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摄影】走进大阳古镇

 东皮小屋 2016-03-04
             山西晋城泽州大阳古镇西汉初年曾为阳阿侯的封地,东汉仍为阳阿县城。西燕慕容永在大阳置建兴郡,阳阿为建兴郡治所。因此古称“阳阿”。三晋美食甲天下,馔面是当地的特色美食。初春的午后,我走进大阳古镇,无意中走进馔面的制作现场。
    相传“馔面”源于周朝,原本是宫廷美食,后流传到民间,成为百姓人家办喜事,用来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种主食。“馔面”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配料讲究;制作好的“馔面”色泽光亮透明,风味独特,口感光滑如玉,吃一口回味无穷。2012年,大阳馔面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手机摄影】走进大阳古镇--走进馔面的制作现场
     走在大阳老街深处,足迹所至尽是沧桑岁月的印痕,但这块不起眼的”崔氏馔面“的小广告牌吸引着我进”馔面“的制作现场。【手机摄影】走进大阳古镇--走进馔面的制作现场
      这幅广告牌详细介绍大阳馔面的制作过程。【手机摄影】走进大阳古镇--走进馔面的制作现场
       转过弯儿就弯进这个胡同,几个人在推磨,碾着已经和好的面。面粉选高筋粉最好。先将碱面、食盐和水按一定的比例勾兑,把面粉倒入水中,加入适量的豆面,用手将面打均匀,然后在这碾子上碾。有的制作方式是将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用一根长2.5米的钢管,有节奏的弹压,这样碾压出来的面更劲道,
【手机摄影】走进大阳古镇--走进馔面的制作现场
     
【手机摄影】走进大阳古镇--走进馔面的制作现场
      这样的劳作场景现如今很少见到了。
【手机摄影】走进大阳古镇--走进馔面的制作现场
      
【手机摄影】走进大阳古镇--走进馔面的制作现场

【手机摄影】走进大阳古镇--走进馔面的制作现场
       团被压成平整的一层,压好的面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块,再揉成面饼,上油,把上好油的面饼放在面盆里,一个挨一个贴着边,放好一层再放一层,密封好放着发酵。
【手机摄影】走进大阳古镇--走进馔面的制作现场
      走进这个农家小院,这是制作馔面的手工作坊。【手机摄影】走进大阳古镇--走进馔面的制作现场
        每一把面的重量是一样的。
【手机摄影】走进大阳古镇--走进馔面的制作现场
       压好的面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块,再揉成面饼,上油,上好油的面饼在阳光的照射下成金黄色,把上好油的面饼放在面盆里,一个挨一个贴着边,放好一层再放一层,最后黄灿灿的面饼在面盆里摆出了花瓣一样的形状,密封好放着发酵。【手机摄影】走进大阳古镇--走进馔面的制作现场
        馔面制作好啦,老板骑着电动车把面送到镇上的饭店,也有办红白喜事的人家来到这个小院取面。【手机摄影】走进大阳古镇--走进馔面的制作现场
       手工和面的场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