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楼】顾炎武:影响清代的藏书理念的人(下)

 真友书屋 2016-03-07

顾炎武的故居和墓庐都处在江苏省昆山市的千灯镇。我对这个名称很好奇,会猜想那地方是不是曾收藏过千盏古灯,后来才知道,本地原名叫千墩,这个千墩的来由是这样说的:“盖淞江自吴门东下至此,江之南北凡有墩及千,故名千墩。”何时改为了千灯?我不知道。陕西的周至县,正确的写法应该是“盩厔”,这两个字用了几千年,但到了几十年前,人民群众认为不认识,也太难写,当地的领导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改为了“周至”。我没考证过千墩改为千灯是否也是这种原因,是什么原因,没人关心,关心的是,是否能发财致富。据说,有许多地方改名都是为了让游客容易记住,否则跟上旅行团,上车就睡觉,下车就尿尿,到了景点就拍照 ,回去后拿照片给朋友晒,还说不清这是哪里,那这趟旅游的结果岂不很失败?所以,把旅游地的名称改为人人皆知的字是必需滴!



正堂


千灯镇在旅游经济方面走到了前列,标志之一就是小小的景区要收60元的门票,广告牌上倒写的很清楚,这60元包含了好几个景点,我跟售票员说自己只去其一,售票员很有教养,礼貌地告诉我:“当然可以,你买完票,一个景点都不去,我们也觉得没问题。”千灯处在昆山的地界,而昆山的好友沈岗先生和祁学明兄距我的寻访点很近,此次前来没跟他们打招呼,这倒不是我故意假客气,因为这两位老兄特别会照顾朋友,只要人来了,其他的事他们都会安排得妥妥贴贴,但这妥妥贴贴的结果,舒服当然是很舒服,可是到了晚上却无内容可记,我总不能将“舒服”二字写一满页。于是,决定偷偷地潜入他们的地盘。这么做的结果我不用说,看来果真是有效果。你看,从买门票的时候就拉开了序幕。这几天我是在当地包了辆出租车,幸运地找到了一位和善的司机,而更幸运的是……。



贻安堂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幸运,就是这位司机也很喜欢文化,我以往打车的时候,大多数司机都喜欢停到寻访点附近埋头大睡,让我一人形单影孤的自己去寻找,而这次遇到者,他每到一点都喜欢跟我一同进去参观拍照,一路上聊的也都是这类的话题,这倒让我不寂寞,但问题是,每到一点我都要替他买门票,人这东西就是奇怪,在拍场上买书,多举出几百万丝毫没有感觉,而多买了几张门票却会唠唠叨叨。总之,我替司机也买了张票,两人一同跨过一座石桥,进入了古镇的范畴。千灯镇四面环水,果真有着水乡的韵味。站在桥上,望着河上有好多座石拱桥,但前些年,周庄搞水乡旅游景点,就把千灯有名的几座古桥都拆走移到周庄搞景点去了。



会客之所


跨过入口处,唯一的石拱桥过桥后左转是一条窄窄的、长长的老街,这条街的宽度最多有二米半,沿街全是一家家的商铺,整条街都是用条石铺就,这条小街应该是千灯镇上真正的老古董,因为从宋代起,这条街就是如今的模样,整条街大约有二里地长,满铺着条石的小街,据说下面是排水道,从宋代能够用到今天,看来设计得很是到位。街两旁的商铺卖的全都是各种旅游纪念品,看了几眼,没有找到跟当地有关的特色东西,这种全国一盘棋的大同小异,不知道要卖给谁。


沿着小街一路走下去,基本上要走到街的尽头时,才看到了顾亭林故居的入口处,而入口处的斜前方即是一座桥,桥上有很多人随意的出出入入,到这时才看明白,如果从这里走过来,完全不用买门票,司机也发现了这一点,大惊小怪地嚷嚷着说:“我俩人太傻。”本来现在的很多规矩就是给老实人制定的,谁让你愿意当老实人呢,活该!我马上意识到了这种想法的罪恶,刚刚还感慨自己如何的效仿亭林,没过几分钟来到了他的门前,就后悔自己多花了几块钱,有这等心思何以能够入其门?!



