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宝打折是技术活——打折有理,不打折更有理

 风情洁雅 2016-03-08

凭什么不打折

不打折有理,打折也有理。打折或不打折,都能多赚钱,关键是围绕打折或不打折,企业做的工作是什么?


销售是通过价格把产品卖出去,营销是通过产品把价格卖出去。打折是卖产品,不打折是卖价格。


据说蒂芙尼从不打折。她凭什么不打折还能卖得很好呢?因为她有不打折的资本。首先,她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是中国珠宝企业无法复制的。第二,它是专门只对富豪消费者的,一旦打折,富豪们可能就会离它而去。几十万、上百万的价格,对富豪们可能是“小菜一碟”。


蒂芙尼的消费者享受的就是不打折,普通人消费不起的感觉。第三,蒂芙尼没见产品都是令人惊叹的完美杰作,都可以世代相传,魅力永恒。蒂芙尼的设计从不迎合起起落落的流行时尚,因此也就不会落伍。他完全凌驾于潮流之上第四,蒂芙尼给数十个皇室成员和国家元首订做珠宝,中国珠宝企业有这个资格吗?


可以说,多数中国珠宝企业没有不打则的资格,少数珠宝企业有打低折或少打折的资格。



为什么要打折


中国珠宝企业的消费对象是普通消费者,购买珠宝属于“仪式性消费”,即订婚、结婚、结婚纪念、节假日等时间段消费。仪式性消费通常是超出自身经济能力的消费,“再没钱也得买结婚钻戒”,就是因为没钻戒就等于没结婚一样。高端消费着就不一样,她们买了一套豪华服装,可能就会买一件相配套的珠宝。心情不舒服,可能上街花几万买珠宝“解解气”而已。


“仪式性消费”属于象征性消费。平时可以带一条几十块从地摊上买的假项链,结婚就必须买几千、上万的珠宝。“几百块就让我嫁给你呀?没门”这是多少新娘的心理。结婚钻戒的价钱越贵,说明老公越爱自己。这就是新娘们的逻辑。所以,珠宝的价格真的还不能太低,价格太低就失去象征性意义了。


经济能力有限,还希望产品价格高一点有象征意义。这就是中国普通珠宝消费者的心理,即“花不多的钱买个贵的东西”。打折,恰恰就是满足这种心理的表现形式。


消费者不是想买“便宜”的东西,而是想买“占便宜”的东西。这是普通消费者的思维模式。怎样让消费者“占便宜”?就是把价格定高一点——让产品值钱,然后打折——让消费者“占便宜”。


除了奢侈品,这样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国外也是如此。君不见巴黎大街上,每到圣诞节,名牌产品都挂出个打折的招牌,那也是一道风景啊。



打折不掉价


打折是门艺术,如果打过折,还能让消费者觉得产品不掉价,这样的打折就值得。


第一,什么时候打折?我观察过空调打折销售情况。冬季是淡季,厂家纷纷打折,但打折效果很差。因为淡季消费者是高端消费者,普通消费者一定是夏天热得没有办法了才凑点钱买空调,淡季打折消费者肯定不认账。所以空调淡季打折对高端消费者无用。淡季消费者都是购买海尔这样的高价空调。因此,越是淡季越要坚持不打折,通过不打折营造产品价格坚挺的感觉。只有大多数时间价格坚挺,打折那会儿才让消费者觉得产品真的值钱。


对于珠宝企业而言,反正淡季销量不大,即使打折也好不到哪里去,干脆标个高价,让消费者“过个眼瘾”。


其次,给打折一个合理的理由。“无缘无故凭什么打折?”“是不是产品积压了才打折?”每当产品打折时,消费者就会合理怀疑。


卖场喜爱节假日,因为节假日给了一个合理打折的借口。除了公众节假日外,还可以从消费者身上找打折借口。“商场本来不打折,看在你们新婚的份上,破个例,打个折。”这样的理由很温馨。


第三,给打折一点难度。消费者最希望的结局是“本来是不打折的,因为我才打折的。”这样的打折,消费者的满意度最高。中国消费者为什么喜欢讨价还价,因为讨价还价显示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有“花小钱买好货”的本事,有成就感。所以,本来不打折的珠宝打折了,才显得消费者有本事。


打折,折扣不要轻易给消费者。营业员就能做主的折扣不值钱,经理能够做主的折扣就值钱,老板才能给的折扣最值钱。


第四,打折不掉价。1万元的珠宝,打7折卖7000元就掉价了。如果还是卖1万元,而是赠送一个等值3000元的另一个珠宝,就是“打折不掉价”。而另一个价值3000元的珠宝,成本价可能并不高。


打不打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弄清消费者购买的本质。打折是赢家,不打折也可能是赢家。打折有理,不打折更有理。


————END————


【门店3天增4万粉丝,千人到店,2天卖一个月销售额】

门店5公里范围内精准粉丝


微信粉丝增减趋势图与表


分城市和省份的粉丝分布


想知道我们是如何做到的吗?直接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到店率”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