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故
(一)理论
1、语感不是播音员和朗诵的培养课,不要受到某些定式的影响。
要如《承诺书》中所言:我要读出自己的理解。我读的,是自己的情感;我读的,是自己的节奏;我读的,是自己的频率;我读的,是自己的腔调。
2、关键字。一定要有所感,一定要感受到那个词(关键字),去读那个词(轻与重、急与缓、抑与扬、起与伏)。不是千篇一律,不是表演。
3、情感可见不可摸,但节奏、韵律、起伏可以摸得着,是可以把控的。
4、读。写出来的文字,一定要经得起读的检验。
5、布局。无论是写作还是朗读,都不仅仅是文字的布局,还要包括情感的布局。
6、获。
读,是眼、口、耳的统一,最后汇聚于心。
好的文字,悦于形,悦于声,悦于耳,悦于心。
收获成片,功夫成片!
(二)我就是诗。
1、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头。如《将进酒》,文中的头大气磅礴(情感的宣泄)。
开关要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突兀矫健,要有气势。(不仅是文字上的,而且是情感上的。)
(2)身。写实。
……酣高楼(起),……又清发(收敛),……揽明月(起)。停顿,情绪稳定(换气)
(3)脚。抽刀断水……,……愁更愁。(伏,慢)
2、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关键词:温暖。脸和心都要微笑,带动字眼的微笑。
3、再别康桥
(1)……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起),停顿
但 我不能放歌……(伏)
(2)软泥……油油……招摇……柔波……水草
体会软软的,油油的,招摇的那种状态,把它读出来。
(3)满载(把嘴打开,体会满的感觉。)一船星辉……
(4)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体会悄悄)
4、读诗与写作的关系
诵读的起伏,犹如文章中拧麻花似的冲突。
5、你是人间四月天
(1)作者:林徽因。建筑师,诗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方案的设计者。
(2)基调:偏欢快,偏轻灵,像暧风一样。但不张扬,有一点收敛。
(3)压韵:四月天……交舞着变……云烟……花前……鲜研……月圆……新鲜……白莲……燕……四月天(压韵听起来很美。)
(4)断句:轻灵在春的光艳中 交舞着变
新鲜初放芽的绿 (可连可断,不被形式迷惑。)
(5)开头结尾,文字一样,但赋予的情感,是不同的。
唯有读,方能体会到情感层面的意义。
二、知新
1、雨巷
(1)作者:戴望舒。翻译家,诗人。
被人称为现代派“诗坛领袖”。雨巷,是其成名作,由此而被称为雨巷诗人。
(2)基调。绵长,但充满写实。纠结的心绪,既有忧愁,又有希望,又有蒙胧,但不晦涩,沉浸的感情非常深,但不浓艳。
(3)第一段:独白,叙述性的。
第二段:理想。
第三段:梦幻。
第四第五估:走近……走近……; 远了……远了……(要慢)
凄婉迷茫(解读丁香一般的姑娘。)
凄:冷艳;婉:婉转,柔顺;迷:神秘;茫:模糊。
(4)颜色
《再别康桥》里,颜色是丰富,明丽的。
《雨巷》中,则是素雅,阴湿。
2、钗头凤·红酥手
(1)作者:陆游陆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2)基调:在明艳华丽鲜艳的色彩下,突出悲怆的心情。
(3)错,错,错!莫,莫,莫!(可以中、强、弱,也可以弱、中、强,交织变化,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第三讲
一、温故
1、承诺书中的重点: (1)读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节奏,自己的频率,自己的腔调。 (2)坚持读下去。——读书(不是看)百遍,其义自现。
2、怎么读 感:先有感觉,再有感动,才能有感想,才能有感叹。 法门:抓住关键字,感觉关键字。(轻重,急缓,抑扬,起伏)
二、我就是诗
1、断 断者站也,站者歇也 全文中 段与段 之间的段歇 一段中 头身脚 的断歇 一句话中,实词与虚词的断歇
2、阅读的技巧 掌握了抑扬(声音的高低),顿挫(声音的长短),就已经掌握了阅读的技巧。 不仅要关注实词(有着明确含义的字词),还需要关注虚词(没有实际含义,不能单独成句。于是,所以,好像等等)。
3、我爱这土地 (1)作者:艾青。文学家,诗人。 (2)“这被暴风雨……激怒的风。”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其语意完全不一样,所以要用相反的语调。
4、满江红 (1)作者:岳飞,字鹏举。南宋抗金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 (2)情感。悲愤、压抑与慷慨激昂交织。
|
一、温故
1、语感班的目的 (1)坚持,养成朗读的好习惯。 (2)从朗读中找天愉悦,从学而时习中得来。
2、感 第一层次:感觉(关键词); 第二层次:感想,感情; 第三层次:感悟。 最后达到与文字沟通,交汇的境界。
3、读 (1)关键字。通过轻与重,急与缓,抑与扬,起与伏等等表现出来。 情感是通过节奏与韵律体现出来的。 (2)写出来的文字,一定要用读来检阅。
4、情。作文包括情感,以及情感的布局。
5、获。好的文字,悦于形,悦于声,悦于耳,悦于心。
6、断。 全文中 段与段 之间的断歇; 一段中 头身脚 的断歇; 一句话中 实词与虚词 的断歇。
二、知新
1、乐 音乐中只有七个基本的音符:Do-re-mi-fa-so-la-ti-do,哆来咪发梭拉西哆 但这七个基本的音符因为长短高低的不同,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乐曲,以及这些乐曲里所包括的情绪。
