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三招,教你学画“思维导图”

 昵称97AZt 2016-03-10

作者:樊荣强

当今流行全球的思维导图,是英国人托尼·伯赞发明的一种工具,据说可以有助于思考、学习和记忆。在具体讲解之前,我先读一篇文章,看大家能够听到些什么。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认真听,等会儿我会提问。?

这篇文章来自于《即兴评述话题宝典》,是高考时艺考专业学生的面试参考书。我从中随便找了一篇,比如这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考试时如果老师问:“有一句古语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请你谈谈你的看法。”你会怎么回答?我们先看看书上给的范文:??

看到这句话,我不由得想到了那首《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年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结语,它告诉我们人生短暂、韶华易逝,光阴一去不复返,所以应当及早努力,免得老大无成,空余嗟叹。?
“少壮”是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壮的时段,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遍观古往今来的成功人士,他们在学业上的追求直到事业上的成功,大多是在这一时期实现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好好地利用这段宝贵时间,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或者为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就不可能有所作为。试想,人生能有几个二三十年?能有几度青春??
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会用这句诗来勉励他人努力学习,珍惜少年时代的宝贵时光,有所作为,这样,老了才不会后悔当初。可是,说归说、做归做,事实上,仍然有许多人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时光,等到自己年老的时候,后悔已晚。我们一定要从小吸取前人的教训,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或教育别人上,而要自己付诸行动,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掌握本领,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文章我念完了,请问大家记住了什么要点?没有人举手?看来,大家觉得要回答真不容易。原因是什么呢?一个可能是大家的概括能力有限,另一个是这个范文写得很坑人,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散文,而且这种散文式讲话大行其道。并不是大家喜欢这种讲法,而是他不知道怎么讲得好。你看,他颠来倒去就在讲要努力,要努力,文彩似乎也不错,但是逻辑没有、重点没有、条理没有,空洞得很,你最后只是记住了标题这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除此之外,你记得知道什么呢?这就是这个文章的问题,而且,这也是我们中国人讲话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果我们抛弃这种散文式的讲法,我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加上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钻石法则来重新构思一回,效果又会怎么样呢??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构思?

如果是我参加面试,主考官给我出了这个题目,我用思维导图画出来,就会是这样的。首先,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写在中间,画个圈;然后往外发散。大家看看我是怎么发散的——???


少壮不努力,老大都不会画思维导图

第一个问题是“是什么”。

也就是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自然界的植物,花草树木,只要给他阳光雨露,他就会春天发芽开花,夏天生长,秋天结果收获,所以它们不会伤悲。另一方面,人却不同,人如果在年轻时不奋斗、不拚搏,就不会收获丰盛成功的人生,就可能老大徒伤悲。?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

大家从小就听说了这句话,明白这个道理,可常常又只是挂在嘴上,或者只是拿来勉励别人,为什么自己却很难做到少壮努力?我认为大概有三个原因:一是懒堕,天性好吃懒做;二是没有目标,缺乏人生规划;三是环境优越,比如官二代、富二代,躺着吃父母,因此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

第三个问题还是“为什么”。

也就是为什么少壮一定要努力?或者换个说法,少壮不努力的话,会有什么后果?我也认为有三个:一是家庭,如果不努力,可能找不到老婆,就算找到了,因为贫穷,也可能不幸福,正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两个小年轻谈恋爱时没钱还好说,等到结婚生子,要买房买车供孩子上学,那时候你没钱才叫痛苦。我倒不是说贫穷就一定没有幸福,而有钱就一定幸福,但是,许多家庭纷争都还是为钱。二是事业,如果你不努力,你能够找到好工作或者自己当老板吗?没有事业就没有钱;没有事业你就无所事事,虚度年华没有人生成就,你就是个多余的人。因此就有第三个后果,你没有社会地位。因为你少壮不努力,你就没有能够在某个领域混出个样子来,比如在商界你是个大老板,在政界你是个当官的,在某个学术领域你是个专家,你啥都不是,一辈子就是个被人瞧不起,被人白眼,被人排斥的小混混,大混混,老混混。?

