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龔鵬程談易66/67

 zcm1944 2016-03-12

龚鹏程谈易之六十六:養賢養民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

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颐卦的彖辞和象辞。

颐卦,震下艮上,上下两阳,中间四阴,外实中虚,所以象口。全卦遂以口取义,说吃的道理。卦辞曰:“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颐这个字即指腮帮子。看那腮帮子鼓鼓的,不是吃着东西吗?有得吃,大吉!誰願意餓肚皮呢?

但吃有什么道理可说?嘿,太有道理了。一,有得吃,表示首先是有能力找得着吃的。人皆须谋生觅食,养活自己,因此吃饭的问题绝不可小看,此谓自养。其次,人生在世,除了自养,还得养人。小焉者养家活口,老人、妻孥都得养;大焉者养助他人,兼善天下,人饥己饥,让天下人都有饭吃,养生丧死无憾,此谓养人。

卦辞之彖就讲了这个道理:“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义大矣哉!”

《易经》经常谈到“养”这个字及概念,我也屡次说明过“养”不但涉及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伦理学和政治学的概念,但基本是一贯的。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是被人养着的,长大后渐能自养,然后能力渐大、地位渐高则能养人也须养人,乃是最自然不过的历程。故由此说政治之权利与义务,也比西洋政治哲学由“权力”展开要自然、深刻得多。

颐卦之言养,乃因此上承大畜卦讲养贤、尚贤而着重于自养以外的养人。换言之,即是偏重于从养之政治义涵去发挥的,并不谈个人自己的养生、养体、养心或小家庭范畴的养妻孥、养亲,而是直接由人自求口实跳到更广大领域的养贤养万民。

因此刚开始说颐贞吉,接着初爻马上就说:“舍我灵龟,观我朵颐,凶。”古人以龟蓍卜事,故龟蓍之灵可用來象征人对外在环境和未来取舍有着高度的关怀,希望透过龟蓍来了解它。而假若一个人这时光知道吃,且是自己大快朵颐地儘顾着填塞自己的肚皮,那就成了孟子所说的“饮食之人也”。象传说:“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不但不足贵,结果还必定凶。

仅知自养是不行的,因此君子须得养人。养谁呢?一般人最常做的,乃是养老婆小孩,天经地义,理所应然,每个人也都做得十分顺遂自然。可是,你只顾养下而不及养上啦!《易经》称此为颠颐,也就是颠倒了。六二曰:“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颠倒之颐,是拂(违背)经常之道的。丘象征高地、上位者,例如父母尊长,本应由你奉养,可是你不养上而养下,便违背了常道(儒家特別強調這一點,其實是為了平衡。人疼老婆愛孩子是天性,不需你提倡;孝養父母才需提醒)。

此句,朱子解释为“求养于上”,谓向上位者要求养己,误;王弼、孔颖达之解才对。而且如此说,也才是古代通义。因为“颐养”一词素来就指向老人,而不指向老婆小孩,例如“颐养天年”等词语都是如此。再者,《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可见奉养父母乃“养”这个字非常基本的含义。此义又与孝相关联,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伦理态度,不养上而养下,就涉及了不孝的问题,当然会遭致“拂经于丘”的批评。

奉上先于、重于养下,原因是父母先养了你,所以情感及义务上你须还报。而客观形势上,老人无所养则无以为生,年岁又渐老迈,越来越不能自养,亦只能依赖子女奉养。反之,儿女虽也同样无力自养,但他们会越来越强壮,越来越不需要你养。所以就养之需求上看,养上也应先于、重于养下。

上,当然不只指父母,也指上位者,例如王侯、你的老板等。但原理是一样的。今人对奉养父母已不太上心了,对于要奉养上位者更可能还会心生反感。然而这个常理也仍是“经”,也就是常道,否则你如何解释领了薪水得先交税,去养那些国家干部、官吏、军爷们,剩下的才能回家养自己妻小?现在说那些都是“公仆”,但公仆你一样得养。雖不情願,可是你不交税行吗?《易经》说不行:“六二征凶,行失类也”(象传),客觀現實只能是這樣。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吴勇,无攸利”。好吧,既然养上无可避免,那我就努力谄媚以侍奉之,可以吗?六三爻辞说这也不行,称为拂颐。违逆之颐,同样会遭凶。

《易经》蒙卦曾说过“童蒙养正”,养孩子要养之以正道。本卦说颐一样说养正:“象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上一爻和这一爻都是养之不正的,上一爻溺下忽上,这一爻谄以事上,养以济恶,故皆凶。许多人想往上爬,伺候上司,无所不用其极,车马别墅钞票女人,无不竭力以奉,结果贪赃枉法,循欲灭身,都是养歪不吉的。“十年勿用,无攸利”,指縱使如此经营十年也不会有好下场。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这也仍是颠颐。但还好,还能够无咎。因为这是指上对下之养的态度。

