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古诗文练习题

 sdlcdcj 2016-03-06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古诗文练习题

一、《桃花源记》练习题

【训练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向所志            ⑵未果,病终          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如外人                来问讯              ⑹后遂无问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古今义。

⑴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    今义:      ;绝境:古义:    今义:      

⑵阡陌交通:古义:        今义:       ;⑶无论魏晋:古义:          今义:          

⑷芳草鲜美:古义:            今义:                  

3、第②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                                                            

4、有些成语出自选文,请写出:                                                                 

5、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与“咸来问讯”中的“咸”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一一为言所闻B、而两狼之驱如故C、男女衣着,如外人D、不为外人道也

【训练二】

1、第②自然段描写了美好的乡间图景,请从下列三个方面分别指出“美好”的含义。(不抄原文,简要回答)

⑴自然环境:                 ⑵社会坏境:                 ⑶人们生活:        

2、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是:                                                             

3、第⑤自然段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它的作用是在说明            

4、本文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他为什么在这里却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5、文章表达了作者所要追求的是怎样的理想世界?                                                

6、“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                                                                

7、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于桃花源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的主旨是什么?                                               

二、短文两篇练习题

(一)陋室铭

【训练一】

1、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意在表明                          

2、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是在于说明                                      

3、能统领全篇的一个词语是                                                    

4、回答下面问题。

⑴能反映作者对世俗生活厌弃的一句是                                             

⑵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的句子是                                                 

⑶写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的句子是                                                 

5、用一句话概括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翻译句子。

⑴“何陋之有?”                                                             

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用文中的语句填空。

  “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                  ”。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无丝竹之乱耳                     ⑵无案牍之劳形                   

⑶有仙则名                         ⑷惟吾德馨                      

10、解释加横线的字,并写出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成语。

吾德馨    惟:                      成语:                         

【训练二】

1、按下面的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⑴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⑵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               

2、这段文字从主人的生活环境清幽、                                       及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等四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

(二)爱莲说

【训练一】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可爱者甚(           )               ⑵出淤泥而不(          

清涟而不(         )(         ) ⑷陶后(         )(          

2、有许多同学喜欢“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诩。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

                                                                             

3、文中作者把“莲”比做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

                                                                                              

4、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据民意调查前三名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那种花?并谈谈理由?

                                                                                              

5、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并写出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成语。

⑴香远清:益:                    成语:                                               

⑵陶后有闻:鲜:                  成语:                                               

6、比较下面的两段文字,体会这两句话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用意?

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这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⑴  作者是在慨叹          ,讥讽           达了作者                          

⑵  句表达了作者                                                   

【训练二】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                      ”。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                              的世风的鄙弃。

2、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者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者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                  。作者这句话讥讽了怎样的世态?                       

4、“可爱者甚番”的“番”在文中的近义词是            ,反义词是              。并分别用这两个词各写一个成语:                                   

5、本文描写莲的形象“形”“神”兼备,从                                  三个方面准确地表现了它的外部特征,有传神地揭示了它的内在气质。

6、理解填空。

⑴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                             ;描写莲花的正直的语句是                                                          

⑵短文以莲花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⑶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该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7、下面加横线“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花    B、莲,花君子这也   C、予谓菊,花隐逸者也  D、何陋

8、下面加横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出淤泥而不(颜色)       B、亭亭净植(笔直)

      C、有仙则(取名)           D、谈笑有鸿(有学问的人)

9、赞美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陋室铭》统领全篇、点明主旨和作者品德的句子是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其用意是                                

11、翻译下列句子。

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莲,花之君子者也。                                                         

12、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三、核舟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⑴明有巧人(        )⑵长约八分有(          )⑶能以径寸之(          

⑷以至鸟兽、石(      )⑸中轩敞者舱(         )⑹神情与苏、黄不(           

⑺东坡右手执卷(         )⑻佛印绝弥勒(          )⑼首昂视(            

⑽高可二黍(       )⑾计其长不盈寸(         )⑿右臂支船(           

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哪一句?(用原文中一句话回答)

                                                                              

3、雕刻家把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的名句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4、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并写出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成语。

⑴其两膝相者:比:    成语:        ⑵珠可历历数也:历历:      成语:     

5、翻译下列句子。

⑴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⑵神情与苏、黄不属。                                                         

6、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通计一舟     B、诎右臂支船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左手倚一衡木

7、选出跟“则题名其上”中“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不能明其一处     B、对联、题名并篆文     C、莫名其妙     D、不可名状

8、下边朗读停顿的正确的一项是(      

A、为/念珠/各一     B、为念珠/各一       C、为/念珠各一     D、为念珠/各/一

9、核舟的奇妙之处主要表现在两点,第一点是:        ;第二点是:体积小。能证明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四、大道之行也

【训练一】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

大道之行                     ⑵故人不独                               

⑶不独                             ⑷盗窃乱贼而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⑵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4、作者从哪两个方面从正面论证了“天下为公”这一中心思想的?

                                                                               

5、作者认为理想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训练二】

1、给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

⑴选贤            ⑵男有,女有归             ⑶货其弃于地也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两句话的内涵。

⑴选贤与能                                 ⑵讲信修睦                        

3、“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

                                                                              

4、对“货恶其弃于地也……是谓大同”一句请用一个八字短语加以概括。              

5、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并写出含有这个字且意义、用法相同的成语。

⑴选贤                         ⑵货其弃于地                        

6、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照应此句的是                               

五、杜甫诗三首

(一)望岳

1、“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       ;“绝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                                      

2、写近望中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形象的两句是:                                  

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好在何处?

