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芝麻丸的制作

 兼相爱477 2016-03-15
九蒸九晒芝麻丸的考证、制作及功效验证

  诸位朋友,很久不见,算来我已经在朋友圈隐身了大半年。虽然这么长时间不在大家伙面前出现,但仍躲不过朋友三天两头“追债”:你的九蒸九晒芝麻丸什么时候做好?

  是啊,说起来惭愧,这个债实在欠得太久了。为了给朋友们一个交代,我还是说说我这大半年都在做什么。

  从头说起。

  九蒸九晒芝麻丸的考证
  第一次接触“九蒸九晒芝麻丸”是在《千金翼方·养性》中。
  “服乌麻方:纯黑乌麻及旃檀色者,任多少与水拌令润,勿使太湿,蒸令气遍即下。曝干再蒸,往返九蒸九暴讫,捣,去皮作末。空肚水若酒服二方寸匕,日二服,渐渐不饥绝谷。久服百病不生,常服延年不老,耐寒暑。”
  “令白发还黑又方∶乌麻丸蒸九曝捣末,枣膏和丸,久服之。”
  方子记载的效果很神奇,原料居然只是小小的黑芝麻而已,我不禁心生疑虑。可是《千金翼方》的作者是药王孙思邈,无论医术与医德这都是一位令我高山仰止、顶礼膜拜的前辈。医术上,仲圣之下能通达者舍药王外再无他人;医德上,《千金要方》中的“大医精诚”迄今仍是杏林众人必读之誓言,每读,我都热泪盈眶。
  我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一个人,不会在自己的著作里收录一些胡扯八道的方子。
  不过,虽然对药王孙思邈几乎深信不疑,但毕竟现在距离药王时代已有一两千年的时间,古籍几经散落校正、药材名字又几经更变,同名异物的情况实在不少见,出于严谨,必须详细地考证一下。
  考证的过程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光是原料的考证就让我一个头两个大了。从第一本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到清代《本草纲目》,从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到《农桑辑要》,再包括一些道家典籍、报纸杂志上曾经发表过的考证论文,我用一周多时间搜集了上百页的资料,最后结合各个记载中的物种形态描述、炮制方法、功效相互印证,终于确定了方中的“乌麻”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黑芝麻”。
  接着是制法的考证。九蒸九晒的制法简称“九制”,很多古籍都有记载这种制法。蒸时为水,晒时为火,九次水火交融后,补而不腻、行而不滞、缓而不峻,可以久服。不惟黑芝麻,首乌、黄精等药材也通行此制法。
  黑芝麻的九制之法不仅孙思邈,陶弘景、葛洪等也都记载过,但后世真正亲力亲为按照原方去制,并验证功效的人却并不多。
  看来,九蒸九晒芝麻丸是否真的可以“服之渐渐不饥绝谷,白发转黑,延年不老,百病不生”,非得自己亲自尝试以后才能知道了。
  亲证九蒸九制芝麻丸的效果
  去年6月份,刚好在梧桐山休息,有时间试试这个方子了。
  买几斤黑芝麻,用铜锅架上竹制蒸笼,开工。
  深圳六月雨多,3斤的黑芝麻,耗时一个多月才完成了九次蒸晒。炼蜜团丸,不到5斤。
  送两个朋友3斤,我自己服用剩下的1斤多。可惜,不知是因为制作方法不对,还是用量太少,大家都没有特别明显的效果。
  转眼到了晴朗的秋季,我决定再试一次。
  这次我更加谨慎。不仅精挑细选买到了更好的黑芝麻,而且在制法上也要考究得多。按照书里所说,每次蒸之前都用水先拌令润。为了不接触铁器,非但蒸晒的时候用了竹器,最后粉碎时,我都是用大木臼一锤一锤捣的。
  十来天的时间,做好了第二批黑芝麻丸,仍然只有4斤多。
  这次我自己连着服食了一个多月,别的不说,这期间感觉精力要比之前好很多,尤其是脚步轻了许多,那段时间爬山感觉都是“弹着走”的,把之前老是要停下来等我的小笨笨(我家爱犬)累得气喘吁吁。
  发现它真的可以“服之渐渐不饥绝谷”,则是在我第一次的辟谷中。
  辟谷三天。第一天勉强扛住了,第二天中午饿得连上楼的力气都没有了。第三天早上更惨,已经饿的眼皮下陷,说话都没力气了,实在顶不住了。
  忽然想到《千金翼方》曾经说过九制黑芝麻:“日二服,渐渐不饥绝谷。”我试着服用了一颗(50克),不想中午体力就恢复了大半,接着中午和晚上又各服用了两颗,体力基本完全恢复,几与正常饮食无异了。
  我开始相信古人所言非虚。
  但尽管如此,我仍不能百分百确定体力的恢复是因为芝麻丸的功效,于是决定更彻底地,再试一次。
  我又用十来天时间,做了一批芝麻丸出来,这次做了5斤多,邀请了好友飞一起来个7天的辟谷。
  在这7天中,我们除了每天服食150克芝麻丸,喝一泡自然成空中色、若干水之外,没有服食任何其他东西,也没有静坐、服气等任何辅助手段。不仅如此,每天还要爬上爬下蒸晒首乌和黑芝麻,运动量不小,其中有一天晚上同学邀请聚会,还唱K到深夜。
  辟谷结束,一切状况良好,飞瘦了8斤,我瘦了4斤,精神体力却丝毫不减,身体也更加通透。
