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擞脱羁绊

 冯焱平 2016-03-06

 

 

 


(上篇)擞脱羁绊:最简捷而又高效的健身妙法     lide 

现在若有朋友和同事问健身之法,我首推“擞脱羁绊”,因为这玩意儿太简单易学了,几乎可用文字表述清楚:
    双脚呈外八字,原地不停踏步,双手握拳,在面前不断划两个交叉的圈,两拳轨迹相差180度。就这么简单。
    反正智力正常的人,一律在三五分钟内就能掌握大概。(当然若干细节处,则需反复纠正了)。
    一看这么简单又怪模怪样的动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有屁用?这种心理非常之正常,因为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
    我学了这功法起码五六年了,学会之后几乎没想去练,因为太简单了,好像小溪能一眼望到底。只有在老师监督之下,练别的功法累了,就借此用用,以作轻松休息偷懒之法,反正你在动,老师也就不管了。于是在山东之时,经常会有一帮像我这样的人,围在老秦周围,一边轻松地原地踏步,一边听老秦讲奇闻轶事,呵呵,也算是乳山一景了。
    当然回到家里,我基本上是不练的,因为秦拳的功法太多,平时也一天打渔五天晒网的,这种擦边球的小功法自然排不上号了。
    直到几个月前,我独自一人在家看大片,奶奶的,干坐着看电影也累啊,于是想活动活动,于是就练起了擞脱羁绊,这功法的最大妙处就是可以一边练一边看电视,两不耽误,哈哈。
    练了40分钟后,感觉到后背夹背穴处酸起来,一种带舒服的微酸,然后就慢慢察觉后背两片肩胛骨在动起来,初练者一般感觉到的只是手在动,而现在倒过来了,感到是肩胛骨上下互错,带动手肩在划圆。我突然明白老秦最早时为什么把这个功法命名为“熊膀”了。这一点很重要,我会在下面的技击里详说,这里先点一下。从健身角度,你若得了“熊膀之力”,肩周炎是绝对不会找上你了。
    在寒冷的冬天,练这个功法久了,手脚一片温热,像泡在温水里洗过一样,很舒服,这跟跑步气喘吁吁的燥热很不一样。这种效果比花钱去泡脚绝对要好得多。于是边练边看,不知不觉一个大片就看完了。从此我养成一个习惯,一看电视就开始练这个功法。
    再往后,就感觉胯与肩能和谐地呼应起来,这有什么名堂呢?肩胯一合,中间的肋骨就会左右横向搓动,开始会觉得肋骨间的肌肉略有牵扯之酸痛,一段时间后完全消失,就能感到内脏收到按摩之妙了。所以老秦设计时,要求双脚须呈“外八字”,不能并行,就是能让胯催动起来。对于年老或心脏不好的人,有一个基本的健身原则:就是不宜心跳过速的运动。而练此功法时心跳平和,呼吸平缓绵长,完全符合养生原理,当然秦拳的所有功法皆是如此。(打斗时除外)
    (题外的一点看法:肩与胯合是著名的六合之一,若执着于字眼,不理解的人可能会在发力时刻意去找这种要领,因此我现在觉得“肩胯相应”更合自然)
    老秦说:有些椎颈或腰椎病,其实并没有发生质变,即没有骨质增生或椎盘突出,而是该部位周围的牵连肌的力量衰退了,所以这种情况,只要科学练功,是不难搞定的。 
    总之,如果把“擞脱羁绊”坚持深入下去,很自然会达到太极拳“沉肩坠肘”的要领,练功时脊柱会自然上拔,越来越挺拔,而肩自然下沉,气息自然下降,内脏会得到有机按摩,整条脊椎上的毛病,颈椎、腰椎,包括肩周炎,就会自然消失,最起码能有效控制减轻。
    与跑步之比较:
    跑步是一种根本不须学习,人人天生就会的运动,能快速提高体能和耐力。缺点是:受天气、场地限制,有些人不适宜练,有些病跑之没什么效果,而且比较累,体虚的人不宜常出大汗,且在出汗时若受风容易感冒。
    擞脱羁绊老少皆宜,练顺后轻松自在,有极好的祛病康复效果。缺点:
1、初练者双肩会非常酸,很多人可能坚持不了三五分钟,挺过去就成功了。
2、单操练习,非常单调枯燥,缺之恒心的人难以坚持。
3、累计练满30小时后,就会感到身体有很大的改善,而练满100小时后,哪怕是女人,也会获得一种柔顺之劲力,吵架时说不定控制不住,一个摆拳就把老公放躺了。故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哈哈。
    另外有一点小体会,此功与跑步,二者之间亦可以融合,我有次在跑步时,把前后摆臂的直线轨迹改为双臂划圈的圆周运动,呼吸会更顺畅,跑起来会更轻松一些。不过,这须在擞脱羁绊练得有一定基础之后,否则会顾此失彼。


 

