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时期的建筑--古代印度与中国的建筑

 茶香飘万里 2016-03-13

     上古时期的建筑--古代印度与中国的建筑

一.古代印度建筑

古代印度位于亚洲南部的印度次大陆,外表像一菱形或钻石形.印度这一名称来源于印度河.发源与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和恒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自然条件.印度的北方为喜马拉雅山脉所阻隔;西面的兴都库什山脉,是印度与西方的交通要道,雅利安人就是通过这个要道进入印度的.印度的南半部是三角形的半岛,东为孟加拉湾,西为阿拉伯海.南部的得干高原有森林和矿产,多澡泽草原。沿海平原区气候宜人。古代印度包括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尼泊尔等国。

古代印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的印度河文化时期,有考古挖掘的摩亨佐达罗等古城;第二时期是公元前2000--前500年的吠陀文化时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第三时期为公元前324--前187年的孔雀帝国,这个时期是佛教兴盛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石建寺庙。公元11--12世纪,伊斯兰教徒先行在印度北部建立了几个王朝。到公元15世纪末,印度的建筑伊斯兰化了。

印度建筑最重要的建筑是宗教建筑,即使是城市也具有宗教的意味。马里奥`布萨利指出,印度建筑的“整个建造活动具有一种巫术仪式的意义:首先要用占卜来进行选址,并要将魔鬼、精灵以及除神庙所供主神之外其他的神坻都驱逐出场地,以确保所选地段和宇宙之间存在着一种和谐的对应关系”。在马里奥`布萨利看来,印度建筑的基本主题就是对“中心”的表现。这一主题对于建筑和城市规划都是同样适用的。每一座寺庙或是宫殿都是一个宇宙轴心、一个神圣的中心,它是天、地,甚至冥世的交汇点。由于在整个印度地区直至今日都将村落视为人类聚居的基本单元,因此,将这种中心的象征加以拓展,就成了城市平面中反复出现的母题。这种观念首先是在摩亨佐达罗城得到体现。

公元前3000年在现今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下游有一个城市摩亨佐达罗(Mohenjo Daro),意为“死者之丘”。城市分东西两部分,中间一条主要干道宽达7米,城的西区是城堡,建在一个高约10米的人工平台上,城的北半部中央有一个水池,长12米,宽7米,深约2米,据推测可能是宗教祭祀建筑,水池的东面和北面可能是宅第,池的西面是谷仓。城堡的南半部是会堂和寺庙,会堂可能是祭祀用的,是一个每边长约28米的方形大厅,里面是四排砖砌的圆柱。寺庙的四周有柱廊,里面有走道和各种房间。另外城里还有高塔。从水池、寺庙等推断,这个时候古印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宗教体系,建筑也初步形成自己的形制。

                         上古时期的建筑--古代印度与中国的建筑

印度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印度的宗教派别众多,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活动都以宗教为中心,我们以此可以来理解为什么印度的建筑主要是神庙。

像巴比伦人崇拜山岳一样,印度人相信神是住在山上和岩洞里的。于是,他们开始建造可以称其为山岳和洞窟的建筑。黑格尔指出:“按照印度人的观点,人类本身是神或要变成神,或人与死人的严格区分在印度就不存在。因此,印度的建筑在未受到伊斯兰教来源影响的时候,不是用来住死人的而是像上述那些奇特的洞穴一样,属于建筑艺术的一个较早的时期。”在印度,寺庙因其巨大的体量成为山的阴郁。在印度人看来,山是宇宙之柱和世界轴心的象征。而神庙只有和山联系起来的时候才真正具有神圣性。

印度的神庙最主要是支提和毗诃罗。支提(Chaitya),原义是火葬的柴堆,泛指礼拜场所,在佛教建筑特指塔庙、祠堂或佛殿。其中最著名的是卡尔利(Buddhist Chaitya Karli)的支提窟。毗诃罗(Vihara)意思是休闲安居的园林,佛教建筑指的是僧房、精舍和寺院。早期的支提和毗诃罗是木构建筑。这种毗诃罗(僧院)主要包括一个方正庭院,围着几排僧房,它也许多达三层,或更多层。院子中间是一座小庭堂,有石柱或木柱支撑。而遗存至今的多为仿木结构的岩凿建筑,称作支提窟和毗诃罗窟。这种石窟建筑常常位于峭壁上的岩穴中,是印度典型的建筑类型。在印度人观念中,大地的隐深处和神域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佛教的僧徒依山凿窟,这些石窟往往是用来举行宗教仪式的。