下位者会养上,上位者对此情势,应采什么态度呢?应如老虎视物一般,虎视眈眈,但不噬人。表示居上者威而不猛,有威仪,却不放肆地满足嗜欲,残民以逞,剥削侵括以求养。

其欲逐逐,王注:“尚敦实也”。孔颖达疏:“既养于下,不可有求其情之所欲,逐逐然,尚于敦实也”。这样,虽是颠颐,求养于下,仍可无咎。朱子解“其欲逐逐”为“求而继也”,指不断地求,不对!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此句之拂经,是指违背颐养的道理,不能谦退自奉。有人奉养就逾制逾度;养上又不能顺从,《论语·为政》:“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讲的就是这点。这当然也行不通,所以应该“居贞吉”,要贞静自居才能吉。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自六四开始,渐趋于吉,此则大吉。吉的缘故在于“由”。从爻象上说,阳处上,底下有四阴,阴必宗主于阳,阳动阴必由之,所以说这是由颐。于人事上说,则此象君主在上,能长养底下臣民,虽位高任重,处危厉之地,却也无妨,是可以安吉,利涉大川的。象传说:“此乃大有庆之兆”。

这个卦,有许多俗语都由它来,如虎视眈眈、自求口实、落人口实、大快朵颐等。整个卦虽吉,却是有条件的,合乎正道才吉。因而由初爻开始,竟是不吉。由不吉渐入佳境,不断提醒人在面对吃饭和给人吃饭之间该注意的分寸,非常精彩。其所开启之饮食思维,对厥后儒道论政影响甚深,当深切体会之。


龚鹏程谈易之六七:身处乱世 君子也刚健不挠

 

龚鹏程谈易之六七:身处乱世 君子也刚健不挠
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大过卦的象辞。

大过,巽下兑上,六爻中四阳居中,二阴在外,是阳大过于阴之象,故曰大过。

过不是指过失,也非经过,而是超越。许多人误以为本卦和小过卦一样,指大的过错小的过错。你去百度上一查,好几位所谓名家都说此卦兑代表泽,巽代表木,泽水淹没了树木,遂成大错等等,真是荒谬!

孔颖达疏即老早对此特意说过:“此衰离之世,唯阳爻乃大能过,越常理,以拯患难也……以人事言之,犹若圣人过越常理以拯患难也。”朱子也说“大过之时,非有大过之才,不能济也”。可惜现今解易的人通常都不太读书。

卦辞云:“栋桡,利有攸往”。屋子栋梁都是桡弱了,喻时世衰乱。在此等衰世,有大圣人、大英雄出,以刚决之气、济世之才处之,始能振衰起敞,利有攸往。故彖传云:“刚而过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乃是教人应大有作为,行霹雳手段、成菩萨事业之卦。至不济,也应如象传所说:“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在乱世,纵使不能拯济天下,也宜独立不惧,遁世无闷,显其刚健不折之德。

但初六是阴爻,所以此时应显现的不是刚而是柔:“藉用白茅,无咎。”用谦慎之心,谨备白茅去祀奉鬼神。如此持心正志,自可无咎。《诗·野有死麇》:“白茅包之”;《庄子·达生篇》:“十日戒,三日斋,藉白茅”;礼亦云:“诸侯以上,藉以白茅”。白茅是较好之茅,或藉地以为席,或包之以为礼,显示奉上之心、敬事之情。

这是指在混乱之世,人应贞静自守,犹如前面说的:“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但二爻就开始有转机了:“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枯杨本已衰朽,可是枯木逢春,得着妻子了,喻境况已有转机,生机陡现。老夫配老女,是恰如其分;老夫而得少女,则是过了,所以举此为喻。

九三:“栋桡,凶”。老夫少妻,生机毕竟有限,因此振衰起弊,其力难支,大厦将倾矣。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好了,栋梁得以矫正了,不歪斜啦!这不是很好吗?好是好,但若再生它故,就仍会要糟。

九五:“枯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事又有了转机,但其势甚微。犹如老妇得婚,虽若可喜,实已不能生育,结果并不能改变什么,无咎也无誉。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广厦终倾,局势毕竟不能挽回,可是君子不挠不弃,杀身以成仁、舍生以全义,事虽凶耗不幸,却又有什么可以批评吝悔的呢?无咎,指无可吝怨。

大过卦设想了这个极端悲壮的结局,真是太精彩了。

整个卦是说君子不为物所挠。时局虽然衰乱,仍要强力不返地去拯济它。可是世终不能救,自己也不免终以身殉,犹如渡河灭顶了。这事,该如何评价呢?

孔疏说的好:“涉难灭顶,至于凶亡。本欲济时拯难,竟善功恶,无可咎责。此猶龙逢比干,忧时危乱,不惧诛杀,直言深谏,以忤无道之主,遂至灭亡。其意则善,而公不成,复有何咎责?”

君子处乱世,本来可以慎行谨言,不致害及己身;但有些人不,愿意行非常之事以图救溺。结果虽终于不成功,自己也溺沦了,但是此类不符中行的大过型人格,仍是历史上熠熠有光的。孔疏举了龙逢比干为例,实际上文天祥等宋朝烈士、黄道周之类明朝忠臣,不也都是如此吗?更下一级的荆轲高渐离辈,刚能灭身,不合中道,可是谁又忍心批评他们什么?反之,我们不是还欣赏其刚烈之气、正义之行、不挠之志吗?大过一卦,可深长思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