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菜记

 圆角望 2016-03-07

刘西鸿(法国)·法兰西情书

这两天和一个东北来的年轻作家外出活动,他被一个中国美食节主办方邀请,给在法国展出的几样中国盛名食品做软性广告兼撰写食品评论。第一次来法国,我看他对法国一点都没有表示惊讶,倒是我对他每天肯定要说的一句话特别惊讶,那句话是:在这里看到的人都闲死了,不像我们那里,从早上一起床就忙,贼忙,也不知忙啥,就是忙死!

今天下午展览终于闲下来,他主动要给我们做东北菜显武艺,提出做一个“东北乱炖”,把豆角、茄子、青椒、土豆等蔬菜和排骨一同炖熟,我们家吃饭的人多,这个“丰收菜”比较实际,我同意了;另一道叫“地三鲜”,菜名这么美艳,问是什么,答就是青椒茄子土豆,先过一过油锅,上碟时会颜色鲜艳,我听着就有点负担,新鲜时蔬为什么还要加糖和味精淀粉裹着去炸呢?厨师说了算,我没坚持反对,就和他一起到超市买料。买几样青菜萝卜,我们却在超市的食品部足足转了一个小时,这么多天,没见作家怎么多说话,今天来到法国食品堆里提问就忽然多了起来,闷了几天的话找到一个灵感出口。他捡起一盒只有两片的肉,问我上面红白蓝法国标识上那几个字什么意思,为什么每个新鲜牛肉片、鸡肉片、猪肉片的小盒子上面都有这些字。我看清楚,上面有保鲜日期,旁边显眼的三行字是:法国出生、法国饲养、法国屠宰。作家此时就露出惊讶神态了,有必要吗?连在哪里杀都要交代吗?确实我自己以前还没注意过,准备被吃掉的几两肉,在哪里过的一生都要给吃者交代清楚,是不是太认真了点儿。我即时充当超市向导,把作家带到鸡蛋架子前,听说法国的鸡蛋每一只都有“出生证”,还没亲自检查过,现在果然看到每只鸡蛋上一行编码,买一盒带回家我们晚上上网给查查身份,作家等不及,在鸡蛋架旁边就立刻打开手机上网,果然不同身份的鸡蛋们马上给找到它们的母鸡妈妈,绿色有机鸡、走地鸡、笼养鸡、室内走养鸡,一只鸡,一辈子有没有走出过它的房子,都给记录了。

在法国,身份证明文件方面是出名的繁多严肃,每个凡夫俗子凭出生证、疫苗证、学生证、身份证、社保证、结婚证或同居契约证等等做自己的社会通行证,缺一张这种纸,你就不是一个社会人,此外各种职业资格认证文件也繁杂,最严格的应该算是食品安全的资格认证,从一包饼干到一粒鸡肾都肯定找得到它娘家,两年前法国出了一单“马肉风波”:法国一家食品公司通过和荷兰有合作关系的塞浦路斯企业购买了罗马尼亚马肉,这些肉两个地方发现疑问,一是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止痛药成分,二是部分马肉在罗马尼亚屠场被贴错牛肉标签出口,虽然该批马肉对人体健康不构成威胁,但经检验后事情闹得很大,法国的家乐福、欧香、卡斯诺等大零售商场将和这批肉类有关的所有食品如肉酱、肉酱馅饼、碎肉千层饼等全部无条件下架。现在法国人变得去菜市挑食时,越来越依赖贴着“法国出生、法国饲养、法国屠宰”标签。

我朋友这时就说了句笑话:法国人活得像个王子似的,还整天不满意自己的状态,我们好伺候多了是不是,我们活着,有得吃,吃饱,就满意了。这里我不想说法国怎么个了不起法,他们的问题多着呢。不过,活得像王子状态还挑挑剔剔,一根葱也挑自己国家农民养种的品牌买,总会有个说得过的理由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