  这次,我对药王所言“服之渐渐不饥绝谷”心里总算有底了,甚至开始相信“百病不生,延年不老,白发还黑”都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第四次蒸晒,我总算稍微提高了一点产量,做出了七八斤来。刚好赶上过年回家,准备多拿出一点来孝敬母亲。母亲因常工作到深夜,长期睡眠不足,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且越来越健忘,刚好对上了芝麻丸的症。
  但是后来,在路过湖南时,我把最后一次做的芝麻丸都留给了一个生病的朋友,回家只剩了第一次做的几十颗。
  没想到,就这么一点芝麻丸,竟然就让母亲感觉记性改善了不少,反复性口腔溃疡虽然还是频发,疼痛感却减轻了不少,而且好得很快。
  “百病不生,延年不老,白发还黑”,这时我再看这句话,觉得一切并非奢望。
  九蒸九晒芝麻丸的制作
  我和飞开始决定正儿八经地做点芝麻丸,哪怕仅仅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值得好好做一些出来。
  没想到事情还没开始做,就有不少人说我傻了,“你就非得九蒸九晒吗?一蒸一晒、三蒸三晒的谁知道呢?”“你说自己是九蒸九晒,谁就相信呢?”“人工成本那么高,做出来卖给谁?”
  虽然不少反对的声音,但我并不受影响。做为一个中医学徒,我很清楚的知道九蒸九晒自有他的道理。比如地黄,一蒸一晒的地黄叫做熟地,非常滋腻,脾胃差的人根本无法运化,有很多老中医使用熟地时,都要配伍化湿行滞的药材,九蒸九晒的则无此弊病,补而不滞。再如首乌,古人说九蒸九晒才滋补肝肾,少一蒸一晒就只能润肠通便,中药的炮制,说九蒸九晒,必得九蒸九晒,一蒸一晒不成,十蒸十晒也不成。
  不过话虽如此,以我们现在的水平,来辨别究竟是几蒸几晒,也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又不能事事都亲力亲为,唯一的办法,只有将生产、监工的重任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亲人。
  不仅如此,我又自找麻烦地要求绝对不碰铁器。其实九蒸九晒芝麻丸并不像九蒸九晒首乌、黄精一类的,特别记载全程禁止接触铁器,但为了真正还原古法,我还是决定不碰为妙。这样一来,等备齐大铜锅、木甑子等合格的器具,就到了今年4月份了。
  我和飞回到老家,找了个晒场,在王爸爸的协助下,开始了第一次较大规模的蒸晒。
  今年河南的春天雨水挺多,九蒸九晒居然花掉了二十多天,总共做出了26斤芝麻。
  随之而来,蒸晒完成后,粉碎成了最大的问题,粉碎机或小钢磨等最省事,但因为是铁器,注定与我无缘。我和王爸爸只好轮流抱着一个石锤,用石臼把芝麻捣碎。由于石锤过重,晚上胳膊疼地无法入睡。这也让我意识到,稍微量大一点都不可能利用石臼人工捣碎。
  为了解决芝麻粉碎的问题,我又踏上了寻找石磨之旅。传统磨豆腐的石磨倒还好找一点,磨面粉的石磨并不好找。几经辗转,跑到一百多公里的另外一个市里找到了一个做石磨的老匠人,遗憾的是因为没有市场需求,老人家已经多年不做石磨了,做石磨的工具也早就没有了。 
  幸好在老人家的指引下,我们在一个老磨坊里,找到了这个已经很旧的石磨。
  捣碎完成后,炼好蜂蜜,最后成丸38斤。和每次几斤的产量比起来,勉强算是“量产”了。可是因为天气问题,我又不得不再次转换战场,杀回广东了。
  在妻子老家的乡下,我找了两间房子,在门前的一大块空地上搭起了晾晒架,把河南的一整套吃饭家伙,包括死沉死沉的石磨,以及年前在云南挑的几百斤野生首乌,又辗转千里运了过来。从云南到河南,又从河南到广东,近五千公里的旅程,作为一片首乌,这辈子也算值了。至于后面伺候首乌老人家九蒸九晒的那些事儿,更是让人几于崩溃了,此处先按下不表。
  回到广东,总算有个像样点的场地,可以正经八百稳定下来干活了,最难得的是多了两个耐心细致的好帮手:我的岳父岳母。当然老天爷也算帮忙,从五月至今,黑芝麻已经晒好了五批,共有二百多斤,附带着还做了三批首乌一百多斤斤。除去孝敬父母亲人外,总算富余了,朋友问我要点芝麻丸时,唯唯诺诺不敢答应的日子,终于快熬到头了。
  不过稍稍有点遗憾的是,芝麻丸的外形没有做到像一般的蜜丸那么漂亮。饱满的黑芝麻粉碎后油性太大,即使有了炼好的蜂蜜,成型也十分困难,我试了很多办法也没有解决成型的问题,最后不得不一颗一颗的手工团丸。这不,二老最近除了蒸晒芝麻之外,就是不停称重团丸。
  不管如何,芝麻丸还是做出来了,虽然外形上有点遗憾,但这也并不重要,本来在制作的过程中,我最不在意的也就是他的外形。
  附后记:五月底开始,岳父一直每天50克的服用芝麻丸,迄今三个月,发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原来又硬又枯的头发变的柔软多了。
  我连续服用了一个月,多年大便不成形的问题居然得到改善,这倒是有点意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