第四个问题是“怎么办”。

也就是我们明白了少壮必须努力,那究竟该怎么努力呢?我认为起码要做到三点:第一步,立志,有雄心壮志。第二步,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第三步,抓住机遇。第二步是为抓住机遇做准备,我们不是常说“机遇总是留那些有准备的人”吗?当然,机遇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身边那种一辈子都在努力,但最终一生平凡的人还少吗??

我的思维导图画完了。大家看看,如果我来回答考官的问题,我按刚才这个思路回答考官的问题,那一定会高中的。当然,在讲的时候,我会有所侧重,就如我过去讲的,使用钻石法则讲话时,要选择好立题。前面所列四个问题都可以立题,但是在讲述的时候,我不会平均用力,第一个含义我会多讲两句,二三两个问题我会一带而过,而怎么努力,才是我要讲的重点,如果讲三分钟的话,起码会花两分钟来说它。?

画好思维导图的关键?

大家现在肯定觉得思维导图是个好东西。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教口才这么多年,不断给同学们传授这样一个工具,好多的同学都从中受益。不仅是用在讲话上面,而且用在思考问题上面,尤其是工作方面问题的思考。一些做老板的同学告诉我,樊老师,用思维导图梳理自己工作上的问题,现在我的公司管理水平也提高了。??


托尼伯赞的书,不太容易读懂

思维导图虽然是个好工具,可是,如果要你去读托尼·伯赞的书,你就头大了,你可能读不懂。坦率地说,我买过托尼·伯赞的书《思维导图》,读不下去,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作者自己把问题讲复杂了。有些同学也买过,然后告诉我说,读不懂啊!西方人有西方人的优点,分析很透。但也有毛病,把简单地问题复杂化,搞得很高深,也许这样子看起来才像一门学问。我不喜欢这样,我喜欢理论,喜欢工具性强的理论,但不喜欢神秘而高深莫测的理论。?

因此,我不管托尼·伯赞怎么讲的,我觉得他提出的这套工具,思路是对的,想法是好的,它确实有助于开拓思想,提升学习能力,帮助记忆。按我的理解,托尼·伯赞的思维导图,主要是基于物质世界的所有东西都可以无限分解这样一个思想,然后从人类认识的层面,也就可以把某个意念、概念、观点或思想作为“节点”,不断地往下发散、展开、延伸。就像我们人类的血缘关系一样,某一个姓氏,从最老的祖宗开始,不断地开枝散叶,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

我非常认同托尼·伯赞的这个思想,但是,如何画好思维导图,我自己总结了一套简单易学的操作方法。也就是要抓住三个关键:联想、聚焦、分层,也是三个步骤。?

关键一:充分联想?

联想是人的大脑的基本功能,也是必须干好的事情。“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是联想公司以前的广告词。事实上,如果人类失去联想,后果会很严重。对于人的大脑而言,联想才是真正地启动了思考。当一个信息进入大脑之后,大脑就会对信息处理,而处理的第一步,就是跟大脑已经存储的信息进行连接。?

我们常常说,自己在对某件事情或某样东西进行思考。其实,表面上看似我们在思考某件事情或某样东西,但是,那不过是我们的思想指向它们而已,而并不一定是真的在思考它们。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是在对自己大脑里面所存储的有关的信息进行处理,而事实上那个思考对象我们并不知道多少。所以,思考是一件非常非常主观的事情,即使我们面对同样一样东西,我们的思考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有些美国电影里面讲的故事,非洲丛林中的原始土著,把钻石视为普通的石头,而外来入侵者却如获至宝,为之展开生死大战。也正是这个原因,经济学里面发明了一个词,叫做“信息不对称”,甚至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叫做“信息经济学”。?

说回到联想。要把思维导图画好,首先要充分联想,把自己大脑里面,跟你要思考的事物相关的知识、信息、故事、人物、观点、物品、地方,都找出来,让他浮现在意识层面,等待使用。?

当然,这里涉及到一个词——相关。你说一个事物跟另一个事物是否相关,每个人的看法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因为智力、记忆与阅历的关系,人们会忽略掉许多有相关性的事物。比如,我现在让大家拿“吃饭”这个话题来联想一下,如果用关键词来描述记录你联想到的事物,在一分钟内,你能想到哪些呢?你能想到多少呢??

