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戏曲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戏曲人物造型写意传神、夸张梦幻,具有浓烈的东方色彩。同时,它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也深深地吸引着历代画师。
在国画界专攻戏曲人物画的画家群体中,朱刚的画风特别鲜明。与关良先生稚拙、夸张的戏曲人物画不同,朱刚画戏曲人物却反“大道”而行,他探索的是以写实为主,兼及写意特色的戏曲人物画风,他喜欢使用简练的造型,明快的色彩和纵横交叉、偃仰有致的线条构成了具有音乐般韵律的人物,造型、用笔、赋彩,传神生动,富有情趣。
“美”永远是画家的追求,以服饰、表情、动作、情感来表现女性的美,是朱刚戏曲人物画成功之处,并形成独特风格。笔者很喜欢朱刚戏剧人物的亮相,姿势极美,静中寓动,柔中寓刚,承前启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人物画要抓取人物将动未动的姿态,把它描绘下来,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朱刚的作品中,杨贵妃和王昭君,各自展示醉意的美、英姿的美。朱刚把杨贵妃的容装、姿态画得很美,杨贵妃微红的脸上写满醉意,形态似飘动的云彩,身后画了许多花瓣陆续飘落到地面,扭捏的端素和拿捏着分寸的妖艳,那种福祸相生相伴的意象,让人——印象深刻。王昭君是被历代诗人、画家、作曲家们着笔最多的一位古代女性,究其根源或许正是由于这千载难书的“主动和番”吧?朱刚的王昭君画面右手挥鞭,左手纤指前伸,较好地处理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和主题、人物情感之间的关系,将观者置身于历史静默的生命故事氛围里,带着一点点揪心的感觉……
看戏画,通常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因为本身戏曲里面的人物扮相、脸谱比较复杂,国画和戏曲艺术两者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都借助于很大的想象成分。其艺术形象不是来源于对某一具体对象的模仿,而是利用生活经验中各种印象相互杂糅而成。朱刚有种安静地、淡淡地,将人刹那带进自己特有的轨道的艺术,能让固有的、习惯的认知,颠覆出岁月与事件之上流下来的积痕,使它们具有一种无以匹敌的内涵。
朱刚学习西画出身,在长期的美术实践中始终以写实为主,因此,他追求画面的唯美和传神,形神兼备意在笔先,把人物的面部与动态作为描绘的重点,从而揭示人物的气质。戏剧画是国粹,朱刚注重处理好连与断的关系、墨与色的融合、形与神的突破,运笔流畅色彩圆润,师古而不泥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