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锡良:孩子,你慢慢来

 如月11 2016-03-12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童年 罗大佑 - 昨日至今

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

 

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

 

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象高年级的同学

 

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

 

盼望着长大的童年

 

这是我读初中的时候,台湾罗大佑演唱的一首歌曲《童年》里的两段歌词。那时我刚刚度过我的童年,听这首歌曲,心里特别有一翻感触。歌曲里的童年,简直把童年里内心的全部秘密都写出来了。歌词里描绘的童年形象,简直就是我的化身。也许这也是无数人的童年的缩影。

 

我的童年就是不喜欢上课,每天最热切的事情就是盼望着下课,从来没有专心听过老师的一节课。听到上课铃声响,心里就直打鼓,听到放学铃声,就如释重负。我的童年功课一直很差,每天总是想入非非,心思常常就像无缰的野马一样,随意奔放。我的童年就是一个“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我的童年也是盼望着长大的童年。我每天想着的事情,也就是歌词里所唱的那样:“什么时候才能象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着长大的童年。”这样的歌曲能够在我读初中的时候伴随着我的成长,这确实是我生命中的幸运。在那样的年月,确实是越是出生得晚,就越是能够感受到一丝文明的气息。可见,在某些特定的时期里,出生得越早,就越是感受人间的悲剧。可惜,每个人都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家庭与出身地点,及出身时间。

 

 童年因为人生还没有真正步入正轨,因此,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这里时间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时间就是等待,就是消磨,就是盼望。童年时,总感觉时间还有好多好多,明天似乎都在。死亡离自己还是一个遥遥无期的事情。小时候,对长到18岁的孩子,都羡慕得要死。他们常常用他们高大的身材欺负我,让我抱他的一条腿,说如果抱动了,就算我赢。可是,那时我的力气实力是太小了。那时有“什么时候才能象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这样的心思也是非常正常的。

 

四十岁后回头来想,人的一生其实每个时间段里,对时间的感觉都是不同的。童年少年与青年,在人的一生中是最没有耐心的时期,是比较容易急躁,容易感觉自负,同时也极容易感觉自卑的时期。那时就像一条河的源头,水量小,响声大,奔流急速,河道肤浅,却清澈见底。人到中年,人的一生就开始沉稳,开始积淀,此时,河道宽阔,水流平稳,水深不可测,偶尔还来一点旋涡。也如陈年的老酒,味纯醇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四十不惑”。若是变坏,此时的人生就可以用“老谋深算”、“老奸巨滑”来形容,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人到四十岁,就容易变成一个无赖”,同样美国总统林肯也说过“人到四十岁,就要为自己的长相负责。”看来,无论中方西方,人性及人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都是相通的。

 

我的一些学生,常常通过QQ向我诉说着自己的成长烦恼。他们总感觉自己不够成熟,总感觉自己很自卑、很青涩,不如人家成熟,精彩,不如人家能说会道,不如人家善于交际,不如人家知识渊博,富有思想,不如人家漂亮……总之每天都在拿自己的短处与人家的长处比较,比来比去感觉自己万事不如人,常常长嗟短叹。一种年青人的成长焦虑症油然而生。有的说,什么时候,能够像老师你一样充满睿智,充满活力,妙语如珠,那就好了。我说我也曾经荒唐与迷惑过,而且人生总是一个谜,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一个人总是从对自己的不满再到慢慢地接纳自己,甚至愉悦自己,追求最好的自己。而之前的年轻人,他们总想做别人,就是没有想过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我说,你们做自己吧,你们只能够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你的生命也有一个精彩潜藏在你生命中的某处,可惜,你始终不想去发现她。等到你发现了自己生命中最精彩的自己的时候,你谁也不想做,你会为自己的生命感到欣慰与感激。接纳自己,充分地接纳自己,即使在别人看来,你的生命并不出彩,那是因为,你的生命只有等待自己去发现,在别人的眼光里,只有别人的视角。人的生命,只要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不容易的,就是充满神奇的。一个幸福的人就是充分接纳自己的人,不要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座独特的山,风景秀丽,大放光彩,美已之美,也美人之美,各美其美。

 

我常常对他们说:孩子,你慢慢来。这是借用台湾龙应台先生的一句精彩的话。《孩子,你慢慢来》这是龙先生写给自己的孩子的一本书。却是充满人生哲理的著作。年轻人总是容易在攀比之中丢失自己。总感觉,别人什么都好,自己什么都不如人意。还由于年轻人,有的是时间与精力,未来的时光里,对他们来说太富有幻想的空间,太充满了诱惑。因此,他们总是在盼望、在追赶、在攀比中,感觉到焦虑,急躁的情绪是比较普遍的。