也许你会想到大米、饭碗、酒楼、回家、厨房、请客、约会、旅游、钱、火锅、喝酒、孩子、老婆、菜市场,等等。这些都是比较正常的,正常人都会这样想。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些,已经不错了。但是还不够,还显得思路不开阔,不特别。如果再要你想,你能不能想到一些特别的呢?比如太空,你在想航天员怎么解决吃饭?想到非洲,你在想非洲黑人吃什么?想到孔子,你在想孔子那个年代如何解决吃饭问题?想到生病,因为最近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堪忧。想到腐败,因为公款吃喝浪费相当严重。?

要开口讲话时,脑子里面就要这样联想,并找出自己认为那些有用的信息来。不过,只是找出来,想到了,还不够,这还得用好下面一招。?

关键二:提问聚焦?

如果我们只是在发散,只是在联想,是根本不可能画好思维导图,也不可能把语言给组织好的。因此,在联想之后,或者联想的同时,你就得想办法聚焦。?

什么叫做聚焦呢?聚焦是物理学的概念,也就是控制一束光或粒子流使其尽可能会聚于一点的过程,例如凸透镜能使平行光线聚焦于透镜的焦点。我在小时候也玩过这种试验与游戏,几个小伙伴各拿一片镜子,对着太阳,然后把反射的太阳光集中到一个小伙伴的脸上。之前的课堂上,我也讲过聚焦恐惧,也就是一大群观众把眼光聚焦到讲话人的身上,由此引起讲话人的心理恐惧。?

我们这里所讲的聚焦,不是物理学的概念,也不是观众眼神聚焦,而是讲的思路聚焦。在讲话的时候,或者讲话之前,正如前面刚刚所讲,我们会展开联想,于是我们的大脑里面呈现出许多信息,你要表达出来,必须进行梳理,也必须进行取舍,因此你就得聚焦思路。?

其实,聚焦的目的,一方面是明确重点,抓住那些重要的信息;另一方面是筛选并去掉那些不重要的信息。尤其是后一个目的,你根本没有必须把那些不重要的、多余的信息讲出来。?

如何聚焦思路呢?最有效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问。这个方法是我讲思维导图与众不同的地方。不提问能不能画出好的思维导图?当然也能。但是,往往具有随意性,许多人只是学会找到不同的“节点”,然后又往下一层作发散,那只不过是简单的罗列而已。?

说回前面讲过的那个题目——《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围绕这个题目,得出了4个问题: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有人不努力?为什么应该努力?(或:不努力的后果是什么?)少壮时该怎么努力?如果要用4个关键词来叙述的话,就是:含义、原因、后果、办法。作关键词来引导思路行不行,可以,但不是最好的。即使你使用了关键词,往下发散时,还是应当提问,这样才能聚焦思路。?

最后说明一下,既然要提问,那么该提些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立题方法中的那三种类型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当然,具体该怎么提,还得要结合话题本身,来提出更有意义、更贴切的问题。?

关键三:平行分层?

提取了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就代表了一个话题系统里面的主要的观点或思想。接下来要注意的是,把这些关键词的平行关系给弄明白,千万不能把层次关系弄错了。说个网上传的故事吧,说某个科学家82岁娶了个28岁的老婆。这个是真的。但后来的事情是不是真的就不知道了。后来,据说28岁的老婆的爹,60岁了又娶了这个科学家的孙女。这下子,一家人的关系全乱了,把全国人民也搞晕了。你就这个科学家,见着自己的老丈人该怎么称呼呢?跟自己的老婆,该叫爸爸;可老丈人叫他呢,随自己的老婆,该叫爷爷。反正全乱套了。这就是分层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就像前面所讲的那个思维导图,如果把少壮不努力的后果之一“没有事业”放到上一个层次,那就是放错了层次。放错了层次,不仅是思维混乱的表现,而且还会让后面的思考变得更混乱。?

还要注意的是,每一层的各个节点之间,要尽可能地避免交叉。举个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如果你要评价一个人,你可以分品德、智力、观念、身体、能力这5个点,如果你再加上一个事业,恐怕就有点麻烦,因为这个事业跟前面5个节点,不是一个层面的,事业成功与否,跟那5个点都有关系,它们是上下级关系,而不是平级关系。

看到没有?画思维导图就这么简单!

最后我要说:思维导图的图不是最重要的,思维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图画的不漂亮没有关系,思维的拓展、纵深和聚焦才是重点,我们千万不要为画图而所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