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基丨中医学理论体系

 JOJO笑哈哈 2016-03-10

一、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以《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为标志。

1.《黄帝内经》

我国现存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为中医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难经》

成书于汉代。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特别是“寸口脉诊”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对经络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

3.《伤寒杂病论》

汉代张机(仲景)所著。分《伤寒论》《金匮要略》两部分。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伤寒论》是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确立了六经辨证的纲领;《金匮要略》以脏腑论内伤杂病,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

4.《神农本草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全书载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根据功效分四性五味,为“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提出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

二、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

(1)《脉经》

晋·王叔和著。中医学第一部脉学专著。该书第一次系统全面论述24种脉象及主病,提倡“寸口诊法”,明确三部脉位。

(2)《针灸甲乙经》

晋·皇甫谧著。中医学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3)《诸病源候论》

隋·巢元方著。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学证候学专著。

提出疥疮是疥虫所致;漆疮与体质有关,某些传染病是自然界的“乖戾之气”引起。

(4)《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唐·孙思邈著。中医学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提出“大医精诚”,开创了中国医学伦理学之先河。

2.宋金元时期

(1)《三因极—病证方论》

宋·陈言(无择)著。将病因分为三大类: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系统阐述了三因理论。

(2)“金元四大家”

金元时期: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

寒凉派:刘完素(守真),倡导火热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化火”。治疗善用寒凉药,故称寒凉派。代表著作《素问玄机原病式》。

攻邪派: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倡攻邪论,主张“病由邪生”,邪去而正安,治疗多用汗、吐、下三法,以攻邪为主,故称“攻邪派”,代表著作《儒门事亲》。

补土派: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李东垣,力倡脾胃论。主张“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善用温补脾胃之法,后人称“补土派”,代表著作《脾胃论》。

滋阴派:朱震亨(字彦修),后人尊称朱丹溪(因世居浙江义乌丹溪),他主张相火论,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疗上善用“滋阴降火”,后人称“滋阴派”,代表作《格致余论》。

3.明清时期

(1)命门学说

张介宾(字景岳),赵献可(字养葵)等医家,重视命门学说,创新对命门概念及其功能的认识。

(2)温病学说

温病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到明清成熟。

吴有性(字又可),著《温疫论》,创戾气学说。

叶桂(字天士),著《温热论》,创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薛雪(字生白),著《湿热病篇》,创新温病学说的湿热病因理论。

吴瑭(字鞠通),著《温病条辨》,创立温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

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3)医学全书

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为驰名中外的中药学著作。

明徐春甫著《古今医统大全》,辑录230余部医籍,为著名中医学全书。

明王肯堂著《证治准绳》,为著名中医临床医学丛书。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著名中医学类书。

清吴谦《医宗金鉴》,太医院的中医学教科书

(4)其他

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肯定灵机性不在心在脑,发展了瘀血理论。

4.近现代时期

20世纪30年代曹炳章主编《中国医学大成》,是集古今中医学之大成。

形成了中西医汇通派。如朱沛文,张锡纯,唐宗海等。

现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