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塑料模具的射出成型基本操作条件

 CHP2015 2016-03-07

1. 关模压:原则上应大于塑胶射入模内的总压,以不出毛边为基准。
2. 压力和速度有部分相同的关系作用于模内。目的使原料进入模内能均匀,彻底,适量的充满各角落.太低会短
射,缩水,太高有毛头,过饱,粘模,烧焦,易损模具及内应力高等不良现象。
3. 速度:速度的快慢决定原料在模具浇道内及成品中之状况,快有毛边,过饱,烧焦,慢了出现短射,缩水,结合不
良易断等。 
4. 温度:原料不同,温度各异,太低溶液胶颜色不均,成品内应力增大.因温度过低增压过高,可能引起螺杆断裂,
过高,产品有毛边,又因冷却产生温差,引起收缩.原料会分解,变黄,变色,易断裂.冷却时间变长,气不容易排出,会有瓦斯气。
5. 背压:螺杆在旋转加料时后退之阻力称为背压.其作用使原料在输送压缩中更加紧密.能使原料的空气,水份
从螺杆后排出.使溶胶中不含影响成品表面的气体成份.低会有气泡,表面银纹.高会过热,结块,溢胶,周期长,螺杆不退.同时松退的应用很重要:背压低时,有的原料要松退,有的则不必(根据各种不同性质之原料调不止背压).背压高时务必用松退并注意距离要不介入空气及不溢胶为准则。 
6. 模温高低及冷却时间的长短,影响成品的粘模,缩水,尺寸公差,表面亮度,周期等,应依实际际情况而适时调
整.另压克力,PC如成品肉厚时要有模温,才不会产生气泡及应力。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