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席谈|除了中医诊所,西医诊所也应放开!

 江海报览 2016-03-08

导语:放开公立医院医生的手脚,允许其开办诊所,不仅不会对公立医院造成冲击,相反,会促进公立医院的良性发展。

作者:杨收平

来源:医学界智库


近日,国务院下发通知,乡村医生在乡镇和村开办中医诊所取消审批,只要备案就可以了,这是中医诊所审批中的一大进步。除了中医诊所,其他诊所是不是也可以放开?


不可否认,在最近十年,民营医院的的发展迅猛,但是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学历高职称者不多,一些民营医院成为退休老医生发挥余热的地方,真正年富力强,有一技之长的医生被限定在体制内,动弹不得。


一方面,公立医院“一编难求”的诱惑,编制和医生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离开体质就意味着放弃编制,承担市场风险,这使得绝大多数医生没有逃离的勇气,年轻的医生更看重大医院发展的良好平台。


另一方面,社区卫生中心人才薄弱门可罗雀,分级诊疗推动成效并不大。患者生病就向大医院跑的观念一时难以改变,各大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就会虹吸小医院的病源。因为基层医院没有抢救危重病和诊治疑难病的能力,也因为大医院的品牌效应,帮扶似乎变成各大医院在市场中的角力和品牌推广,甚至吞并,变成了帮倒忙。


医学院毕业生多数想进大医院,原因是基层医疗机构没有人才培养的配套措施,也缺乏留住人才的机制。


医疗机构以大帮小的理想很饱满,现实却很骨感。


笔者认为,放开公立医院医生的手脚,允许其开办诊所,不仅不会对公立医院造成冲击,相反,会促进公立医院的良性发展。诊所是公立医院的有益补充,甚至可以成为社区百姓看病的首选,诊所就诊简便易行,完全能承担慢性病诊疗,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以往,各地对诊所的审批很严格,其中包括地区医疗结构的设置数量限定,以及在职医生不容许开办诊所的规定,开诊所绝非轻松平常的事情。


一些地方七八千张床位的超级医院的出现,仍然不能满足百姓的医疗需求,看病难的根本问题依然存在,挂号难也成为滋生票贩子的土壤。


放开有资质的医生自由开办诊所有许多好处。首先,可以充分调动医生执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激活医疗市场,当然,医生要根据自身力量开办诊所,多点执业的同时,保证统筹安排各执业点工作,需要制定多点执业的规章制度来保障,也不必担心公立医院医生开诊所会分流病人,诊所承担一些慢性病治疗,医院则是急危重症。诊所和医院各有侧重,形成分级诊疗自然格局,既减轻大医院的压力,也方便了群众。其次,在职医生开诊所有助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私人诊所只有注重品牌,才能在医疗市场中存活下来。


在职医生开诊所,有利于百姓的根本利益。群众可以根据服务水平、设施条件、专科特点就近选择满意的诊所。如同大小林立的饭店,方便的是吃饭群众,将诊所建立在地段、社区、农村,造成大小诊所林立的态势,才能缓解看病难问题。如果知名专家开办专科诊所,诊所特色会更加突出,诊所的规模根据服务范围设定,可以做得很大,也可以做的很小,无论大小,只要突出特色,就能成就精品。


(本文为“医学界智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出处。)


想和界友们一起分享您对医院管理和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经验和心得?请投至yxjzhiku@126.com,期待您的来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