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千万不能随便拔罐!

 万宝全书 2016-03-04

拔罐是中医养生的物理疗法之一,也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家用养生法。

安全、无副作用并能调节内分泌,增强体质!

随着现今社会的发展,很多人都会选择自己在家进行拔罐养生,拔上两罐,瞬间觉得整个人都精神了。

虽说这拔罐疗法可以缓解病痛,却依旧不是人人都适用的。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我们可决不能忽略!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

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样一句话:“扎针拔罐,病好一半。”拔火罐是我国中医传统养生方法之一。

功效及作用

拔罐法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

适宜人群

适用于亚健康状态、机体功能失调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慢性躯体及内脏疾病的各类人群。

如风湿痹痛等关节炎、各种神经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如腹痛、腰背痛、痛经、头痛等均可应用。

还可用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胃脘痛、眩晕等脏腑功能紊乱方面的病证。

此外,如丹毒、红丝疔、毒蛇咬伤、疮疡初起未溃等外科疾病亦可用拔罐法。

禁忌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白血病者不宜拔罐。

2、全身高度浮肿者不宜拔罐。

3、皮肤高度过敏、受术部位皮肤破损、溃烂,或外伤骨折部位静脉曲张处,或癌肿恶瘤部位、皮肤丧失弹性者不宜拔罐。

4、五官部位、肛门及心尖搏动处不宜拔罐。大血管附近、浅显动脉分布处和瘢痕部位不宜拔罐。

5、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

6、高热抽搐者不宜拔罐。

注意事项

1、拔罐部位或穴位,一般应选择肌肉丰满、皮下组织充实及毛发较少的部位为宜。

吸附力过大或时间过久,有时可使拔罐部位的皮肤起泡。

2、初次应用拔罐及体弱、紧张、年老、儿童等易发生意外反应的人,宜选小罐且拔罐的个数要少,选卧位并随时注意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处理。

3、拔火罐时动作要做到稳、准、轻、快。

4、拔罐时不要移动身体改变体位,以免罐具脱落。

拔罐数目多时,罐具之间的距离不宜太近,以免罐具牵拉皮肤产生疼痛,或因罐具间互相挤压而脱落。

5、用火罐时应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

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泡无需处理,仅敷以消毒纱布,防止擦破即可。

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或用消毒纱布包敷,以防感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