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昏侯墓中为何会有一面镜子

 圆角望 2016-03-11

    古代仕女照镜图(清陈崇光绘《柳下晓妆图》局部)

    甲骨文一期和三期“监”字


    中国最早的铜镜之一“七角星纹镜”(镜背)

    汉代透光镜,上书“内清质以照明”,光照时字可透射到墙壁上。

    西汉铭文镜,上有“见日之光,长毋相忘”八个字。

    古代女性对镜梳妆图(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倪方六

    新近发现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展亮相首都博物馆,近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海昏侯墓共出土一万多件珍贵文物,其中还有一面精美的铭文铜镜。这是一面什么样的镜子?古人为何要在墓中放面镜子作为随葬品?

    没发明镜子前怎么照面“观容”?

    “仲尼说”提出“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从美学角度来看,镜子是人类有了审美意识之后的产物,其实,镜子的出现最早应是看清自己的需要。在镜子没发明前人们是如何照面“观容”的?甲骨卜辞第一期上发现的“”字中隐藏的答案是,早期人们是通过水面反映来看自己的。

    这个字是右边站着一个人,伸着头,睁大眼睛往下看,左边是一个盛水的器皿。这是什么字?文字学家释读为会意字“监”。在殷墟甲骨卜辞第三期上,又看到一个类似的字“”,不同的是,这是下肢屈着,似蹲着看自己的脸。这也是一个“监”字,只因姿势不同,写法有异。

    “监”通“鉴”。“鉴”字在北宋官修的韵书《广韵》中被解释为:“鉴,照也。”可见,早期人们以水为镜,照看脸面。如何用水观容?孔子的一句名话透露出相关信息——在静止的水面上看。如果水不静止无法定影,此即《庄子·内篇·德充符》中所谓:“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在陶器发明后,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陶容器盛水以照面,即“监”;青铜冶炼技术出现后,人们开始用青铜器物盛水观容,因是金属质地,加了一个“金”字,称之为“鉴”。鉴比监高档,普通人用监,贵族则用鉴。

    现代史学家郭沫若即持此观点,他在《三门峡出土铜器二三事》一文中称:“古人以水为鉴,即以盆盛水而照容,此种水盆即为监,以铜为之则作鉴。监字即像一人立于水盆旁俯视之形。”

    实际上,古人很早就已经从哲学的角度升华了“照镜子”的人生道理和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国语·吴语》中也有类似说法:“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

    镜子为什么大多都是圆形?

    《述异记》推断

    “轩辕氏铸镜于湖边”

    最早的镜子被认为是打磨光滑、具有映像功能的石镜。民间传说,女娲补天时曾采集到一种黑曜石,打磨出石镜。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记载:“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浄,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

    还有一种传说认为,镜子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发明的。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记载:“饶州俗传,轩辕氏铸镜于湖边,今有轩辕磨镜石,石上常洁,不生蔓草。”很显然,这种说法也是不可靠的。

    一般认为镜子诞生于青铜时代,青铜镜是真正意义的镜子,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铜镜,是从距今约4000年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1975年甘肃广河齐家坪墓葬中出土了一面古镜,圆形,出土时镜面仍有光泽;1976年同为齐家文化类型的青海贵南县尕马台村25号墓中也出土了一面古镜,镜背是七角星图案,故命名为“七角星纹镜”。七角星纹镜的边缘有两个梨形小孔,两孔之间有一道浅沟,推测是作为系绳穿挂用的。可见,当时人们照镜子已将镜子悬挂起来使用了。

    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早期的镜子都是圆形的。有人推断,圆形镜适合人的脸部特征,且可观面积最大。其实,古人最初将镜子做成圆形是缘于水鉴的启发。郭沫若有一种铜水鉴转变为铜镜的推论:“由铜盆扁平化而成镜。铜镜背面有花纹,背心有钮乳,即是盛水铜器扁平化的遗痕。盛水铜器的花纹是在表面的,扁平化后则变成背面了。钮乳是器足的根蒂。”如果依郭沫若的观点分析,“盛水铜器扁平化”后,自然就是圆形的,并成通用形状。

    到了春秋战国时,长方形的镜子开始出现,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的方镜就是这一时期的。

    海昏侯墓中的镜子为何被称为“魔镜”?

