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每天学一句《论语》《为政篇》(20)

 歌柏安妮 2016-03-10


每天学一句《论语》
《为政篇》(20)
原文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2)以,连词,与“而”用法相同。

(3)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如之何,怎么做的意思。

(5)临:对待。

(6)庄,容貌端严、庄重。

(7)举善,任用善良的人。

(8)不能,能力弱的人。


【译文】
季康子问:使用百姓,让他们做到对我恭敬、忠心,并且自己也勤勉,怎么样才能做到?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百姓,自然就会受到恭敬;你能孝对国君、慈爱百姓,人们自然对你忠心;任用优秀善良的人才,去教育帮助能力弱的人,百姓自然就会勤勉了。


【解读】

季康子何许人也?季康子是“三桓”中权势最大的,其权力超过了鲁哀公。季康子是季桓子之子,公元前492年季桓子死后,季康子继位主持鲁国国政。季桓子死时,反复叮嘱季康子要把孔子召回来,但由于季氏家臣公之鱼的反对,季康子只召回了冉有,而没有召回孔子。后来,在冉有的努力下,季康子才于公元前484年,花钱把在外漂泊长达十四年之久,当时已经68岁高龄的孔子,接回鲁国。孔子回到鲁国后,季康子曾向孔子询问他的学生哪些是人才。季康子对待孔子,其实只是礼节性地表示尊敬,并没有真正想要重用,有时,遇到什么问题了,才去向孔子请教。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本章显然是季康子向孔子咨询为政之道。意思是,使用百姓让他们做到恭敬、忠心和勤勉,该怎么去做?季康子作为权臣之一,在治理国家方面必定是要用心思的。鲁国至上而下对“三桓”有看法,敢怒不敢言。季康子也面临着百姓的不恭敬、不忠心和不勤勉,并且没有办法去解决。“使民”,作为权臣的季康子,不会从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思维是凌驾于百姓之上的。一个国家的臣民,对待君主和政府的态度是自发来自内心的,而不是强迫他们做的。这说明,季康子为政“使民”,出发点就有问题。后人在注解中,对“以”的使用提出疑问,认为应该去掉。认为季康子所提出的“使民”的敬、忠、劝三者是并列的。其实,敬、忠是指下对上的做法,劝,是百姓自己的做法,三者还有区别,这里的“以”是而、并且的意思。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孔子对季康子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季康子是问孔子,如何让百姓做到怎么怎么样,而孔子却要求季康子该怎么做好才对,其言外之意是你季康子自己没做好,你自己做好了这些都不是问题。敬,是下对上出自内心的恭敬,而不是“巧言令色”的谄媚之态。任何一个做领导的都希望下属对自己恭敬,把要求放在下属身上,就像季康子。孔子给他的答复是“临之以庄”。临,面对。之,这里代指百姓,也就是“使民”的民。庄,容貌端严的意思。这里的“庄”是上级对下级的表情,也反映了其内心的态度。要想让百姓恭敬,首先你自己要做到对待百姓庄重。这是孔子的回答,也是对季康子的要求。

第二个答案就是“孝慈则忠”。要让下百姓忠诚于你,首先你自己做到孝和慈。《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孔子这话说得很露骨,季康子你对待国君要做到孝,要用慈爱之心对待百姓。言外之意,百姓对季康子的不忠,是因为他对鲁哀公的不孝和对百姓缺乏慈爱之心。

第三个答案是“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举善,这是权臣和奸臣们最难做到的事情。权臣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又怎么会重用忠于国家的善良的人才呢?善,也就是善良的人才。不能,即百姓做不能做到的事情,是需要别人来帮助甚至教化的,这里是能力不足的人,与“善”相对。孔子告诉季康子,要让百姓勤勉,你必须要任用那些有能力并且善良的人去教育帮助能力弱的人。






天山国学苑
品读经典 升华人生
公共微信号:tshgxy
版主微信号:yizhihua5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