下篇)“擞脱羁绊”的技击功效      lide 

其实我对健身之法并不关心,健身效果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副产品,既然是练拳,当然感兴趣的是这功法能不能打人。
    见过虎虎生威的少林拳、行云流水的武当太极、刚劲凌厉的心意拳,于是第一次见到这体操不像体操,舞蹈不像舞蹈,怪模怪样的擞脱羁绊后,心里犯嘀咕:这能打人吗?
    曾听老秦透露过,此功法练好,摆拳就很有劲了。但对我们来说,这个功法的运动量太小,基本充作休息之用,这么轻松的功法能练出功力?不过老秦这么说,一定有玄妙之处。
    很早以前我曾问老秦:师父,有没有专用增加杀伤力的功法,比如直拳?老秦说:不需要,你现在练的就是啊,你把肩练空了,就知道了。几年后当我感觉双肩松柔,不用僵力时,果然发现拳头又快又凌厉了,所以老秦的话一定有奥妙,关键是自己能否悟到。
    这次我发现肩胛骨能自行松动了之后,就突然感觉那里能使上劲了。这个就有点好玩了,也忽然领悟熊膀的端倪了。
    自然界中熊是溜肩的,即没有明显的肩膀,但是熊的掌力最可怕的,连虎豹都要避之三分。其中奥妙何在呢?我们可以做个实验。
    如果你从高处抓牢一个物体往下拉拽,要是你仅仅手上用劲,拉力并不大;如果你手上放松,肩上用劲一拉,会发现拉力明显增大;如果你全部放松、用屁股往下猛力一坐,你会发现这劲力非常利索猛烈(初试者注意分寸,以免肌肉拉伤)。这其实是把全身的力量用进去了,这就是拳家们追求的整劲,当然做这个实验容易,要在实战中,每一拳一脚都把整劲发挥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熊正因为没有肩膀,所以它的掌与躯体是连成一体的,也就是熊一掌拍出的就是它的体重,熊有多重?所以它的掌力最为可怕。
    “擞脱羁绊”最早就叫“熊膀”,而“熊膀”这一名称最早见之于心意拳,为心意十大形之一,练起来很直观,很刚猛。但秦拳中的这个熊膀,动作与心意拳大相径庭,一点也看不出有何厉害之处,因此在好几年之中,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此功何为名曰“熊膀”?有何实际功用?
    当练至肩胛骨能运上劲后,就会发现手臂与身体就能联系上了,熊膀的奥妙原来是隐藏在其中的。
    那么老秦后来为什么又改名为“擞脱羁绊”了呢?
    大概是秦拳讲究平衡、崇尚劲力的自然流转,怕学生执着于功力而影响整体吧。
    因此初练此功,很多人会感觉非常别扭,究其原因:双手交错划圆,这个运动轨迹是横向的,而双脚原地踏步这个轨迹是前趋之势,即是纵向的,手脚不同的趋势要瞬间统一于一个动作之中,不别扭才怪呢。此情形就如初次学开车者,脚要管离合器、油门,手要管档位、方向盘,自然手忙脚乱。
    “别扭”就是束缚,做自然流畅了就擞脱了这个“羁绊”。
    因此我现在做这个动作很享受,肩胯呼应很顺,双拳连接很顺,而且步到拳到。其实此功法中已暗藏了步法,摆拳适合于从边门侧击,由于此功法双脚是“外八字”的,那么一上步自然会在对方侧翼,我现在一上步,左右三个摆拳一气打完,而且在双手划圈中,封、挡、化、击,都藏在圆里了,感觉相当好。妙哉,此功!
    我第一次去乳山时,老秦还教具体的六拳八肘的练法,以后就逐渐废止了。近二年哪怕对初学者,我发现老秦体系中基本没有直、摆、勾、栽等的练习了。现在我明白了,其实天下只有一拳,其余只是角度、线路不同而已。只要把肩练开,肩胯呼应,劲力吊出来了,那么直线走就是直拳,弧线侧击就是摆拳,从下往上就是勾拳,从下往下就是栽拳、、、、、、一拳练成,其余皆通,不需要专门另练了,反正出手就是拳,已没有固定模式了。
    所以如果在“擞脱羁绊”和“顺逆无碍”二个功法上多下点功夫,就基本上可以把拳法搞定了,省时高效啊。
    至于劲力,完全不用担心。春节我把此功教给老童练健身,说顺便给你儿子也练练这个?拳劲一定会更凌厉了。老童连说不用了。
   原来他儿子小童前年从山东练了半个月回来后,因发生争执,一拳把人打晕了,从此在整个大学里名声大噪,但是却把老童给吓坏了。为了和谐起见,他就不敢让小童继续深练了,以免再出事,哈哈。
   有次和北京的小刘医师微信交流,他说秦拳的功法都是全息的,真是说得太对了。
   秦拳的每个功法其实是一个入口,只要深入进去,会引导我们不断向山顶攀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