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马古道的发展历程

 七秒的鱼 2016-03-09

茶马古道的发展历程

    来源: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    编辑:I说茶   2016-01-11 17:16:36

茶马古道的发展历程

茶马古道是指以茶为传播、贸易和消费主体,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手段而形成的文化、经济走廊,茶马古道还是一个文化符号和一项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回到丝绸之路研究火热的80年代,还没有茶马古道这个称谓,那个时候有的是南方丝绸之路,直到90年代初,几位年轻学者的研究完成了这条道路的命名,在最初茶马古道其实是正确的研究方法,思考方式。到现在,茶马古道可以是一段遗产、一个营销概念。

1990年7-9月,来自云南大学中文系教师木霁弘,陈保亚和其他科研机构的李旭、徐涌涛、王晓松、李林六位青年学者(即后来的“茶马古道六君子”),在中甸县志办、迪庆州民委藏学研究室、中甸区划办、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文化中心以及云南大学中文系的支持下,徒步从金沙江虎跳峡开始北上,途径中甸、德钦、碧土、左贡至西藏昌都,返程又从左贡东行,经芒康、巴塘、理塘、新都桥至康都,接着又从理塘南下乡城回回中甸,在云南、西藏、四川交界处这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大三角”处,步行100多天,进行了一次当时“史无前例”的田野考察。

考察的学术成果获得云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张文勋的首肯,六人联名的文章《“茶马古道”文化论》其后被收录在张文勋主编的《文化历史民俗——中国西南边疆民族文化论集》(该书编辑时间是1991年,出版时间为1993年),这是“茶马古道”首次公开出现,其后,云南大学中文系教师陈保亚的《论茶马的历史地位》发布在1992年第1期《思想战线》:同期时间,几经波折,忠实记录此次考察经历和研究成果的《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索》一书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茶马古道的发展历程

在这本书中,“六君子”以他们的所见所闻,将沿途2000多公里的种种“神奇与独特文化”以生动翔实的笔墨描述出来。最主要的是,“六君子”在紧紧抓住滇、藏、川这个民族、多文化交汇之地的历史和文化特征,尤其是根据曾经活跃在这一带的“马帮”,重申了“茶马古道”这一概念。当时无论在史学界、民族学界,抑或是考古学、民俗学、藏学学界,“茶马古道”这一概念都是第一次出现并得到系统的论述。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中在对中国对外交流的五条线路做了明确划分的机场上,将他们亲自考察的滇、藏、川“茶马古道”与大众之前熟知的“南方丝绸之路”作了明确的区分,自此,“茶马古道”成为研究中国西部重要的研究模式,为滇、川、藏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觉。四川学者刘弘发现,也是从这时起,在中国西南区域,以“茶马古道”为主体的研究,全面超过了以“丝绸之路”为主体的研究。

由于前期“南方丝绸之路”热的影响,“茶马古道”概念产生后的前十年影响并不大,只是在小范围的学者间作为学术概念流传,并没有引起大众的关注。2000年后,随着影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的介入,加上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物质——普洱茶的热销,尤其是旅游业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旅游的推出,它才逐渐深入千万万户,并最终成为一个云南乃至中国西南地区的符号资源。

“茶马古道”这一逐步升温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茶马古道”逐步由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覆盖西南地区的交通网络并最终变为一个“文化符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学者及其著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几乎与“六君子”的著作同时,王明达、张锡禄合著的《马帮文化》,以云南马帮为切入点,深入讨论了马帮这一特有的贸易形势,以及马帮在商贸往来之中逐步积累而成的文化特征。然而因此时“茶马古道”概念并未被大多数学者接受,或仅仅被部分学者视为“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条支线,也就是从云南西北通往西藏地区的通道。

或许是鉴于此前在《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中引起的人们的误解,2001年,木霁弘出版了《茶马古道考察纪事》一书,将茶马古道定位为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中外交流通道、民族迁徒走廊、宗教传播大道、民族和平之路,并明确指出“南方丝绸之路”不合适于作为研究滇、川、域的视觉,第一次为“茶马古道”正名。

次年,木霁弘、陈保亚、王士元、丁辉等人开始考察茶马古道上的语言与文化,倡导并出版了系统研究茶马古道的丛书—茶马古道文化丛书。而今这套丛书的《茶马古道上的民族文化》《茶马古道上的西藏古树》等书已经顺利出版,其余著作还在持续编著出版中。而从2004年到2008年四年时间里,出版的与普洱茶和茶马古道相关书刊,高达上百种。

从2002年开始,中国图书出版业进入“读图时代”,这在旅游图书类体现尤为明显。在经历了“非典”压抑后的2004年,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旅游书出版了50多种。《藏地牛皮书》《丽江的柔软时光》《茶马古道》《图书晚清民国茶马古道》《九行茶马古道》等等可谓是其中的经典之作,这些书的特点就是融云南的少数民族风情、茶马古道、中国西南的神秘文化与独特的风景于一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者的倾向和精神诉求。