上古时期的建筑--古代印度与中国的建筑支提窟

印度神庙的主要表现形式的卒堵坡(Stupa)。帕瑞克`纽金斯说,所有的印度庙宇都是庙山,佛教传统的古典结构都是卒堵坡,但它根本不是一座建筑物,而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土山岳。卒堵坡是用来埋佛陀或圣徒骸骨的,它往往采用象征天宇的半球形的建筑物。马奥里`布萨利指出,卒堵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如:一种神秘力量的中心;一种从外部看的宇宙形式;作为墓穴、衣冠冢或圣骨所;以及佛陀传教和圣迹的纪念物等。它还被建在占领的土地上,作为一种祭品和忠于土地的象征。它代替了祭坛的意义,并被视为法力遍及宇宙的佛陀化身。而据国内一些学者研究,卒堵坡具有“宇宙之树”、“众神之窟”、“宇宙之柱”以及“太岳之初”的意味。最著名的一个卒堵坡的建于公元前250年的桑吉卒堵坡。

桑吉卒堵坡的半球体直径32米,高12.8米,立在4.3米高的圆形台基上,半球体是用转砌成的,它的表面一层红色砂石。四周有一圈印度特有的石栏杆,每面正中设了一个门,朝正方位。栏杆仿木结构,立柱顶上用条石连成一个环。门高10米,覆满了深浮雕,轮廓上装饰着圆雕,题材大多是佛祖的本生故事。在这里,卒堵坡真正成了佛的化身,它更是对佛及其统治整个宇宙和精神世界的无边法力本质的显现,即通过一种非偶像化的形式来表现佛的存在。它已一种对天穹的阴喻,象征着佛的无处不在和无际无形。通过这种方式,佛不仅被视为的人类的导师,更被视为宇宙的本体,富有意味的是,在桑吉卒堵坡的顶端,有一个方形石栏围着的直径逐渐变小的具有树的造型意味的圆形伞状结构。

            上古时期的建筑--古代印度与中国的建筑 桑吉卒堵坡

 

二.古代中国建筑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从地形上看,是西高东低,属于有大河流经的内陆形。像所有古文化文明一样,中国的文明也是在大河流域孕育的。原来认为只有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现代考古学的发现,确认了长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从气候上看,中国属于暖湿亚热带气候,尤其是在两条河流的中下游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降水丰沛,适合与广泛耕种,是人类定居最佳的地段之一。因此,在中国主要的生产方式是定居的农耕方式。因此建筑的方式也是以土地为中心的村落和城镇。

上古时期的建筑主要是指先秦至汉,也就是从夏、商、周、战国、秦统一中国至两汉,大约是在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220年。就像西方的建筑是以古希腊为源泉,中国建筑也在先秦奠定了基础。李泽厚说道:“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它的本质,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个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这种“基础规范”对于后代的建筑来说,其实就具有“原型”的意味。因此,我们有必要首先对于先秦至两汉的建筑进行评价。

宗庙建筑是中国礼制建筑的一个体系。《释名》曰:“宗,尊也,庙,貌也。”文献记载,古代宗庙,是每庙一主:唐夏五庙,商七庙,周亦七庙。在殷墟、二里头、周原的宗庙遗址有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宗庙。先秦时代的宗庙一直是一个谜。据史书记载,商汤建都在西毫。中国的宫殿遗址可以追溯到商代都城的所在,另外,商代中期的湖北黄陂盘龙城遗址也发现了宫殿基址。河南安阳小屯的殷墟所在地,也发现数十座宫殿遗址。周代称王有六宫六寝,《周官 宫人》云:“掌王之六寝之修。”周代的都邑建在陕西西山、扶风,近年在这里发现了那时的宫室遗址。春秋战国,宫殿以台榭为主。秦国的高台建筑有近年发现的咸阳一号宫址。

在世界各民族中,冥事崇拜和种种与相关的墓葬礼仪以及冥世观念之隆盛,也许只有埃及及堪与中国媲美。《易经》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说文》曰:“葬,藏也,从死,在草中。”这说明,在远古中国还没有厚葬之风。而在《周礼》中将陵墓也列入礼制之中,“冢人掌公墓之地,辩其姚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各以其族。”《水经注》曰:“秦谓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所以秦始皇陵当时曰“骊山”,汉高祖冢就叫做“长陵”。在中国先秦的陵墓中最壮观的就是秦陵。

秦陵是秦始皇赢政的陵墓,建成于公元前210年,陵山原高120.6米历经2000多年风雨去侵蚀,至今仍高76米,遥远看去像一座截顶方锥形的小山,完全可以和金字塔相媲美。陵园布局仿秦都咸阳城,分内城、外城二重,内城周长2520米,外城周长6249米;封土下的地宫则象征着咸阳皇宫。司马迁在《史记》再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宫观、百管、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在秦陵周围发现的兵马俑坑,有近千武士俑、上百陶马和数十辆战车,场面十分巨大。

   上古时期的建筑--古代印度与中国的建筑

长城起源于战国时诸侯相互攻占自卫。地处北方的秦、燕、赵,为了防御匈奴,还在北部修筑长城。秦统一全国后,西起临铫,东至辽宁遂城,扩建原有长城,连成3000余公里的防御线。秦时所筑长城犹存一部分遗址。以后,历经汉、北魏、北齐、隋、金等各朝修建。当然秦长城只剩下遗迹,而我们现在在北京见到的八达岭长城其实是明代重建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