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脂一失常,健康就遭殃!(三)

 我心飞扬695 2016-03-06



不良情绪与运动缺乏
高脂血症的“两大诱因”
精神状态与身体机制反应有很密切的关系。长期不运动会使身体对心脏工作量的需要减少,可导致心肌衰竭、心脏功能减退、血液循环变慢,从而为引发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埋下祸根。同样,长期精神紧张、争吵、激动、悲伤等不良情绪也能影响血脂代谢异常。
 
不运动
代谢慢、易肥胖、血脂高
脂肪是不能收缩的。成年人的脂肪组织包含300亿—400亿个脂肪球,数目终身不变。变胖是因为肌肉运动不够而萎缩,脂肪组织就会变大占领肌肉留下的空间,从而把肌肉、皮肤向外扩撑。
内脏型肥胖。中年男子因生活节奏变缓、缺少运动,妇女因雌激素分泌减少,特别容易在腹部堆积脂肪,腰围增加。内脏型肥胖患者易产生代谢性问题,如高密度脂蛋白偏低、甘油三酯偏高、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偏高等。
体质性肥胖。有些是由于遗传因素从小就胖,有些由于长期吃太多高热量食物营养过度,从而引起全身脂肪细胞增生肥大而造成肥胖。这类人常嗜糖成瘾,加上不爱运动,基础代谢低,血液循环差,热量消耗不掉转为脂肪囤积在全身。
支招:进行有氧运动,提升肌耐力
这种类型肥胖者做到运动“543”,即一周运动5天以上,每次40分钟,一周运动包含有氧运动、肌力锻炼和伸展运动3种方式,才能控制住体重,不易体重反弹。有氧运动增加心肺锻炼的比例,燃烧体内多余脂肪以外,还可以通过加强肌力训练,增强肌力和肌耐力,循序渐进消耗更多的热量。但是,此类人由于体重过重,运动时容易使膝盖、脚踝受伤,应避免弹跳等会增加膝、踝压力的动作。
 
不良情绪
导致功能失衡、血脂异常
焦虑、愤怒、沮丧、悲伤、痛苦、忧郁等情绪均属于不良情绪。如果不良情绪经常反复出现会导致大脑长期过度紧张,还会引发机体病变,如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血压持续升高等。
压力会削弱心血管反应能力。过度的压力会增加某种蛋白质的含量,这种蛋白质会引起炎症,增加血液中有危害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当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时,就会导致血脂增加、血栓增多,进而引发心脏病、中风。
长期紧张可降低胰岛素分泌。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发现,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可引起内脏脂肪炎症,分泌胰岛素功能降低,难以将血液中的糖分吸收到细胞中,血液容易凝固而出现血栓,导致高血糖和高脂血症。
支招:降脂有智慧,心病需心药治
高脂血症是可以防治的。据科学资料显示,人在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如果能以乐观冷静的心态处理,就能增加血液中对身体有益的“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能有效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因此,患者应在家人朋友的鼓励与支持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增强饮食自控意识。防治高脂血症最根本的是增强控制饮食的意志。严格按照医生的饮食指导,养成进餐良好习惯,经常自我监督定时定量的执行情况并随时矫正。
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凡事要想得开、放得下。遇到强烈刺激时,在发言之前保持安静3秒钟,既缓解了紧张情绪,又避免了冲突造成更大的身心伤害。
Tips
早晨别做剧烈运动

早晨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会引起小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严重时会引起心肌缺血。此外,早晨人体血黏度较高,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如果运动过于剧烈的话,容易促发冠心病等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半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