2007年,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研究茶马古道文化学术研究机构。

茶马古道的发展历程

影视方面,早在1997年,郝跃骏深入独龙江,拍摄了《最后的马帮》,该片2001年放映后引起了民众对西南山区马帮的极大关注,并因此荣获多项大奖。1999-2003年,导演田壮壮、作家阿城、木霁弘、丁辉等人力时四年合作拍摄的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上映后也引起了巨大轰动,并将全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云南怒江到西藏沿途的茶马古道,此片后获得“华表奖”。然而,这两部影视作品还是茶马古道上的初期作品,影响范围还不算很广。

2004年,王洪波。何真编剧的电视剧《大马帮》开播,滇西马帮的往事再次通过大众媒介引发关注。2005年7-8月,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间播放了电视连续剧《茶马古道》。虽然这只是一部由白族作者景宜的小说改编而成的虚构作品,但却借助中央一套的收视率而深入了千家万户,同时使“茶马古道”成为了广为人知的名词。四年后,日报NHK电视台和韩国KBS联合摄制的纪录片《茶马古道》也分别上映,从而使“茶马古道”成为了中国西南地区一条“享誉世界”的线路。

其实,2004年后的“茶马古道”热还与云南普洱茶的热销有很大关系。普洱茶的兴起,既是茶马古道产业化效应的体现,也进一步让茶马古道成为关注的焦点。因为传统上普洱茶的运销均是由马帮进行,而古道正是马帮曾经的艰辛和普洱茶文化悠长的见证。而今马帮行将消失,古道行将衰落,唯有普洱茶依旧在焕发着活力。“茶马古道”此时已成为了普洱茶商家促销宣传的有效手段,从而使茶马古道相关的元素彻底商业化。如2005年由30多个赶马人、120匹马组成的云南马帮,驼着约4吨茶,直奔北京城而去,吸引了全国媒体记者、观众和读者的眼球。

学术社会团体方面,除原有的云南省茶叶协会外,云南省茶叶商会(2005年3月成立)、茶马古道研究会(2005年月成立)、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成立(2005年9月成立)、云南普洱茶协会(2006年4月成立)、云南省古树普洱茶收藏研究会(2014年10月成立)相继成立,茶商有了自己的会所,学者有了属于自己的研究场所,开始在政府的支持下举办各种茶叶交易会、博览会。政府方面,在普洱茶热带来的经济效益促动下,也纷纷支持普洱茶和茶马古道的研究宣传。2006年,茶马古道临界碑在宁洱树立,专门介绍普洱茶和茶马古道的《普洱》杂志创刊;2007年“百年贡茶回放故里”,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政府与商业合力,让茶马古道这条千年古道此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以至于2007年,普洱茶与房奴、基金一道成为CCTV年度经济的三个关键词。

2008年,普洱茶进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单。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茶马古道”已经从一个纯粹的学术概念,发展为一股大众流行文化符号,再变成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品牌,拉动了区域经济的产业化,这大约就是福柯意义上的“话语的力量”。其实,早在1997年,极为敏锐的文化商人便以“茶马古道”为名注册了近20个商标和商号,早早将茶马古道的“话语权”攥在手中。

虽然“茶马古道”当初只是“六君子”根据云南和西藏交界地带马帮驮运茶叶的路线总结出来的一个概念,但随着旅游业对新业对新兴事物的不断追索和普洱茶的热销,它又在概念的基础上,具有了浓厚的中国西南地区和云南的资源符合的色彩。

然而,“茶马古道”还远远不止于此。2008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由单霁翔、刘庆柱等十余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第3040号提案,即“关于重视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下简称《提案》)认为:“茶马古道是中华民族勤劳的智慧结晶,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不朽的丰碑。她千载不息,孕育了多姿的地域文化,丰富了不朽的中华文明。茶马古道能够表现我国西南地区、一段时间内社会商品的互惠交换,以及思想的相互交流。随着茶马古道上所发生的宗教、知识和价值观念的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了文化的繁荣,意义十分重大。”

2009年,澳门特区政府邀请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和云南省文物局到澳门举办“茶马古道文化风情展”,展览的半年时间里,造访人数超过六十万。

鉴于此,2009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云南省文物局和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对茶马古道的线路进行整体研究,同时对茶马古道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在自身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实地考察了中国西北、西南等茶马古道现状,攥写了《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报告》,在此背景下,云南、四川、西藏、甘肃等省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对茶马古道的保护和研究也充分重视了起来,茶马古道沿线文物的普查、研究和保护工作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

茶马古道的发展历程

2010年6月2-4日,由国际文物局和云南省文化厅(文物局)、普洱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以“茶马古道遗产保护”为主题,在普洱茶的集散地普洱市召开,期间发布《普洱共识》以及研究论文集,这也是茶马古道保护国家级行动的开始,在国家文物局的主导下,“茶马古道申报为中国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也在云、贵、川三省展开。

2011年3月,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云、贵、川三省茶马古道成为国保单位的评审工作在北京展开,与会专家对茶马古道的重要性给予高度重视,许多区域茶马古道从零保护状态一举升格为国家保护,这是中国西南区第一条受国家保护的大型文化线路,为茶马古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3年,云南、四川、贵州境内的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景迈山开始申请世界遗产,这是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以茶为主体申请世界遗产的活动。

经历近20年的发展演变之后,今天的“茶马古道”已经由原来一个单纯的概念,便成了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皆知的符号资源和文化遗产。恐怕这也是当初归纳出这一概念的“六君子”所始料不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