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易解】1.10“温良恭俭让”

 大道至简64382 2016-03-03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孔老夫子一到某个国家,就能听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是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逊来取得的。他老人家获得这些东西的方法,应该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同吧?” 


【注释】

(1)陈亢(kàng),字子禽。杨伯峻认为,从《子张篇》所载的事来看,其恐非孔子弟子。子贡,孔子弟子,即端木赐,字子贡。

(2)《皇疏》:“敦美润泽谓之温,行不犯物谓之良,和从不逆谓之恭,去奢从约谓之俭,推人后己谓之让。”又引顾欢云:“孔子入人境,观其民之五德,则知其君所行之政也。”

(3)《朱注》:“言夫子未尝求之,但其德容如是,故时君敬信,自以其政就而问之耳,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也。”又引张敬夫曰:“夫子至是邦必闻其政,而未有能委国而授之以政者,盖见圣人之仪刑而乐告之者,秉彝好德之良心也,而私欲害之,是以终不能用耳。”


【解读】

一、儒家当然是主张入世的,但其入世或出仕,又是有一定底线的,这在孔子和孟子的出仕经历中都有生动的体现。一言以蔽之,就是他们都主张尊德行、行善政,所以孔孟在统治者面前绝不卑躬屈膝,话不投机则宁愿离开,夫子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见15.40)。本章子禽和子贡争论夫子“至于是邦,必闻其政”到底是“求之”还是“与之”的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正是这个问题。夫子以“温良恭俭让”五德观察民风,其政一见可知,还用别人告诉他吗?故必不用其“求之”也;夫子本人即具此五德,其国君必然亲近之,喜欢与其商量政事,故朱子又以“问之”赞之,这样反而是国君“求之”矣!但孔子的政治理想又是那么高远,各国的国君因其“私欲”绝不想实行之,故张敬夫谓其“终不能用”,不亦悲夫!然夫子一生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见14.38),则又何其壮哉!《周易》首乾,乾卦讲“上出”和“自强不息”,和《归藏》首坤不同,当然有很强的入世倾向,但值得注意的是,《周易》又有遁卦和艮卦,又讲“时止则止,时行则行”,还讲“致命遂志”(困卦《象传》),这应该和夫子的出仕哲学都是一致的。既坚持道德理想主义,又抱用世、救世之悲悯情怀,儒者之两难恰恰就在这里。


二、所谓“温良恭俭让”者,已作为中国文化之成语而存在,实皆儒者内圣之功夫也。《孔子家语?问玉篇》提到子贡问孔子“君子贵玉而贱珉”事,孔子答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并指出玉有仁、智、义、礼、信诸德,又引《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的这些美德,正可和此处之五德对照体会。我们知道,《周易?象传》 对“君子”有很多论述,其中有不少直接论及德性修养,亦可与此互参,如坤卦讲“君子以厚德载物”,小畜卦讲“君子以懿文德”,否卦讲“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蛊卦讲“君子以振民育德”,坎卦讲“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咸卦讲“君子以虚受人”,晋卦讲“君子以自昭明德”,渐卦讲“君子以居贤德善俗”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