 

依我的人生经历与感受,人生各个阶段,都应该有自己的价值与幸福,这才是真正幸福的一生。幸福童年的样子,就应该是罗大佑的流行歌曲《童年》中的样子。充满好奇,充满期待,活泼好动,对异性萌生好感。童心纯洁而美好。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他还必须在自由中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心智得到自由的发展。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儿童是新时代之创造者,不是旧时代的继承者。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儿童生活是创造、建设、生产;不是继承、享福、做少爷。”(陶行知著,《儿童用书选择标准》,选自《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月版,第162页。)这样的童年才是幸福的童年。

 

孩子,你慢慢来。这句话道出了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是无可跨越的。要想登上人生的快车,那是不可能的。有些苦,还得自己去亲自品尝;有些亏,还得自己去吃;有些挫折,还得自己去经历。所有的烦恼、痛苦、快乐与幸福,都不可能是别人能够替代的。生命的切身感觉,唯有自己去感受。

 

孩子,你慢慢来。还说明你不用急,你现在看到的那些成人的智慧、辉煌与成果,都曾经与你现在一样,也曾经历经过青涩、艰难与曲折。他们做过荒唐的事情与犯过的错误,远不会比你们现在少。他们也曾经感觉无助乏力,也曾经感觉到自己的自卑与软弱。不经风雨,怎样能够见到彩虹?

 

孩子,你慢慢来,还说明,即使是青涩,也是一种价值。所有的水果只有在青涩的时候,水分才是最足的,青涩也说明可发展的巨大空间。人,常常因为年少,因此特别羡慕并且渴望人家说他成熟、老练,而真正成熟、老练的人,却希望自己过得简单一些。因此,越是经历风雨,越是感觉世事艰难,他就越希望自己过得简单。越接近上帝的人,其实就越简单。因为爱因斯坦在晚年就说过一句话:上帝讨厌复杂。童年因其简单纯洁而最接近上帝,睿智的人,也常常能够与上帝沟通而变得简单。拥有青春的人,希望自己用青春换回一声世俗的“成熟”、“能干”的赞美。却不知道,那个人生的买卖是最不划算的。

 

孩子,你慢慢来,还意味着,每个人每个阶段的价值与意义都是不可替代的。你是童年,不要羡慕成年的所谓成熟。当你年轻时,你青春逼人,却一贫如洗,一无所有,你不要羡慕那些人到中年的成功人士的财富,而是要学会充分享受自己青春勃发的美好时光。而随着年纪增长,这是每个人都无可回避的生命轨迹,也不要感叹自己的青春易逝,嗟叹青春不再。一边拥有财富,一边感叹“千金难买少年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是中国古人对时光的感叹。但是,也道出了一个人生哲理:留住美好春光的唯一办法就是充分充分享受你的青春。学会每一天及时行乐。当然,不是要过一种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生活,而是要充分地珍爱与享受生命的意义,童年的天真无邪,少年的活泼好动,青年的热血沸腾,中午的沉静老练,老年的博大精深,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价值,不放过每一阶段,不放过每一天,活在当下。每天要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就是:假如明天不再来临,我是否能够做到无怨无悔?用这种心态去度过每一天。生命的时光,就会因此永恒。

 

我曾经听到一些与我同年的朋友这样感叹:“想当年,我也曾经是青春逼人,现在,青春没有了,只剩下一逼了。再过几年,进入老年,连这一逼也不复存在了。”中年有中年的成熟美,老年有老年的价值。人生哪一个阶段都有这一个阶段的价值与意义,拿这个年龄阶段去另一个年龄阶段相比,是最愚蠢的事情。为什么非要把童年逼成少年,把少年逼成青年,再把青年逼成中年甚至老年呢?

 

没有个性与锐气,而且从来不犯错误的年轻人,是不会成长的。创造条件,让孩子尽快犯错误,是他们唯一成长之路。只是让孩子在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孩子的成长监护人,不能够放任自流,而是要像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我们守在悬崖峭壁的边缘,孩子在麦田里自由自在地的玩耍,我们什么也不做,只等着孩子要奔向悬崖的时候,我们及时地把孩子捉住。

 

孩子,你慢慢来。一个快乐幸福的人,总是能够把童年心态与童年的趣味保留一生的人。你出自造物主的,才是你一生中最为珍贵的。

 

20101125日星期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