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沫传

 老刘tdrhg 2016-03-15

                                 李杨杨

    1980年10月,我第一次踏进柳荫街杨沫住的小院,当她迎出来同我握手时,美
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的话一下子从我胸中跳了出来,杨沫“是可以握着手谈‘心’
的那种人。”这是因为杨沫很容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她直率、平易、开朗、心直
口快……

                    童年:有富贵的父母,但没有温暖的家

    1984年,对杨沫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她已走过七十年的生活历程。从《热
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这篇处女作发表算起,她的创作生涯也度过了整整五十年。
童年对她已经遥远,但不平凡的童年生活却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二十世纪初,杨沫的父亲、一个思想开明的清末举人从湖南来到北京,考入京
师大学堂。毕业后,他留京办起了私立大学。然而,这位大学校长没有把革新之路
走到底,却以办学为名,募集捐款,在河北滦平县购买土地,摇身一变成为显赫的
大地主,过着实实在在的花天酒地的生活。杨沫的母亲也是湖南人,懂得诗词歌赋。
家庭发迹以后,丈夫娶姨太太嫖妓女,她得不到幸福,整日吵闹,打麻将。杨沫就
在这样一个物质上颇为富有,精神上非常空虚的书香人家度过童年。

    杨沫于1914年8月25日生在北京,她上面有一个哥哥,叫杨成勋,比她大十二岁,
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二妹杨成亮,三妹杨成芸,就是后来的著名电影演员白杨。杨
沫那时叫杨成业。

    父母不和,各自寻欢作乐。儿女既得不到父爱,也得不到母爱。杨沫说:“幼
小的我,过的是一种什么生活呀?!数九寒天,我穿着露着脚后跟的破鞋,脚后跟
生着冻疮,流着浓血;浑身长满了虱子……”(《乡思的朝和暮》)五六岁时,母
亲常常打牌看戏,半夜不归,家中只她一人孤苦伶什。有时她害怕,拦住妈妈不让
走,自私而暴躁的母亲,居然伸手打她几个耳光,扬长而去。后来,她被送到舅舅
家,在那儿寄人篱下。表兄弟们随便欺负她,把她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八岁,到
了上学的年龄,母亲不得不把她接回家,但待遇依旧。这倒使杨沫这个生长在豪门
的“大小姐”有了接触下层人民的机会。她同佣人睡一盘炕,放学后,和拾煤渣的
穷孩子一起玩。她还常被母亲带到滦平乡下去收租。她回忆说:“在这里,我看到
世界上最悲惨的事——看到了地主是怎样残酷地压榨农民,怎样吸干了农民最后一
滴血汗的真实景象。他们常常把不肯——也是没钱交租的佃户吊到房梁上毒打。他
们住在佃户家里,要鸡、要肉、要吃好的。他们把农民当做供他们压榨的牲畜……
那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还不懂什么是剥削、压迫。但是我看到了佃农的孩子在
严寒的冬天,还光着身子没有衣穿,一个个瑟缩在炕角,用烧热了的土坑来温暖污
脏瘦弱的身子。为了给我父母亲交租钱,他们没有钱买盐吃,吃着没有盐味的树叶
子……”(《我的生平》)穷与富的鲜明对照,使小杨沫对黑暗社会隐约产生不平,
对贫苦的劳动人民产生同情,对地主丑恶的行为愤慨不满。母亲专横、粗暴、常常
歇斯底里的变态行为,使杨沫差不多在十岁时,就对母亲产生憎恨、厌恶和敌对情
绪。

    共产党人第一次闯入杨沫的生活是在她十二三岁的时候。那时她父亲因学校停
办而失业,家境日趋困难,全家搬到北京西四附近的皇城根居住。常来这里走动的
一位客人叫方伯务。他蓄长发,高个子,长脸,和蔼可亲,气度不凡。这个大学生

本文章共16页,当前在第01页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