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

 昵称31299947 2016-03-06

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
——读《论语》 悟人道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绚丽之花,传承中华文化 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譬如《论语》就是其中一朵。今天,当我 捧读《论语》的时候,我深深地被春秋时期这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言行所 打动。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我知道了平时 要把所见所闻都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段话 的启蒙故事是《孔子学习》,孔子小时很不幸,3 岁时父亲撒手人寰,全家靠 母亲一人劳动维持生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孔子自幼勤学善问,五六岁时对 祭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当附近有祭礼活动时他都跑去看,几次后就能记住 其中的顺序和规则,母亲发现他记性特好,便开始教他读书,孔子一天能记住 一百多个汉字。他识的字越来越多,又学习了一些礼仪和技艺,还能准确地讲 出其中的道理。由于孔子孜孜不倦的苦学,十八岁时已经成为一个通古博今、 饱读诗书的学者。想想我们今天,衣食无忧,但学习上还没有孔子那样好学上 进的精神,不是主动求知,而是被动学习,更没有孔子那种吃苦耐劳、学而不 厌的精神。就说我吧,本来是校足球队的“元老”了,可由于我的懒惰,怕苦 怕累,球艺不仅没有长进,反而不如新队员,只能羡慕同伴参加比赛而独自叹 息。这样不仅学不下知识,还学不会做人。 要想提高人的素质,就必须刻苦学习。因为学习能陶冶情操,增加涵养, 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所以学习是我们学生的第一职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是读书却不思考, 就会越学越茫然;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越来越疑惑。我就是一个例子。我 喜欢读书,书就是我的朋友,但我读书却是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之一。我

没有体会到书里的内涵,还有其中的道理,结果像猴子掰玉米似的,掰的多丢 得快。这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学习,而且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读书 不能只看热闹,要深入思考,这样才能领悟书中的真谛。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就 阐释了孔子虚心求学的精神。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 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为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 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也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吧。在这个 70 多人的班集体里,就有乒乓娇子、足球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语数英学 霸、还有能歌善舞的??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 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我们才会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孔子虽然距离我们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他的言论仍是我们的座右铭, 他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学习和做人的榜样。《论语》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里一 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仅要读《论语》,更要传承孔子所倡导的学习与做人的 理念,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