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宽中承气汤加味治肠梗阻

 学中医书馆 2016-03-03
【病例】某男,35岁。患者因急性阑尾炎在某医院手术治疗,术后一般情况良好,二便尚通,但大便较为不畅,术后8天出院。出院后旬日,逐渐出现腹部胀满,并伴阵发性疼痛,又去该医院检查,初步诊断为“肠粘连”,翌晨腹胀腹痛进行性加剧,并出现呕吐,遂就治于中医。诊查:患者腹部胀满自觉有气体功冲,以左少腹明显。阵阵腹痛,饮食不得下,恶心呕吐,腹鸣,四天不更衣,小腹拒按,有进行性加剧趋势,苔黄垢,脉弦数。此气血瘀滞,腑气不通,里实已成。
西医诊断:肠梗阻(低位性肠梗阻);
中医诊断:肠结症(里实型)。
【治则】以通里攻下,方拟宽中承气汤加味:
【处方】生大黄15g (后下)、元明粉15g (分冲)、川朴15g 、枳壳15g 、生莱菔子30g 、桃仁10g 、木香10g 、赤芍15g。

    服上药第一汁后约一刻钟许,曾呕吐一次呕吐物多为中药及食物。2小时后再服第二汁,药后约2小时后肠鸣,腹痛阵作。同时将原方药另煎一剂,得汤剂200毫升左右,对患者作保留灌肠,半小时后,随即排出粪便甚多。便后腹满及腹痛均有所减轻,入夜又排一次溏薄便。第二天患者自觉仍有隐痛,泛恶时作,此通利之下,腑气见通,梗阻有所缓解,续进原方加制香附15g,仍处方二剂,一剂煎汤内服,另一剂煎汤再作保留灌肠。
    服上药半小时后排出少量溏薄粪便及大量臭秽气体。腹痛、腹胀、恶心均随之基本消失,自觉有饥饿感,续进健脾和胃理气以善其后:
【处方】党参15g 、白术10g 、炙甘草3g、姜半夏10g 、青陈皮各3g 、川朴10g 、枳壳10g 、莱菔子15g 、蒲公英15g 、炒谷麦芽各15g

    服药5剂,胃纳见香,精神渐见轩昂,二便通畅,脘腹柔软、平坦。3月后随访已恢复工作。
【方解】宽中承气汤系张老在临床上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经验方,由生大黄10——30g(后下)、元明粉10——20g (分冲)、川朴15g 、枳壳15g 、生莱菔子30g 、桃仁10g 、木香10g 、赤芍15g组成。本方由大承气汤为主,加上化瘀、理气止痛的莱菔子、桃仁、木香、赤芍,以增强其泻热通便的作用。本方在使用时,可以同时内服与外用:内服为第一汁服后,隔2小时再服第二汁;外用为另煎一剂,得药汁200毫升,由肛门作保留灌肠,病人取右侧卧位,每日1次或2次。
【说明】 虽然各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肠结症,其临床表现各不一致,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大便秘结,腑气不通。这可以概括为痛、胀、呕、闭四个字。由于该症的病机主要是气血瘀结,六腑痞塞,肠道梗阻,不通则痛。因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今用通里攻下之宽中承气功汤,腑气一通,梗阻缓解,则霍然见功。
    本方适用于低位性肠梗阻,其发病在24小时以内,体质尚健者为宜。倘属肠梗阻晚期或绞窄性肠梗阻及其引起之肠坏死、腹膜炎等,则需另行辨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