顾炎武铜像


但我还是进了他家的大门。从外观看,这都是新修出来的古迹,穿过刚才熙熙攘攘热闹的商业街,来到这里却突然清静了下来。我跟司机站在门口拍照一番,直至进门,没看到任何一个游客在此出入,这使得坐在门口的两位看门人也无所事事,各自的闷头在那里打盹。进入大门的第一进院落是贻安堂,应该是亭林故居的正房,从外观看,所用材质确是老物,而里面的廊柱则新涂过油彩,回来后查资料才知道,我的判断没错。1997年时,当地政府花了150万元对亭林故居进行维修。因为在此之前,这处故居成了千灯中学的一部分,只使用不维修,已使这里破烂不堪,为了能将故居恢复起来,当地文物部门竟然从其他地方拆了一些旧建筑,重新移在这里,这里的门厅、轿厅、大厅及砖雕的门楼,都是从其他地方整体移过来的,这个办法倒很绝妙,桥可以移走,房也可以移来,至于真和假倒是不值得关心的一个事。


亭林故居以及亭林墓和亭林祠都连在了一起,整个占地面积感觉不小,修建得也很雅致。一路的参观下来,每看到一处遗迹,我都会在心中默念对他的崇拜。亭林墓在祠堂的院内,在文革中,此墓已经被砸烂,现在又修整了起来,看上去颇为庄严肃穆。我在墓前鞠躬,默默地告诉亭林先生我来朝拜他了。



藏书楼


从院落的另一路继续参观下去,在亭林祠的隔壁有个独立院落,这个院落是个二层小楼,门口的介绍牌上写着此楼名叫“读书楼”,看到“书楼”二字就让我眼亮,恨不得趁着院中无人,偷偷地把那个“读”字改成“藏”。这个说明牌上,底下用小字写着:“读书楼上是顾氏的读书室和藏书室,有亭林先生与青年好友研读《史记》的蜡像,楼下是先生抄录、著文、写字的场所……。”看到这几个字,让我大感得意,果真这就是亭林的藏书楼,以此证实了亭林确实是藏书家,找到了这一点,我此趟来得很是正确。



藏书楼内景



标牌说这里是读书楼


在一个院落中,我看到了亭林的半身塑像,塑像的基座上刻着字,今人给亭林封的头衔是“伟大的思想家、爱国学者”,这也是今人谈到亭林时首先想到的他的归类,尤其是今人对亭林最熟悉的那句格言,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是近一百多年来,让世人念叨最多的一句话,这也是他成为“伟大的思想家”的重要依据。但是,按照领袖所说“最怕认真二字”,亭林先生的著作,今天基本上都流传了下来,但若你把他的著作全翻遍了,却在他的任何书中都找不到这句至理名言,唯一与这段名言有关联性的话,这句话的原文是这样说的:“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座雕像手法现代


这句话出自《日知录》卷十三,“正始”一条,虽然意思相近,但那名名言总结得也太过精萃,你要想一路究下去,尤其是今天很多书可以全文检索,你会发现这句流传甚广的名言竟然是梁启超说的:“夫以数千年文明之中国,人民之众甲大地,而不免近于禽兽,其谁之耻欤?顾亭林曰: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已耳!”这句话出自梁启超的《辨法通论·论幼学》一文,后来梁启超在自己的《痛定罪言》一文中又一次说到了这句话:“今欲国耻之一洒,其在我辈之自新……夫我辈则多矣,欲尽人而自新,云胡可致?我勿问他人,问我而已。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这就是该句名言的两个出处,虽然梁启超说他是总结了亭林的思想,但今人却把梁启超的这句总结之话安在亭林身上,看来,什么事情一认真就会出问题。



亭林祠


对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今人的研究恐怕有着汗牛充栋的著述,不断地在争论着何为亡国?何为亡天下?这是思想家的话题,和藏书家无关,我就不在这里转述了。我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亭林先生的真迹,很悲催的一件事就是藏书几十年,直到今天,我也没能得到一件亭林的真迹,也不是没有机会,但都因自己的力不如人而与亭林交臂而过,尤其是2013年,到今天也不过就是一年多的时间。那一年的时间内,出现了两件亭林的墨迹,第一次出现是在嘉德古籍善本春拍现场,这是顾亭林的一册手稿,里面收录了《五台山记》等几篇文章,这件拍品的估价是18~22万元,我估计应该以十倍的价格能够买下,于是与众人争抢,而争抢的结果却是让我连举手的机会都没有,最终以3162.5万元成交了。



亭林之墓


到了当年的秋天,保利公司又上拍了一件,从装帧和格式上看,应该和春拍的那一件出自同一藏家之手,这一件拍品,因为也是亭林的几个短篇手稿,故综合起名为“顾炎武《楷书自著文》,估价也很便宜,是30-50万元,因为有春拍的教训,我把自己的心理价位又提高了一个档次,该件拍品以低于估价的20万元起拍,当拍卖师刚报出20万的价格,现场马上有人说500万,第二口刚加上去,那个人又说一千万元,再有人加价,他变成了一千五百万,这种势在必得的做法打击了所有人的信心,仅这么两、三下,这件宝贝就属于他的了。


看来,钱比什么都重要,有眼力有什么用,照样买不起,感慨再感慨,谁让自己当时没结识马云呢!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失嘴了,还是去认真学习和体悟亭林先生的天下胸怀吧。我也只有剩胸怀了,正如王朔先生所言:哎,既然啥也干不了,也就只能当个作家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