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教你如何拆除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马思鹰眄 2016-03-09

“定时炸弹”不可怕,因为我们可以提前加以预防。最可怕的是“不定时炸弹”,它总是让人琢磨不透,随时可能突然袭击,让原本非常有效的手术无法派上用场而丧失生命,甚是遗憾!医生教你如何拆除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1、“腹主动脉瘤”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肿瘤,更不是癌症。可一旦破裂它比癌症更可怕,其死亡率高达50%(因大出血而亡)。

2、腹主动脉是人体内的大动脉(管径约1.8-3.0 cm,腔内压力较外周动脉高),主要负责腹腔、盆腔各脏器及双下肢的血液供应。

3、腹主动脉瘤主要表现为腹主动脉管径扩大,往往呈梭形或球形(如上图),当管径增大至正常管径的1.5倍即可诊断。

4、当腹部(多在脐周)可触及搏动性肿物时(与心跳一致),应引起高度怀疑,彩超是既经济又方便的无创筛查方法。

5、其直径越大,破裂的风险就越高(类似吹气球)!明确患有腹主动脉瘤者,应每年随访其进展情况。

6、无症状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多体检发现),当其直径大于5.0 cm即有手术指征,应择期手术治疗。

7、腹痛是腹主动脉瘤破裂的早期征兆(属于急症),此类患者应高度警惕及时就医,而非等瘤体大于5.0 cm时才手术。

8、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俗称支架)是目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主要手术方式,尤其适合于难以耐受全麻及开腹的患者。

9、对于腹主动脉瘤患者而言,血压控制至关重要,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破裂前往往有血压异常波动诱因,如情绪激动)。

10、不怕有问题,就怕发现不了问题!5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吸烟、高血压、老年男性,建议彩超筛查是否患有腹主动脉瘤。如证实有腹主动脉瘤应预约血管外科专业医生协助随访及治疗。

医者介绍:医生教你如何拆除体内的“不定时炸弹”刘新农,男,医学博士,就读于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师从国内知名血管外科专家刘昌伟教授,主要从事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肾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内脏动脉瘤、多发性大动脉炎、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等外周动脉疾病以及大隐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及布加氏综合征等静脉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工作。目前已公开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收编文章8篇,授权国家专利6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