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群不做工匠的人大谈“工匠精神”,有意思吗?

 hnsfpd 2016-03-13

看着工地上的工人们面朝钢筋背朝天,我和项目负责人在大谈时下应景的“工匠精神”,突然觉得很好笑:建筑是工人们一砼一砖盖起来的,他们才是创造出实体价值的工匠,但是这些工匠们知道现如今还有“工匠精神”这一热词吗?还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以至于我们这群不做工匠的人可以慷慨激昂地“抒发胸襟”?

讲真,你还指望建筑业有“工匠精神”吗?

说来好笑,“工匠”一词本身就源自建筑业,现如今却成了“工匠精神”最为缺失的行业。

我国古代最早关于工匠的著作,窃以为是《考工记》的《匠人篇》,讲的是建设工程的种种,古时候的中国工匠几乎充当了建筑行业的各个职能,把建筑师、结构师、施工员……集于一身。鲁班便是中国文化中对工匠形象的象征,其作为建筑业鼻祖,也被冠名作为建筑业最高荣誉奖:鲁班奖。

古时候应该没有“工匠精神”这个词,但我相信肯定有工匠精神,自古以来关于对工匠的赞美之词,诸如“能工巧匠”、“巧夺天工”……现在似乎很少再听到。

我认识一位六十多岁了还在工地做装修工的老木匠,他喜欢回望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辉煌历史”,那时候他四处给人家做木工活,靠着自己的精湛手艺,赢得的社会尊敬。

我做活细致,收费低,那个时候,他经常激动地讲,“城里人请我去做工是要排队的啊,有时候甚至托关系,我每次做活都是有好吃好喝的供着,那我也从没涨过价,因为这不是钱的事情……

我想我理解他的意思,但是现在,我看着在工地上干活的这位老木匠,却再也看不到他回望往事时候那脸上的光芒,我知道那种光芒只能来自于发自内心的职业自豪感。

很显然,老木匠至今还不能真正搞懂,为何一夜之间人们不再赞叹于他的手艺,就连当年追在屁股后面拜师的小辈,如今夹着皮包在工地上指指点点的时候,也不再正眼瞧自己一眼!

要跟上时代啊师傅!”我很着急地对他说,“现如今,要重返‘辉煌’,除非你想法子靠自己这一技之长出个名发个财!因为社会焦点早就不在于你能靠手艺打造自我感觉良好的木工作品,而在于你靠手艺成了名致了富!

听听,我说的多励志!这不正是时下我们大谈“工匠精神”的潜在目的吗?当建筑业也在应景宣扬“工匠精神”的时候,有多少是奔着真正要打造精益求精的质量,而不是作为新的营销手段或是形象工程?

当下,建筑质量真的不!重!要!

为什么突然来了上面那一句?因为这正是建筑业“工匠精神”缺失的另一深层原因!

中国的建筑业真是一个变态的行业,一个产品本身好坏对于市场并无鸡毛影响的行业。你经常听说某某楼盘因为地段好而卖的贵,因为炒作好而卖的快,你可曾听过某某楼盘因为质量好才卖的好?

那么,在一个不重视产品本身的行业里,你能指望制造产品本身的职业受到重视吗?更谈不上尊敬了吧?倒是那些依附于产品的衍生行业,诸如附属在建筑实体而衍生出的房地产、金融等,这些行业圈子的人倒成高端人士。就别说那位老木匠了,就连他的包工头老板,站在这些高端人士面前也得低人一等。

曾经看一位房地产运作高手,在其发生过质量事故的楼盘售罄大赚之后,站在聚光灯下传道授业,面对台下崇拜的目光大谈中国建筑业未来,那一副人生导师志得意满的模样也真是让人够够的。

对那些本质上就是想方设法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掏进自己口袋,而并不是靠创造社会价值赢得个人利益的行业,从业者其实也无所谓对错,也是通过合法途径混口饭吃罢了,那就捂着脸悄悄地干、暗暗地爽吧,不以为耻也就作罢,若是洋洋自得反以为荣就不太好了吧?

让建筑业回归建筑本身

瞎叨逼了这么些,我也不知道能有几毛钱作用,因为建筑业实在是个太复杂的行业,不是我这个干活的人能够看得懂的,我只是觉得,如果建筑业不能回归到产品本身,即回归到建筑本身,“工匠精神”就永远只是一句空话。

至于如何做?那就更不是我能想明白的,我也没工夫想,还有一堆图纸没看完!

文丨胡红松

2016年3月1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