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箭士柳白猿》:侠道的诠释

 等待MYLOVE 2016-03-09
图1/3

文/梦里诗书

民国的武林,是乱世争雄的时代,也是江湖侠者最后的时代,《箭士柳白猿》中各色人物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徐浩峰用一场复仇与阴谋贯穿始终,在这一时代背景中锻造了属于自已的江湖,那刀光剑影中的人性挣扎,将侠者大义得以淋漓尽致的呈现。

电影以目睹姐姐被害,备受打击的小人物双喜为展开,他偶然间救起了上一代的箭士柳白猿,习得超高箭术,并成为了新的武林仲裁人,“柳白猿”在电影中并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名号,其所象征代表的是武林仲裁者的道统,如若按传统武侠电影的套路,在习得一身武艺后,双喜无疑当报此深仇大恨,但电影在人物设定上将继承了前辈一身武功的双喜,也继承了柳白猿当公道无私的宿命,这也就形成了《箭士柳白猿》在人物上不同于传统武侠电影独具匠心的张力所在。

复仇是电影完美着力的一点,而在另一点柳白猿游走于二冬和月牙红之间的纠葛,将阴谋贯穿此中的呈现,却并没能有着太好的发挥,反而使叙事变的混乱浮夸,柳白猿这一人物和打斗上硬派功夫的精彩,难掩文戏上台词的尴尬,虽然这些不难看出电影以此突显的英雄宿命和对侠道的升华,但比之后作《师傅》中行云流水的情感缔结,《箭士柳白猿》显得过于刻意表象化,以阴谋为脉络的剧情之失,确令人遗憾。

图2/3

《箭士柳白猿》并不是一部树立英雄的电影,他没有着飞檐走壁,那写实生猛的功夫是徐皓峰对英雄真实的塑造,作为武林纠葛仲裁者的化身,柳白猿一面最终化解了自已血海深仇的包袱,在面对昔日残害姐姐的凶手,给于对方严惩,却又不取性命,将公道大义真正印刻在了这一人物,另一面在结尾处与匡一民的生死对决,但这场战斗又不存在真正的胜者,因为时代的车轮已经将早已驶过武功的轨道,对江湖武侠的缅思是结局处导演对中国文化的情怀所在。

图3/3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英雄梦,但又有多少人能明悉那英雄背后的苦楚,徐浩峰的江湖不仅有着快意恩仇,更还有着对侠道的诠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