人力资源培养上的消耗。用具象的方式呈现自身的高效思想,然后和身边的人用具象的方式去磨合,复制,形成团队语言和团队思维的共振,将大幅度提升自身的思维效能和组织的执行效能。


五、复合应用图


很多做事严谨,目标感很强的人会有:“我做事的这种方式方法已经非常好了”的想法,那么它同时会带来的挑战就是前述图一。你的思维瓶颈就是:你最擅长的也是障碍你的东西。相对于那些做事严谨、人生成功的人士而言,练习时就比初学者要更深一步,就是练习最后一张图:复合应用图。


最后一张图左边的还是我们刚才学习的具象的核心部分,但是他多了一个突破思维瓶颈的闭环的思维工作,适宜做事经验丰富的人深度觉察地练习。经验越丰富记忆自我就越难以控制,面对多变的世界,自我设限的可能就更大。复合应用图提供了一个把自己和自己的事实放在眼前,使自己有机会跳出自己的思想和环境看自己的可能。也是一个在生活的道场中觉察、修炼的工具吧。



这个图是在看效果评估的时候,直接指向效果的“判断和结论”,然后到那个突破思维瓶颈的环节做个循环,回来重新再来看这个效果和目标的关系,自己认定的这个效果和判断是否支撑?是否有更多行为的可能性?若有,达成目标的时候,行为路径会更短。


具象法则是一个自我修炼的工具,不断地训练到最后就是训练最后这张图,如果你做任何事情,你都是先从主体想,再想目标,去行动,看效果,然后关于效果,去突破你自己的原有的思维瓶颈;之后再去行动,再去达成,行为的效率会非常的高。

 

对于刚使用具象法则的人而言,大家看图用构架指导做事,可能会觉得这样思考问题太累了,是因为刚开始接触这个训练,其过程就比你原来的惯性思维显得慢很多,速度不是问题,思维习惯被改变后的不适感放大了速度感觉。但是假以时日,会比原有的思维模式快,且有效性也会大幅度提升。


这个训练有一个规律性的时间节点,这个时间节点是你刚学完,即完整学习以后,你就开始启用这个方式,你会发现你思考问题与之前比是有进步的,普遍的是能更关注目标了;消耗减少了或者对事物本质有所觉察了;对情绪的管理或者觉察能力也在提升。做事的时候,那些不喜欢反复思考的行动派会发现自己会思考目标、效果,再做。而那些做事反复思考也不行动的人呢,因为具象法则的主体构架强调的是:反复思考是没有价值、没有位置的,这会敦促他们更快的去行动。这些相对明显的变化也会因人而异。然后就是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和一年,这几个关键性的时间节点都能够和之前有明显的可比性的变化,而这个转变的效果是可以去考量的,有明确的时间节点和标志性的事件来证明。


—————————————————————————————

“具象法则爱好者学习群 ”现已开群,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助理微信:yuzhe_dd,注明:具象法则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