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解脱非解脱是名解脱,佛教指摆脱烦恼业障的系缚而复归自在。在现实生活中,该词可泛指摆脱苦恼、困境等。从脱离生死轮回的意义来说,“解脱”与“涅槃”的意义是相似的。佛教中关于解脱的说法很多。举凡一切摆脱束缚、负担、烦恼、痛苦者,均谓之解脱。今用解脱一词,基本上是沿袭与引申了佛教上的意义。
现代高科技术让生活更加的便捷简单,甚至人们利用机械化代替劳作,渐渐的从劳动中解脱出来,对于身体而言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脱,但我们的心灵一样有着无明的困惑,何去何从像一杯水的重量自己拿得时间越久,就会感觉越来越沉重。同样的道理,人在面对各种精神压力时假如不懂得放下,时间长了就会被压垮。修炼的人在修行中假如不能放下各种执着心和欲望,也永远无法修炼到自由安闲的高深境界。在你收听内容时最好边看文字边跟语音同步一起,有些是古文字需要观看文字才能深入理解。这样能更深入听懂内容,下面我们开始原文精彩内容!
彼缚我于身,此自缚于心。彼缚只一二种,此则有八万四千种之多。彼缚解之以手,此缚解之以慧。彼解在求人,此解在求己。彼缚必解而后脱,此则不解自脱。然并非不解,以慧眼人照见根本已空,原来无缚,云何有解。只对钝根人,不能不说许多名相耳。求解脱者,名似囚人不得自由而求脱,此则不然,以本来无缚故。 但众生不明所以,今之忙忙名利者,不被名缚,即被利缚,或名利双缚。彼正竭力营谋求其深入之不暇,岂肯放松求解。及至感受痛苦,始悟到苦空无常诸义。但在未感觉前,早已痛苦万状,因被希望心所惑,遂不觉苦,尚自以为达到希望,一切痛苦即此解除。不知人事不常,万难如愿。 如彩券头奖五十万,同时欲望者且百万人,结果得望者仅一人,而失望者不知若干万也。在未开彩前,其欲望熏灼不安,与开彩后失望恼怨之苦,同一不可名状。然则本来无缚是真,目前不安又非假,徒因不觉,冤枉自缚,解铃还仗系铃人,既从心上缚,还从心上解,欲从心上解,应先明因果与缘会之理。 以上内容为释解脱篇。若一篇没看明白可静心多看几篇,善书善学多多益善。每天品一篇古文,在身体良好的同时也不忘培养健康的精神。如果你想听到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打开微信搜索公众号,宗教哲学诸子百家,也可点内容里的左上角的蓝色字体,收听关注我们,你还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里直接回复关键字:语音两字,语文的语,声音的音。按上面的目录直接回复相应数字就可以免费听到宗教哲学诸子百家等新鲜内容了。最后你要是觉得不错你就分享给你的小伙伴,有你的支持我们才能提供更多的精彩内容。致此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