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每天学一句《论语》《八佾篇》(21)

 歌柏安妮 2016-03-10


《八佾篇》(21)



【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注释】

(1)社,指土地神,这里指社树。

(2)夏后氏,夏人,夏朝以国为氏。


(3)以,用。

(4)使,让。

(5)战栗,害怕而发抖。

(6)成事不说:说,谈论。

(7)遂事不谏:遂,完成。谏,规劝、批评,使改正错误。

(8)既往不咎:既,已经。往,过去的事情。咎,指责、责备。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有关社树的事情。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树做社树,商朝用柏树做社树,周朝用栗树做社树。”鲁哀公说:“栗树,就是使人担心害怕的意思吗?”孔子听说了以后说:“既成事实的事情就别再说了,已经造成后果的事情就不要批评了,已经过去的事情就别再责备了。”

【解读】

后人理解本章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分歧的焦点就是“使民战栗”是什么意思?后人多认为,本章的断句是: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意思是,鲁哀公向宰我询问有关“社”的问题。宰我回答说,夏朝人用松树,商朝人用柏树,周朝人用栗树。意思是让人们战栗、害怕。显然,这是宰我牵强附会,闹出了笑话。孔子知道后,认为这是成为笑话已是事实,说已经成为事实再不要说了,完成了的事情再不批评了,过去的事情再不用指责了。对于这种观点,我认为有几个疑点。一是夏商周三个朝代选用社树作为象征,应该是人人皆知的事情,宰我不至于连这个也不知道。鲁哀公更没有必要去问。二是从本章的结构上,鲁哀公与宰我是一问一答的事情,宰我在回答时用“曰使民战栗”和答话不相协调,有些节外生枝的意思,这话应该是鲁哀公说的。三是如果针对宰我发生常识性的错误,孔子听说后用“成事”“遂事”“既往”,连用三个“不”对这事进行否定,是不是小题大作了。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是孔子的弟子。鲁哀公向宰我询问有关“社”的问题。社,是指土地神。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后来郑玄注释,认为“社”就是“社主”,也就是土地神的标志,在社神的祭坛上栽一个木头庄子。但是,从下文的答话来说,这里的“社”应该指的是“社树”,相当于这个国家的象征。比如中国的国花是牡丹,日本的国花是樱花。社树是古代国家的标志,是文化的象征。社树的选择是根据这个国家土壤适宜种什么树。《周礼·大司徒》曰:“设其社稷之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

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宰我告诉鲁哀公,夏朝用松树作为社树,商朝用柏树作为社树,周朝用栗树作为社树。后人理解本章,就是从这句“使民战栗”出了问题。鲁哀公为什么来问宰我有关社树的问题呢?鲁哀公时期,哀公一直想把政权从三家权臣那里夺回来。也许哀公也请教过孔子,没有得到答案,于是向宰我询问。宰我能言善辩,其“言语”的能力和水平,排在子贡前面,是孔门弟子中唯一一个曾正面对孔子学说提出异议的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宰我和鲁哀公打暗语对话,商量在祭祀的时候除掉三家权臣。后面这一句应该是鲁哀公的反问,也就是鲁哀公明白了宰我的意思,反问道“使民战栗”。如果认为这是宰我说的话,并不是很符合对话场景。一问一答,然后回应,更符合鲁哀公的反问。鲁哀公会谋划除掉三家权臣吗?从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鲁哀公会这样做的。鲁哀公同三家权臣的矛盾发生了激烈冲突,终致鲁哀公27年,流亡越国。

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对三家权臣也是有很大意见,在鲁定公时期,曾建议逐步消弱权臣的权利,但是没有实现。如果结合下一章有关管仲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孔子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回答。根本的原因就是“时也”,时机没有了。就像下一章说管仲是最有机会帮助齐桓公实现王道统治的,正因为管仲没有做好说明他“器小”。对鲁哀公来说,孔子也像打暗语一样做了评论。“成”“遂”“既”,都是指已经完成的、过去的事情。成事,完成了事情。不说,不再说了。遂事,有结果的事情。不谏,不规劝和批评,使其改正错误。既往,已经过去的事情。不究,不再追究。从孔子三句话的回答中,一个很明确的态度,就是否定,不要做,不要做,不要做。连用了三个“不”字,强调不该做。不该做什么事情呢?“成事”“遂事”和“既往”,都是指已经过去的事情,其实是指一件事。这件事就是从三家权臣手中把权力多回来。可是,鲁哀公没有听孔子的话,终落了个流亡国外的下场。孔子是在告诉鲁哀公,你斗不过三家权臣,机会已经没有了。








得其精髓
精研易学、人物志、冰鉴二十余载
儒学和大乘佛法践行者
诗人,西域文化研究学者
王宏杰
天山国学苑
品读经典 升华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