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学角度而言,书法是一种视觉造形艺术,讲究变化与造势。下面,我们总结书法10种变化,悟懂和实践这些变化,越写越漂亮! 一、大小变化 三个同样大小的字,笔划的粗细与多少差不多的,若相连在一起,整幅书法就废了!通常来说,少划的字写小,多划的写大,但反过来的例外偶有奇效。每个中文字有多种写法,一个书法家要记得三几种。这对大小的变化很有帮助。 二、粗细变化 指笔划的粗细,是提、按的变化了。提按是用笔的一个重点,因为要一气呵成,书者不能每写一笔就到墨砚上整理笔毛。按下而粗写,笔毛八字打开,跟提笔细写要练得笔毛会自然地收合起来。纯羊毫的笔毛最软,下按最易,但提笔时笔毛因为不够弹性而收合最难。毛愈软,变化愈多,但用笔是比较难学的。要提按自如,用笔要做到八面出锋。 三、宽紧变化 作画既要密不通风,也要宽可跑马——书法也是如此。一个字的结构要有宽有紧,或一个字宽一个字紧。有时书者可把两个字作一个字写,写得紧紧的,再下去就突然宽敞起来。不仅上下要有宽紧,左右也如是。写了一行,下一行要看上一行而变。其它的变化也是要上下左右一起顾及的。 四、左右变化 书法常谈的行气,不是指一行写得够直,而是指字与字之间的连贯气势。上佳的行气,可以写得忽左忽右,好像醉酒行步似的。书法的字可以分开来读,但却不应该分开来写。(就是字与字之间有大距离,也要写得有连贯性。)书法要整幅看,所以下笔时的意识,是忘记字与字之间的分离,好像是画一幅抽象画作似的。能做到这一点,忽左忽右的困难就解决了。 五、浓淡变化 这是今人胜前人之处。前人所用的墨色一样,今人有写得忽浓忽淡的,大有佳处。浓淡的写法是水墨并用,而墨的质量就变得不大重要了。有时单蘸墨,有时单蘸水,有时先水后墨而后写,也有时先墨后水而后写,效果各有不同。过时而坏了的墨叫作「宿墨」,某部分的墨与胶分离,有沉淀,写来大有奇趣。中国产的墨汁过了三几天就变作「宿墨」,奇臭!日本的墨汁永远不臭,但要等好几年才有「宿墨」之效。我有三十瓶藏了四年的日产墨汁,成为坏了的「宿墨」,珍品也! 六、润枯变化 「润」是多墨湿笔;「枯」是少墨干笔。少人知道的是把这二者用到极端会有很好的效果。这是明末清初书法大师王铎发明的。二者用到极端,润的化开来以至笔划不能分辨,枯的要细看才见墨迹。王铎有好些精品,是每蘸一次墨写到全干才再蘸墨。要把润枯极端化,有两个重要的法门。其一是极润而刻意地要墨化开来时,手的动作要把笔划交代得很清楚——这样,化墨而不辨笔划,观者还可以感觉到字意。其二,用笔要非常老到,否则一到枯笔笔毛就散乱了。宣纸有生、熟之分,也有半生半熟的。要增加墨的变化一定要用生纸,越生越好。生纸难用,但笔用得好就没有困难了。 七、快慢变化 书法是要有节奏的,写时笔锋好像是在纸上起舞。快笔刚健,慢笔婉约。时快时慢要有像音乐的节奏,而在快与慢的交替中不要棱角分明,以至有斧凿痕迹。慢笔比快笔难。写得好的慢笔,有很自然的波动,是足以扣人心弦的。 八、狂静变化 所谓动若脱免,静如处子,上佳的书法也如是。「狂」不一定是指狂草——行书草写也可以写得很狂放的。有时狂写是胡乱地写几笔,乱来一下,可有奇效,但这种写法只可偶而为之,常用就变得真的是乱来了。从狂转静,可以渐变,但有时一下子狂、静分明,感情的表达会使观者喘不过气来。 九、真草变化 「真」是指楷书或看得分明的行书。全用楷书变化很少,不可取也。行、草并用是上佳的书法形式中比较容易表达感情的。纯用行书不容易写得好;纯草也不易,但比纯「行」易一点。在真、草之变中我最欣赏那据说是颜鲁公所写的《裴将军帖》。这个名帖用上隶、楷、行、草各体字,是穷「体」变之道也。 十、危安变化 以书法表达感情,若要增加震撼力,字不妨写得「险」一点。险而不怪,是米芾说的。危而安,是孙过庭说的。以「中」字为例,垂直的一竖可以偏左,更好是偏右,若在中间就少了险意;那一竖可以上长下短,也可以上短下长,若上下一样,就因为过于平稳而把字写「死」了。「小」字的左右两点是不应该对称的。把「小」字右面那一点写开些,增加了该字要翻转的动态,跟的字抚而安之,就是好书法。 上述的书法十变,是意图以一个整数来分析感情的全面表达可以有的变化。但学书法不要墨守成规。天真自然的感情流露,一下笔就禁不住不断求变。