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辛辛苦苦一辈子 曾颇受曹操器重 最终曹操后悔认识他

 时间变成水 2016-03-13

三国时期的于禁,应该说也是个了不起的汉子,至少从前半生来说是这样的。

东征西讨,可谓立下汗马功劳,自然也颇受曹操器重。基本上,如果按照流水账方式来描述可以说上个小半天,就不采用这样的方式了,选两个有特征性的事例来讲讲吧。

他辛辛苦苦一辈子 曾颇受曹操器重 最终曹操后悔认识他

大家都知道,曹操和张绣两个人分分合合,后来,两个人又闹别扭,于是张绣最后偷袭曹操,你还别说,居然得手了,连曹操长子曹昂和侍卫长典韦都被干掉了。这一下,曹操部队就乱了,群龙无首的结果就是兵败如山倒。这个时候惟有于禁特别突出,他的部队临危不乱,边战边退,即使有死伤也不离不弃。就是凭着这么一手,于禁成功突围了。还没有和曹操大部队汇合,路上碰到十几个士兵衣衫褴褛,一问之下,说这是青州兵抢的(这里插一句,青州兵是黄巾军投降得来,曹操对他们还是相当宽松的,所以他们的胆子比较大)。这一下,于禁就怒了,搞什么呀,青州兵也是曹操的部队,怎么就可以这么胡来。也不打报告,直接就把部队开过去,乒乒乓乓就开打了。青州兵不是于禁的对手,三下两下就逃了,然后来了个恶人先告状,说于禁谋反。于禁也不争辩,先把营寨扎好,然后才去面见曹操讲述事情经过。曹操就问他为什么不先来报告一声,但是于禁却振振有词,认为争辩事小,退敌事大。曹操从此就对于禁的做法大为赞赏,更为器重。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于禁在曹操手下可谓是如鱼得水,或为前军,或为后备,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战绩。

他辛辛苦苦一辈子 曾颇受曹操器重 最终曹操后悔认识他

如果这样的日子能够保持到于禁的后半生的话,我想于禁会在九泉之下也会开心的。然而,历史却跟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而这个玩笑,就这样轻轻飘飘的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说起这事,还得要从关羽守荆州讲起。大家也都了解,这位武圣自然也不是盖的,而于禁呢,也只能说他特别背了。当时,曹仁和于禁两个人去攻打关羽,这也没有什么,打不过就跑呗,问题是,当时来了个大雨连绵,平地水数丈,于是于禁等七军就自然而然的被灭了。作为将军的于禁也没有长翅膀,于是,也只能跑到高处躲水。关羽倒是很不客气,坐着大船就把于禁给轻轻巧巧的给抓了。

他辛辛苦苦一辈子 曾颇受曹操器重 最终曹操后悔认识他

本来被抓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幸的是,于禁同学居然投降了,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那是一个忠字当头的时代,投降这么无耻的事情自然是为人所不齿的。然而,更为不幸的是,于禁同学手下的将军庞德居然宁死不屈,被关羽给做了,这样一个对比,于禁的下场就更加难堪了。消息传到曹操的耳朵里面,曹操一声叹息,后悔认识于禁三十年,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感慨。

后来关羽被孙权给灭了,于禁也顺带落到了孙权手里,等到后来,孙权向曹丕称臣的时候,就把于禁给送回了魏国。曹丕居然表现得相当大度——当然,种种迹象表明曹丕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背地里却是另外一套。

他辛辛苦苦一辈子 曾颇受曹操器重 最终曹操后悔认识他

此时的于禁也是风烛残年,多年的被俘生活早已把他的英雄气概磨平,剩下的只是个糟老头子儿子。曹丕还是表现不错的,说明打败仗不是于禁的责任,也赦免了他的罪责,后来还打算派他出使吴国,只是在出发之前要求他去拜祭一下曹操的陵墓。

然而,表面功夫之后,他却叫人偷偷地在曹操陵墓中画了当时于禁投降而庞德却自杀殉国的图片,于是,结果就是于禁看了之后就只能羞愧而死了——可以说,一点也没有英雄主义的色彩,很可惜。

他辛辛苦苦一辈子 曾颇受曹操器重 最终曹操后悔认识他

辛辛苦苦一辈子,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怪谁呢?怪于禁自己,怪关羽,还是怪曹操或者曹丕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