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房取名不求人

 真友书屋 2016-03-14




书房取名不求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宋代以前:只有书房,没有斋号

 

大约在汉代,书房形式已在中国已出现。床榻、几案,以及笔、笔筒、墨、研、研石、书刀、文牍等书房标志性书器物都已有记载,且多以“组合形式”出现。


南北朝时期,文人随身携带文具相当普遍。如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琉璃砚盒,终日随身;翡翠笔床,无时离手。”


到唐代,书房有了正式的法则——刘禹锡的经典小文《陋室铭》,与其说他描写的是陋室,倒不如说是书房。从后世影响来看,更可看做书房的营构原则,万世通用。


宋代文人已经开始自觉地营建书房。标志之一,这一时期文人正式给书房命名,如陆游之“老学庵”。之二,开始出现专门的书房的家具陈设。从资料来看,交椅、圈椅等都有了一点“书房气”。之三,宋代文人几乎都有艺术气质,并将其注入到书房之中,琴棋书画茶香花,各式陈设,都已经悄然成为书房中一分子。

 

明代书房:器物之盛,压过斋号

 

说到书房,就迈不过明代。从这时期开始,尤其是书房器具真正达到成熟,且难以逾越。


说成熟。明代书房在人们的生活中相当普遍,寻常百姓之家,稍有条件也会陈设书房,《金瓶梅》中,流氓如西门庆,也用书房装点门面。其时盛况,今天所能见到、听到和没见过、没听过的几乎全部书房用品都已产生。明人屠隆专著《文具雅编》,记载了除文房四宝之外的43种书房用品。其中光是跟“笔”有关的器具,就有11种,不厌其详。


书房器物,至明代达致巅峰。单以家具来看,就被系统地分为凳椅类、桌案类、橱柜类、床榻类、屏座类、几架类等几大门类,品种数以百计。再以坐具为例,今人耳熟能详的交椅、官帽椅、禅椅、圈椅等经典器形,都已经成型、成熟并臻艺术极致。而从材料来看,现在市场上可见的紫檀、黄花梨、金丝楠以及其他硬木材料都被创造性采用——很多材料的选取都是首开先河。


明代书房,相当部分已有名字,著名的有胡应麟的二酉山房,张岱的陶庵,李日华的紫桃轩等。然如前述可知,此时书房器物盛极一时,掩盖了书房名的光辉。

 

清代书房:斋必有号

 

到清代,书房家具除体积、规格比明代的普遍稍大,镂空、雕刻等装饰技艺有所增加,多了点贵族气、皇家气之外,总体形制无根本变化。而清代对于后世书房的主要影响,是从这时起,书房完全达到成熟并被普及。特别是书房名的普及,书房被打上鲜明的个性化标签。


书房名,也叫书斋号或斋号。清代以前,文人取号的缘起比较庞杂,斋号可有可无;至清代,“斋必有号”成了惯例。连普罗大众,只要家里有书房的,基本也都有斋号。从影响来看,书房取名之风盛行甚至影响到社会,就连商家也都为取字号而有样有样,有时不惜重金而求助于文人。

 

书房取名,步骤很有讲究

 

斋号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古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凡事从正名开始。在世俗,书房关乎脸面;对文人,书房关乎志趣、品格,斋号都是大事。

一般来说,斋号的产生分五个步骤:取名,书写,加工,悬挂,品赏。


首先是取名,根据书斋处所及周边自然或人文景观、书斋显著特征及书斋主人个人旨趣等,常用单字如室(在居所内)、庵(独处野外)、亭(亭式建筑)、轩(四面无墙或视野开阔)、堂(高挑明亮)、馆(独立院落)、斋(主人修道或有宗教情结)、园(周围有田)、阁(房上建筑)、楼(多层或复式建筑)、庐(远离人烟的简陋建筑)、庄(房屋连片)、村(处于乡野间)、洞(周围自然景观中有石洞或在洞中),其余还有龛、屋、窗、舫、栖、处、院、巢、居、舍、圃、廊、宦、苑、台、簃等。双字如小筑、山房、书屋、草堂、书舍、精舍、村舍、山庄等命名。因要满足个性化需求,基本都是自己取名,若是求人,也得给出条件,在命题范围内取名。


其次是书写。主人善书,自写;不善书,请名家题写。


再次是加工。书法作品要装裱,讲究一点的会镌刻到木质、石质匾额上。


再次是悬挂。可挂书房内,也可挂在屋外;挂在书房内的,有挂在中堂的,有挂在壁间的;挂的时候,有的横着挂,有的竖着挂,各依旨趣,不一而足。


最后是品赏。挂出来,既给自己看,也给别人看。既是品味鉴赏,也能鞭策励志或寄托其他意旨。


书房是文化圣地,取名切忌随意、想当然耳;否,则有贻笑于方家之虞。

 

【附】书房趣名

励志型——老学庵、诚斋。

自勉型——七录斋。

本真型——聊斋。

风趣型——二月庐。

战斗型——绿林书屋。

 

书斋取名,“不求人,五要诀”

 

一曰真。不虚伪,不矫饰,不做作,不做给别人看。

二曰诚。诚心正意,发自内心。

三曰切。切合自身地位、职业、旨趣、及所处环境、心境。

四曰精。精准,精炼,精致,精巧。

五曰践。按斋号内容,出其言,践其行。



作者简介


老鱼,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