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引言个人知识管理这个概念目前已经有些泛滥了,有很多人、很多书、很多组织都在做这个方面的知识传授以及培训,我又总结这样一篇博客,虽然有些拾人牙慧,但是对于个体来说,这是对一个系统的总结,目的是为了构筑属于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让知识真正地、有效地、系统地被管理起来。另外,幸福进化俱乐部的第六次线下活动的主题是:你是如何管理你的知识的,大家讨论地十分热烈,有很多实用的观点,我作为每期活动的主题讨论总结者,也要把大家讨论的内容汇总一下。(做总结者真受益,看似还要花费时间总结,但是甜头大大的!)
本文提到的软件主要都是我个人及幸福进化俱乐部成员常用的软件。 关于知识的讨论太多了,本文将仅仅从个人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将从什么是知识、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如何做好个人知识管理以及其他观点四个方面来论述,目的是将理念说清楚,给出可以立刻实践的方式,说明如何通过构建个人知识管理体系来不断提升个人的价值。 一、我们身上存在的那些问题当下高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中,很多人都会觉得认为自己忙碌于日常繁杂的事务中,工作中总是被莫名其妙的事情所干扰,个人价值无法真正发挥: 上图中的那些问题,看似凌乱无章,没有条理,但是实际上是一个流程上的问题,就是个人知识里出了问题。 二、和知识有关的概念(一)什么是知识人们一小就会听到太多和知识有关的话, 比如培根老先生的:“知识就是力量”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都变得很有知识,但是究竟什么是知识,却不知道该如何下一个准确、系统、完整的定义。现在网络上也有很多关于知识的定义,比如维基百科里“知识”定义,百度百科里“知识”的定义等等,当然也有很多类似于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等书籍里面都有各种不同的定义方式。 中国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曾经发布了一篇名为《关于知识经济与国家基础设施的研究报告》,在其中对知识进行了一个定义:
这个定义很好的诠释了知识是什么,它综合了经验、价值观、洞察力等等,经过大脑的完善和组织之后,形成一个动态的框架体系(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这个框架的运作方式)。同时,这个概念也可以引出下文要讨论的知识管理,其实就是通过已经构成的框架体系来接受新知识,同时,不断调整知识框架的过程。 (二)知识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属性特点,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将知识进行分类,比如说可以分为理论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个体知识和组织知识……等,对于个人的知识管理来说,有一种分类方式是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正如下图所示,对于一个个体而言,显性和隐性的知识就像一座冰山一样,绝大多数知识都是隐性知识,只有少数的知识是显性的。
在这里也要提前剧透,之所以个人要做知识管理,其中一个核心目的就是让隐性知识显性化,更容易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实现。 (三)知识的层次人的大脑每天要处理大量“内容”(这里之所以用“内容”两字,而不用“信息”、“数据”、“知识”等字眼,原因是因为这些字眼在下面有明确的指代),知识只是大脑处理的一种形式,并且它处于所有“内容”的其中某个关键层次: 从上图上看,是一个向上的箭头表示,其实,应该用金字塔形来表示更加贴切,随着层次的提升,数量会越来越少。
本文未完,更多请见:《做好知识管理,提高个人价值-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