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论语·子罕篇(20)学生没有了对老师和学问的恭敬

 歌柏安妮 2016-03-08




原文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注释


(1)语,《说文》:“语,论也。”即辩论。本章是指告诉、回答弟子请教老师的问题。


(2)惰,《说文》:“惰,不敬也。”即态度懒散不敬。


(3)其,表反诘,是“难道”的意思。


(4)也与,语气助词,一是表示反问,一是表示感叹。



译文


孔子说:“告诉他所请教的问题却没有态度懒散不敬的人,难道只有颜回一个人吗?”



解读


上一章孔老夫子用了“为山”和“平地”的两个比喻,来说明对进德修业的坚持与放弃,全在自己。不管学问的成功、道德的成功、事业的成功,原则都相同:需要坚持不懈。而在本章,历来注解虽没有争议,但全都落在颜回的不懈怠上,一致认为本章的意思是:听我说话始终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了吧!按《论语》讲述道理的常理和习惯,如果上一章讲了一个道理,下一章在用一个人重复一个道理,并不符合《论语》精炼极致的原则,一部《论语》何以这样啰嗦呢?虽然这样翻译我们并看不出什么问题,这都是一字多意的原因,从整篇来看,再结合前后章,就会发现孔老夫子在本章是另有所的表达的。



在现代汉语中,如果人们通过语言表达给别人,只有一个“说”字通用。如果再加以修饰,那就是怎样怎样去说。在古汉语中,尤其是先秦时期,用来表达“说”的有很多字。为了准确理解本章的“语之”,我们不妨系统回顾并学习这些字。有:语、言、曰、论、谓。语,《说文》:“语,论也。”即辩论的意思。一个人辩论是非就是“语”。在翻译时,回答给别人并对别人说,就是“告诉”。如今我们常说语言二字,其连用就有相近的意思。言,《说文》:“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即直说叫“言”,论争辩驳叫“语”。由此可见,“语”和“言”都是表示语言行为,但是在先秦时期其分别是很清楚的。主动对别人说话叫“言”,回答别人的问话或谈论事情叫“语”。“语”又和“论”合用,比如“论语”。论,《说文》:“论,议也。”即辨析证明,指议论、分析和说明事理。“论”又和“议”往往在一起使用。“论”和“宜”同源,重在得失合宜,所以“议”的结果往往是作出决议;“论”与“伦”同源,重在事物理据的是非,所以“论”的结果往往是作出判断。作名词时,“议”是建议,“论”是评论和议论。在《论语》中使用最多的是“曰”,《说文》:“曰,词也。”即措词,正式表达,就是现代汉语的“说”。还有“谓”字,《说文》:“谓,报也。”谓用以评论人物。清段玉裁注:“论人论事得其实谓之报。谓者,论人论事得其实也。”而在本章,这个“语之”是不可以轻易而过的,我们很容易忽视夫子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之,是指颜回或者其他弟子所提问并由孔子回答的问题,因为这里使用了有辩论意味的“语”字,也就是说弟子们提出问题时不是单单地等待夫子的回答,而是对其中的内容有质疑,或认为夫子未必能回答完整,或认为自己有正确的见解。惰,一般理解为“怠惰”,是指懒惰和不勤奋。但是“惰”字如此解是和“语”的含义没有前后关系的。惰,《说文》:“惰,不敬也。”即态度懒散不敬。这就说出了一个大问题,比如现在学生对自己的老师,老师是用来传道、授业、解惑的,做学生的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老师,和向老师请教并得到老实回答的问题,当然是从内心到行为的恭敬。实际上呢,如今的学生不仅是从态度上,还有对学问的态度上,没有了对师长的绝对恭敬,自己有了点学问,甚至拿来考老师。另一种看待老师学问的心理早已成为习惯。表面上一口一个老师喊着,心里呢?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比我多这么一点吗?很多方面你还不如我呢?更有甚者,少数政者与经商者对文化的蔑视,也对老师的身份甚至这个职业轻视。这就是普遍的对老师的态度“惰”,在孔子时代就已经很明显了。不惰者,即没有态度懒散不敬的人。语之而不惰者,意思是:告诉他所请教的问题却没有态度懒散不敬的人。其回也与?这里是反问的语气。其,表反诘,是“难道”的意思。也与,亦作“ 也欤 ”,在《论语》中多次使用。也与,有两种含义,都是语气助词,一是表疑问,一是表感叹。在这里,孔老夫子针对弟子们对待学问、对待老师的“惰”的态度反问:难道只有颜回一个人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