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壶型解说|匏尊壶

 逝去的青春记忆 2016-03-08



匏(páo),《说文》:“从包从瓠(hù)。包,取其可包藏物也。”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长瓠、悬瓠、壶芦、瓠瓜、蒲芦,名状不一,其实一类各色也。”匏和瓠其实都是葫芦的不同品种,“项短大腹的叫瓠,无柄而圆大形扁者叫匏,似匏而肥圆者曰壶。”


所以,匏,是一种圆大而扁的葫芦,也就是“瓢葫芦”,一般不食用,长成后干匏可做水瓢及饮具(酒具)。《说文》:“尊,酒器也。”所以,匏尊就是指匏(葫芦)做的酒具。


“匏尊”与“瓠瓜”是两种不同的紫砂壶经典壶型。两者的造型均来源于葫芦,但匏尊取形于葫芦中之“匏”(圆大而扁者)制成的饮具,而瓠瓜取形于未经加工的自然态的葫芦中之瓠瓜(项短大腹者)。


经典的匏尊壶有厚实、圆润和沉静的韵味。


用葫芦做汲水或盛酒之具,这在中国极为普遍。目前农村还有人使用。所以,用这种大众普遍熟悉的物品做原型,创作紫砂壶,是极自然的事情。葫芦本来就是中国画中经常看到的题材,棚架下,垂吊着黄色的葫芦,有一种闲适、自足的农家气氛。这虽然很显浅,但包含着深层的中国文化内涵。



在文人那里,这一原型还可以找到更深层次的可以借题发挥的由头。《史记.天官书》说“匏瓜”是星名,“匏瓜,有青黑星守之。”《尔雅翼》解释道:“天之匏瓜星,一名天鸡,在河鼓东。”因匏瓜星独在河鼓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所以才“无匹”,因此,匏瓜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作为男人无妻的象征。“叹匏瓜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勤”是曹植《洛神赋》中之句,“伤匏瓜之无偶,悲织女之独勤”乃阮瑀《止欲赋》中句。


匏瓜,又因其果不做食用仅可做瓢,因此又常用来比喻不受重用。《论语。阳货》中有句“我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匏瓜以不食,得系滞一处。”陆游《别曾学士》诗有“匏系不得从,展望抱悁悁。”,都是此意。


匏尊,亦作匏樽,是匏瓜制成的饮具,也泛指饮具。苏轼《前赤壁赋》有句:“架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讲述了月白风清之际,泛舟江上,举杯邀酌,思接万古的情状。同样,以匏尊作茶具,邀友尝茶,亦能驰骋千古,发思古之幽情也。



裴石民 匏尊壶



徐汉棠 匏尊壶




吴界明 《匏尊》



葛烜制紫砂匏尊壶



葛韬制匏樽壶 



许成权 匏樽壶


>>>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