意之所之,变得有人类内心和弦的规律,哪管是十种还是八种,又或是哪一种?好书法就是好书法,是用不着分析的。 一、书法的自然之美中国书法是一门以汉字为书写对象的艺术。汉字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以“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为结字原理,是世界上最具独特魅力的文字。它来源于自然,形成于人们对自然现象和世间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自然性是汉字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以汉字为书写对象的书法艺术,其所要表现的自然之美是不言而喻的。 在中国书法史中,能够在大浪淘沙中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和为人所景仰的书家无不以“书出自然”为书法的生命与灵魂。就在当今,书法创新虽层出不穷,但如果书法缺乏自然之美,要想将书法这门艺术传承下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二、几点书法技巧 1、顿笔,或谓顿锋。指笔力下按的动作,按的力度要大于蹲、驻,所谓“力透纸背者为顿。” 2、摧锋,《玉堂禁经》云:“顿笔,摧锋骤衄是也,则努法下脚用之。”摧锋,指笔势之迅猛也。 3、挫锋,亦称挫笔。指运笔中突然停顿以改变方向的动作,一般至转角或趯处。先顿,然后笔锋略提,使笔转动,从而改变方向。 4、挨锋,《玉堂禁经》云:“挫笔,挨锋捷尽是也,下三点皆用之。”挨锋即指滞留笔锋。 5、驭锋,《玉堂禁经》云:“驭锋,直接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其”是也”,驭锋既乘笔势向前突破。 6、蹲锋,《玉堂禁经》云:“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此为用笔垂直方向的动作,如顿,但下按的力度较顿为轻。 7、足存锋,《玉堂禁经》云:“驻笔下衄是也。”此之谓留驻笔锋向下衄挫,这是趯笔前的准备动作,足存锋以积蓄笔势,然后趯笔才有力。 8、衄锋,《玉堂禁经》云:“衄锋,住锋暗挼是也,烈火用之。”指笔既下行又往上,然而又不同于回锋,回锋用转,衄锋用逆。 9、驻锋,即住笔,然而并非停笔不动,而在于暗地揉搓。 10、趯锋,《玉堂禁经》云:“趯锋,紧御涩进,如锥画石是也。”趯锋即趯,多用于钧画的写 法,钧是连接竖画的笔画。竖画下行准备出钩时先往后顿,挫笔后衄笔向右上折,然后向左快速钩出。 11、按锋,《玉堂禁经》云:“按锋,囊锋虚阔,章草磔法用之。”此指垂直向下用笔的动作,即向下按。 感谢大家支持 「关注中国国画家艺术研究院」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共号,点击关注;或长按尾页二维码即可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关注。 「分享帖子」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 「版权声明」版权来自网络,转载需说明 「艺术热线」13911002220 「艺术微信」ssbw978005168 特别关注:弘扬中国传统,传承艺术文化精髓。 CCTV-发现之旅频道全力打造的大型艺术专题类纪录片《艺术名家》,每周日22:30-23:00正式在CCTV-发现之旅频道播出,每期节目时长30分钟,著名主持人于胜春当家,每期探讨一个艺术类主题,深入探讨、艺术创作展示及点评相结合,融合访谈、外景记录,提供一个交流、鉴赏学习的平台,让观众通过节目了解当代以及传统艺术文化。(已录制嘉宾有吴国亭,文怀沙,崔如琢,黄建南,袁熙坤等) 中国国画家艺术研究院投资拍摄的CCTV《艺术名家》栏目开播以来,深受好评。请艺术家朋友们关注、联系、交流、合作! 更多咨询请关注下面公共号 汇聚正能量 传播真善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