2、少年中国说 (1)作者:梁启超。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2)审题。中国的少年,和少年(年轻)的中国。 主线:年轻的中国需要中国的少年来担当。 (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为叙述性;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为目标性的,高亢。
3、前缘 (1)作者:席慕容。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 (2)自言自语的风格。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作者:杜甫。唐朝,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成功之作多在“安史之乱”之后。 一人伟大的诗人,他的作品一定要反映历史。站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和能是一位真正的文人。 (2)大格局,大情怀。——由“我”再推己及人。 “安和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悲怆中还要有激情。 (3)第一段中:卷,飞,洒,挂,沉——渐变。
|
第五讲
一、温故
1、从爱好到兴趣,还有一步之遥,即:坚持,并从中得到快乐。 2、自信来源于成就,成就来源于积累,积累来源于专注,专注来源于坚持。
二、知新
1、精 诗是语言中的精华,是最具灵性的文字。 一首诗是一幅画,是一段事,是一份情。 2、登幽州台歌 (1)作者:陈子昂。前唐诗人。一改当时乖僻的诗风,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3、蜀道难 (1)作者:李白。
4、国殇 (1)作者: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以前如《诗经》都是集体创作。) 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楚辞的创立者。 代表作:《离骚》、《九章》、《九歌》。 2、为追悼阵亡将士而写的一首挽歌。 也喻示着楚国即将灭亡。
|
第六讲
一、温故
1、老虎经常遭猫戏。当你不如别人时,别人会取笑你;当你和别人一样时,别人会嘲讽你;当你刚刚超过别人一点时,别人会嫉妒你;当你超过别人一大截时,别人会学习你;当你超越别人,让他无法追赶时,别人就会膜拜你。所以,坚持才是至胜的力量。
2、文字是有感情的,文字是有灵性的,文字是可以唤醒人的潜能的。
二、知新
1、动 不只要欣赏诗的意境美 韵律美(抑扬顿挫) 色彩美 还有动态美
2、水调歌头 (1)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豪放派主要代表。 (2)基调:欢饮达旦(欢快为主基调),兼怀子由(有一点点愁绪)。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念奴娇·赤壁怀古 (1)体会:淘、穿、拍、卷等动作。 (2)浪淘尽(尽),墙橹灰飞烟灭(灭),要干脆,短促。 (3)谈笑间——要用对敌人的轻视。
4、山高路远 (1)作者:汪国真。现代诗人,画家。 (2)呼喊是爆发的沉默,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于无声处听惊雷,此时无声胜有声。
|
|
|
|
|
|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贫农

|
|
第七讲 一、温故 1、动态美:发现(诗词里)动词的关键词。
二、知新 1、明 通过对作品的语气、节奏、韵律、心理、神情、体态、情景进行模拟和演练,从而与作者形成共鸣共震。 说白了: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投入角色,找到自己。 《大学》里,在明明德,即找到自己(灵魂、本我)。 我们一遍一遍的表演,一遍一遍的模仿诗人的心理,诗人的体态,诗人所表达的那种情景和韵律,一遍一遍通过脑电波过滤传达到我们的全身。慢慢的,久而久之,我们会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质、自信、语感,就会慢慢培养出来——从别人到自己。
2、密州出猎(苏轼) (1)背景:苏轼被发配到密州当知州(首席长官),不能在皇帝身边得到重用。 (2)亲身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孙仲谋)。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持节——节令(类似尚方宝剑);冯唐——皇上派的特使。 (4)酒酣胸胆尚开张。——作者虽然不拘小节,但也有一种无奈(冯唐未来)。
3、虞美人 (1)作者: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候。 后因作《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书法、绘画、音乐样样精通,特别以词的成就最高。被称为“千古词帝”。 (2)李煜的命运与刘禅有类似之处,但刘禅因为“乐不思蜀”而保一小命。 (3)长句:绵延。(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短句:急促。(往事知多少,只是朱颜改。) (4)李煜后期作品:言辞清新明丽,但情绪悲凉。婉约派中又体现了大情怀。
(5)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6)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4、青春(席慕容) 老师备课时的情感:含着泪水的回望。 DJ配乐:一首欢快的曲子。 演绎:遗憾,自嘲,坦然面对现实,面向未来的情怀。 充满自信,前面走过的路虽然仓促,但并不妨碍未来的从容、自信、悠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