                                                                              

4、“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5、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6、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二)春望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2、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所展现的画面。其中“破”“深”两字用得很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这个字好在哪里。

                                                                              

3、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4、本诗将眼前景、胸中请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诗人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三)石壕吏

1、《石壕吏》一诗所叙的故事发生在唐代有名的                       这一历史事件当中,诗写“吏”与“妇”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诗人“暮投石壕村”时“翁”与“妇”均在家中,“天明登前途”时竟“独与老翁别”。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⑴老翁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⑵诗人此时的感情是什么?                                                       

2、这首诗是以什么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的?试分析用这种方式的好处?

                                                                              

3、《石壕吏》中写了“夜色”,它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古诗文练习题答案

一、《桃花源记》练习题

【训练一】1、⑴寻找  ⑵不久(很快)⑶类    ⑷都、全 ⑸都 ⑹渡口2、⑴妻子:妻子和儿女;丈夫的配偶(成年男子的合法配偶);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⑵交错相同;交通运输 ⑶不要说;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⑷鲜艳美丽;我味道鲜美 3、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4、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5、A  6、C  【训练二】1、⑴优美富饶 ⑵安定和平 ⑶自由快乐 2、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 3、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4、①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否定批判。 5、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 6、不愿外界干扰破坏桃花源宁静和谐的生活 7、避秦时乱  8、⑴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⑵老人和小孩都充满了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9、寄托作者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反映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

二、短文两篇练习题

(一)《陋室铭》

【训练一】1、以诸葛亮、杨雄自况作比,表明自己也是诸葛亮、杨雄一类的高洁之士,从更高的境界突出“唯吾德馨”。 2、陋室不陋  3、德馨  4、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6、D  7、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⑵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的庸人 ⑶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身体劳累  8、唯吾德馨;鸿儒  9、⑴弦乐器竹管乐器  ⑵使……劳累  ⑶出名(著名) ⑷品德高尚  10、只;唯我独尊、唯利是图、为马首是瞻【训练二】1、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交友之道;自娱自乐

(二)《爱莲说》

 【训练一】1、⑴多 ⑵沾染、污染 ⑶洗涤 ⑷少;听说  2、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正直,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②“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清高,比喻君子志清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3、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节操的人。4、⑴赞成兰花:无论居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淳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⑵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它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⑶赞成桂花:以为它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也可)5、⑴更加;精益求精、多多益善 ⑵少;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6、⑴真正的隐逸之士极少;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⑵洁身自好的品行和情操【训练二】1、世人甚爱牡丹;追求富贵,趋炎附势  2、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3、爱慕富贵的人多,作者的知己少;讥讽了追名逐利的世态  4、众;鲜;众志成城、鲜为人知  5、环境;外形;风度  6、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⑵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  ⑶引人注意和思考,突出作者写作目的  7、D  8、D  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唯吾德馨  10、以古代明贤自比,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具有古代明贤的志趣和抱负  11、⑴我唯独喜爱莲,是因为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污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媚。⑵莲花,是花中的君子12、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核舟记》练习题

⑴奇特 ⑵零数 ⑶木头 ⑷数目 ⑸是 ⑹类似 ⑺手卷的右端 ⑻像、类似 ⑼举 ⑽光景、大约 ⑾尚、还 ⑿同曲,弯曲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通过观赏者的文字想象能力暗示主人公此刻还游于赤壁之下,这是一个大胆的艺术创造 4、⑴挨着(靠近);鳞次栉比、比肩接踵 ⑵清清楚楚;里;历历在目 5、⑴他们互相靠着的两膝,都隐藏在手卷下面的衣摺里 ⑵神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想类似 6、A 7、B 8、A 9、容量大;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四、《大道之行也》练习题

【训练一】1、⑴治理社会的至高准则 ⑵奉养;父母 ⑶抚育;子女 ⑷兴起 2、⑴选拔有贤德的,荐举有才能的人,人们彼此讲求信用,增进和睦关系 ⑵鳏、寡、孤、独和残疾病患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3、天下为公 4、作者从男女老幼各得其所,弱势群体皆有所养和人们对待索取奉献的态度两个方面,正面论证了“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推己及人、人尽其职,多奉献少索取的相互关爱的社会 5、作者认为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首先是贤能的人做领导者,其次是社会成员都讲求诚信,彼此之间建立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

【训练二】1、⑴ jǔ 同举,选拔 ⑵ fèn 职分、职业 ⑶ wù 憎恶 2、⑴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贤指的是品德高尚,能指才能出众,用现代话说叫做“德才兼备”。⑵社会成员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关系,要讲诚信,不欺诈,要崇尚和睦以止息争斗,是社会保持和平安定。3、有相似的地方,都反映了作者美好的愿望。例如,“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社会的关爱,生活很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的情形。4、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5、⑴品德高尚;任人唯贤 ⑵憎恶;深恶痛绝(疾)

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五、杜甫诗三首

(一)《望月》练习题

1、高大;神奇秀丽;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分晓  3、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⑴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艰难,勇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⑵人生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⑴欲穷千里目,跟上一层楼;⑵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春望》练习题

1、望;草木花鸟 2、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残垣断壁;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春城败象似在眼前,作者悲叹似在耳边。 3、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常常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4、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百无聊赖,搔首踌躇,以至于稀疏的短发几乎无法梳髻插簪的情形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三)《石壕吏》练习题

1、安史之乱;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⑴恨战乱带来的灾难,疼死去的儿子,忧被捉走的老妇,怜未成年的孙子 ⑵痛恨石壕吏的凶暴无情,忧虑国家的命运,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 2、这首诗是以老妇人自述的方式来表现全诗的主要内容的。这种自述的方式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劳动人民的罪行。这种方式,可以使读者受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3、烘托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