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引爆”产品Part2

 大掌柜咖啡馆 2016-03-15

沿着月光 陈势安 - 天后

上回讲到 当今互联网变革下,消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碎片化传播、消息过载等背景下,围绕着人性的信息分享方式往往能让产品达到很好地自传播效果。


其实,现在很多产品都是靠引导用户分享获得关注和大量的新注册用户(参考足记、脸萌) 。既然“分享”能促进产品自传播,从而引爆社交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自家产品内植入分享动机呢?


10大自传播要点


1、将营销融入产品中

在了解用户分享动机以及使用场景以后,在产品中植入自传播要素

比如电影的台词,一些金句,就是为营销服务的。

再比如最新的可口可乐把最新的网络用语应在自身的瓶子上,也起到了很好地品牌营销效果


2、更有意思的产品命名

顾名思义、朗朗上口、没有歧义、名字要短、最后读音要高,这些都是对产品起名的一些基本要求

比如 嘀嘀打车,非常容易被记住,嘀嘀两个字还经常被人调侃: 嘀嘀打船、嘀嘀打人等等(还有滴滴拉屎。。噗)


3、颠覆形成新鲜感

产品通过标新立异、颠覆现有传统形象,往往能获得用户青睐:

小米手机--就是标榜自己为全中国性价比最高的手机

特斯拉--环保、酷炫、极客

Uber -- 白领打车专用、分享经济新概念

而人们也喜欢通过传播新鲜事物来彰显自己的眼界--标榜自我


4、制造故事

古往今来,故事一直是人类最喜欢消费和传播的内容方式

把产品或品牌信息嵌入到故事中,会使信息易于传播(而且故事可以提高可信度)

比如小米雷军几个核心人员的创业故事,让小米这个品牌概念传播得很快


5、创造极端,突破分类思维

因为信息过载,人在看见新事物的时候,大脑会自动将其归类到已有事物中以避免信息疲劳,这个过程其实是主动遗忘

而如果我们可以创造一种最, 或者重新定义某个品类,就可以突破人类大脑的分类模式,在传播过程中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 苹果ipod的白色耳线,异于当时市场上的所有品类,从而让人一下就记住了它


6、视觉化

人们总喜欢模仿别人以获得社交安全感,因此要把隐性的行为变得显性,让其他人变得从众

比如苹果电脑后面的苹果发亮icon,让人很好地看到谁在用苹果电脑(哇,看上去好屌),自然会有从众用苹果电脑的冲动


7、找到场景中的核心痛点

一旦产品解决了生活场景中的核心痛点,就会产生利他型分享

一款找到核心痛点的产品,比如日本的电饭煲,自然会让别人分享并争相购买


8、制造冲突与争议

冲突和争议都有利于扩散,但要控制好争议的尺度,避免陷入负面情绪

比如前段时间,神州专车对Uber的抨击广告(但是可能会有负作用,要慎用)


9、制造恐惧感

一旦产生恐惧感,人类会通过分享来寻求任何形式的安慰以缓解焦虑情绪

比如朋友圈的各种晒“有害”的广告


10、制造合谋

合谋是人类一种社会性的行为,合谋规则设置好后用户就会自己拉帮结派,例如降价型众筹


下期预告

下期我们将讲一下如何用这10种自传播要点来搭建一整套可有的自传播模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