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门诊挤满“假性痴呆”的年轻人 80后小伙工作情感不顺被取笑“老年痴呆” 医生称:用好心情、好习惯克服压力性健忘 “小伙子,请照着表上的立方体,画一个一模一样的,然后再在旁边画一个11点过10分的钟表……”昨天上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记忆门诊”,神经内科经屏主任医师正在对一位自称“老年痴呆”的年轻人进行记忆筛查量表测定,结果竟是满分。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新年新设“记忆门诊”,半个多月来接诊近百人,经过筛查大多数人不属于病理上的遗忘仅是生活上的“丢三落四”。专家称,健忘症和早期老年痴呆症完全是 80后小伙工作情感 不顺致“假性痴呆” 32岁的郑先生是一家外企的白领,这个同事们眼中的“工作狂”近段时间却发现自己记忆力急剧下降,丢三落四,常常被主管取笑“老年痴呆”。小郑上网一查,自己与老年痴呆的症状还真有几分相似。昨天上午,他赶紧来到武汉市中心医院“记忆门诊”筛查测试分数是满分,就此排除“痴呆”可能。 但小郑非常固执地认为自己是“痴呆”了。听说小郑工作压力大,感情上也不顺利,经屏又让他做了HAD量表测试,结果显示为较严重的抑郁症,他的丢三落四其实是一种生理上的遗忘,即由抑郁引起的“假性痴呆”。 “健忘症” 容易与“痴呆”搞混 和小郑一样,28岁的吴女士也常常由于忘事而受到领导的责备。据吴女士介绍,自己从小记性就极其不好,上学的时候不是忘记带课本,就是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甚至在参加一次重要的考试时忘记带准考证,参加工作后依然经常忘事情。出入公司需要刷卡,有一次吴女士出去买办公用品,不到10分钟,卡就没了,到现在她也没想起来丢在哪了。 通过筛查测试,经屏主任发现吴女士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不是“老年痴呆”,也没有焦虑和抑郁情况,也不是假性痴呆。最后诊断为“健忘症”。 一提醒就能想起来 就只是“健忘症” 面对现今职场里繁杂的工作,上班族们难免会有健忘的情况发生。经屏解释,健忘分为两种,一种为器质性健忘就需要治疗,简单来说是由于记忆神经受损或退化而引发的健忘;另一种就是因压力过大或事情过多导致的健忘,身体并没有任何问题,当有人提醒时他可以立刻回忆起来,而遗忘是不可逆的。如果因此而疑神疑鬼,反倒不利于心理健康,更容易导致下一次健忘。 专家称,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上班族们告别“健忘症”。为了防止忘记将要做的事情,在工作和学习中可以通过便签的方式列一个清单,贴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养成整理物品的好习惯,还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食用核桃、芝麻等健脑食品,也对提高记忆力很有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