    《梦溪笔谈》认为魔镜乃“古人别自有术”

    现代都是玻璃镜子,但其历史并不长,只有三百多年时间。中国古镜大都是青铜质地,经打磨抛光而成,使用时可反复打磨,“磨镜”因此成为古代的一种职业,晚清时北京街头仍可见“磨镜人”。

    专家曾用“快中子放射化分析法”,对青海贵南县尕马台村25号墓中出土古镜进行非破坏性鉴定。从发表在1980年第四期《考古》上的报告来看,4000年前的铸镜工艺已添加了锡,铜镜的铜锡比约为1:0.096。锡可以增加铜镜面的光洁度,锡含量越高越亮,最高比例是铜锡各半。《考工记》即称:“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剂)。”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铜镜的兴起和普及,“照镜子”已渐渐成为一种习俗。此时,制镜水平也迅速提高,金银错、透雕、镶嵌等青铜器的特种制造工艺也运用于镜子的制作;镜背的纹饰更加讲究艺术效果,不再是简单的线条、几何纹饰,出现了植物、禽兽图案,日后流行的龙凤图案便出现于战国中期。

    汉代的镜子已有“高科技”含量,制镜使用上了现代制镜常用的水银涂料。《淮南子·修务训》中称之为“玄锡”,工匠俗称为“镜药”,涂上镜药后光亮照人。汉镜铭文“和以玄锡清且明”,就是这个意思。

    汉代工匠还掌握一种“透光”打磨技术。清物理学家郑复光在《镜镜詅痴》中称:“独有古镜,背具花文。正面斜对日光,花文见于以光壁上,名透光镜。”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器用》也提到这种镜子,称“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

    透光镜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十分奇妙,其制作工艺曾是一个谜团,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便表示:“意古人别自有术。”因为很神奇,古人一度称之为“魔镜”。有学者推测,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铭文铜镜,就是一面高档的“魔镜”。

    海昏侯墓中镜子上的铭文是什么意思?

    铭文“永思绝”仨字寓意“生死不忘”

    有学者将汉镜分出了蟠螭纹镜、铭文镜、四乳镜、鸟兽纹镜、人神画像镜等20多个大小类别。镜子品种、款式多了,“镜子文化”也丰富了,人们开始把镜子赋予某种情感元素,镜子由此成了一种寄托和信物。

    为何女性爱照镜子?除了孤芳自赏的爱美天性和梳妆的日常需要外,还因镜子是女性情感的最佳载体,此即《战国策·赵策一》中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从古镜制造地分析,古代以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南方女性最爱照镜子。如先秦时的“楚式镜”(“淮式镜”)、“蜀镜”、隋唐时的“广陵镜”、宋代的“湖州镜”、“饶州镜”、“建康镜”,全都是南方制造。这一方面说明南方制镜水平高,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地域需求大。

    从考古发现来看,铭文镜因使用者身份的不同而有别,铭文的内容多以追求长久爱情、渴望夫妻恩爱、祝福健康长寿为主题,基本上以爱情、婚姻、家庭为出发点。

    依铭文内容,现代学者将铭文镜分为昭明镜、清白镜、铜华镜、日有熹镜、纪氏镜等。这其中又以“内清质昭明”字样开头的“昭明镜”和“洁清白而事君”开头的“清白镜”多见,质量也佳。这次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的铭文镜,就是这样的高档镜。

    以男女、夫妻用镜来说,铭文一般都缠意绵绵。常见的铭字有:“见日之光,长毋相忘”、“长毋相忘,君来何伤”、“心思美人,毋忘大王”、“常与君,相驩幸,毋相忘,莫远望”、“与天毋极,与地相长,驿乐如言,长毋相忘”等。

    相思铭文可“私人订制”,如“道路日远,侍前日稀;秋风日起,吾志日悲”,推测是一个女子为离家外出的心上人特别订制的,铭文内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她因心上人不在身边而生出的思念与悲伤之情,透露出渴望团圆的心理。镜子大多做成圆形,人们希望“团圆”也是原因之一。

    现代作家沈从文认为,这些男女间爱情表记的青铜镜,生前相互赠送,作为纪念,死后埋入坟中,还有生死不忘的意思。“破镜重圆”的故事最早发生于汉代,唐孟棨《本事诗·情感》也记载有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破镜重圆的“镜爱”故事。

    南昌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铭文镜,也是这样的一面“感情镜”。有学者据铭文末句“永思绝”仨字分析认为,这是典型的汉代“清白镜”。因为此铭文有夫妻阴阳两隔、恩义断绝的意思,应该是海昏侯的妻子专门为亡夫制作并随葬墓中的。

    再往后,镜子表现情爱的手法更多,如镜背面用鸳鸯、龙凤一类图案,意思更加清楚,因此,镜子一直被视为古代女性闺房必备之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